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很多时候,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会先来。
7月份刚刚开始,印度便发生了一场悲剧。
1日,印度马哈拉施特邦警方表示,当天一辆载有32名乘客的公共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突然撞上了隔离栏,随后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爆炸声,目前已造成至少25人身亡,数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峻,情况不容乐观。
据伤者回忆,事故发生时,车辆轮胎似乎发生了爆炸,但具体原因如何,目前仍在调查之中。
此外,由于事发地位于高速公路,在该公共汽车撞车、起火后,还引发了后面车辆追尾等情况,所以伤亡者并非只来自公共汽车。
同时,根据印度媒体发布的现场图片来看,涉事公共汽车已被烧成“废铁”,可见当时火势是有多么猛烈。
此事发生后,莫迪也紧急发声,称对发生在马哈拉施特邦的“毁灭性”公共汽车事故深感悲痛,为所有遇难者家属祈祷,也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由于基础设施存在不足,交通管理制度存在诸多纰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居不下。
就拿这次发生事故的印度公共汽车来说,搭载了35人后,是否存在超载的情况?该汽车又是否存在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或故障等情况?以及事故发生时,驾驶员是否存在操作失误、擅离职守等情况?
要知道,这些情况往往就是导致印度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当然也可能是多方因素同时作用,导致了悲剧发生。
更要注意,印度近期面临的悲剧并不少。
就在30日,印度恰蒂斯加尔邦一座在建大桥被大雨冲垮。据悉,该大桥斥资1.6亿卢比,于2020年开工,原计划2022年竣工,但对基建能力不足的印度来说,显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直到现在也没有建好。
此外,印媒还公布了桥梁被大雨冲垮的画面,显示“桥梁如纸牌屋一样坍塌散架”,这不禁让人感慨——印度的大桥连大雨都抵御不了,更谈何支撑来往居民、车辆通行?
更早一些,6月25日,印度比哈尔邦一座大桥在大风中坍塌,导致大批正在过桥的行人被困在河中,动弹不得。
得知道,这不是在建的桥梁,而是建好、通行的大桥,如今突然被风吹坍塌,大量民众被困河中,两边就是汹涌的河水,这显然就很成问题了。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印度的基建能力,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虽说导致印度交通事故频发,桥梁坍塌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本质上,还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质量不过关、没能得到及时维护以及相关官员不负责等因素使然。
而基建能力不仅与民众安危、幸福指数密切相关,更与印度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印度要想成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绕不开的一步就是提升基建水平和能力。
2,对于印度来说,如今的当务之急仍是应对国内危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不是继续与美英等国为伍,执着于搅动地区局势。
莫迪得知道,当今世界的主题早已不是冲突和对抗,而是和谐共处、携手发展、互利共赢,若印度继续执着于厉兵秣马、穷兵黩武,将精力放在与美西方为伍上,不仅将引发更多的悲剧,还将令印度与其心心念念的“崛起梦”渐行渐远。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若莫迪无法有效应对国内危机,势必引发民众的反对,甚至可能被汹涌的民意“掀翻在地”。
届时,若印度再次迎来悲剧,而莫迪却只能用“深感悲痛”等字眼进行回应,只会让更多印度民众心寒、失望。
接下来,究竟该何去何从、孰轻孰重,莫迪确实得三思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