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周辟谣】上海老伯捡28万LV包向失主索要5万?警方通报:都是演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10-23 11:19: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大家好,这里是大皖新闻“一周辟谣”栏目,一起来看看这些典型案例,随时提高警惕。 一定要记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谣言一:趵突泉靠水泵才能喷涌

网传内容:近日,山东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29米,为1966年以来最高,再现“泉涌若轮”奇观,却在网络上引发关于“趵突泉是靠水泵才能喷涌”的质疑。

真相:对此,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管清花明确表示,趵突泉“水涌若轮”奇观是完全的自然过程。济南独特的灰岩地质结构分布是泉水自然喷涌的核心。其次,泉水流量的水文动态变化与天然水质特征、泉水流量与地下水位的紧密关联性,只能通过自然作用实现。至于一些人透过水下镜头看到泉底铺设的管道,实为20世纪30年代济南市老自来水厂在趵突泉泉池建设的取水管道。1972年水厂对泉池上面的取水部分进行拆除,两处废弃管道留存到现在,与泉水喷涌现象无关。

谣言二:南京11人被检出HIV阳性

网传内容:近期,马鞍山雨山区一网民在某社交软件上发布“南京目前核实身份237人,11人HIV阳性”的信息,引发关注。

真相:近日,马鞍山雨山公安公布上述打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经公安机关核查,权威部门已对该信息进行辟谣,该网民未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辨别,扰乱网络秩序。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网民予以行政处罚。

谣言三:湖南武冈一起酒驾4死2伤

网传内容:近日,有网民在视频账号上发布“武冈市百姓广场,酒驾4死2伤”的信息,引发了部分网民和群众的误解,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真相:经当地网信部门核实,10月7日晚,湖南武冈市东升路发生一起3车受损2人轻微伤的交通事故,网传4死2伤是谣言。经依法调查取证,网民夏某对其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对夏某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500元行政处罚决定。

谣言四:老伯捡28万LV包向失主索要5万

网传内容:近期,一则“上海老伯街头捡拾价值28万元名牌包后向失主索要5万元”的视频引发热议。

真相:10月20日,公安部公布上述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刘某明(男,34岁)经营一家奢侈品回收店,为提升店铺知名度、吸粉引流,伙同店铺员工李某洋(男,25岁)通过经纪公司招募方某庆(男,62岁),前往太古汇摆拍了内容为“上海老伯捡拾名包后向失主勒索5万元”的虚假视频后,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店铺主播盛某琳(女,29岁)作为视频中演员出现。该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大量网民给予负面评价,对当地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目前,涉案人员均已被警方依法处罚。

大皖新闻记者 徐海燕 整理

编辑 彭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皖正能量 | 在济南拾金不昧,这位宿州青年好样的
...,陪同家人在山东济南旅游,中午休息时间,一家人来到趵突泉南门出口西侧,乐源大街一家名叫泉乐居老菜馆的餐馆就餐。就在这时,他发现在餐桌下有一个牛皮纸手提袋,他在妻子的陪同见证下
2025-03-11 17:42:00
...通讯员付臻)手机遗忘在网约车上,司机送到警务站帮寻失主;男子醉卧大马路,民警与医护人员将其送回家……昨日,记者了解到,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特巡警大队望州警务站民警近期暖心协助
2023-11-23 06:25:00
...讯(通讯员吴珊珊)捡到他人手机后,男子非但没有还给失主,反而冒充民警骗取被害人信任并设法套取密码,窃取被害人钱款。近日,经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以盗窃罪判处被告
2023-12-27 05:25:00
整理房间误扔10万元被路人送还,社会暖心一刻
...到里面厚厚的现金,他并没有动心,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失主。这位市民在寒风中等待了一个小时,但失主仍未出现。于是,他将布袋交给了社区民警,希望他们能帮助找到失主。民警根据布袋内的
2024-07-17 10:01:00
(图片来源:pixabay)康熙九年,济南的趵突泉发生一起泉水暴涨事件,很多文人都记录了这桩怪事。但有趣的是,本地文人记录的都比较平实,只是在诗文中用“蛟龙”做了一些文学性的修辞
2025-05-28 09:00:00
转发“张永福丢钱包”类谣言的4人被处罚
...的,大家帮忙扩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传递正能量。失主请联系:15110930997。谁的群多,帮忙转一下。转发也是做善事。”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条寻求失主的信息,那就大错特错
2024-02-24 02:35:00
上海一对老夫妇被假警察“洗脑”险受损失
...检法”类电信诈骗,及时为群众止损。11月12日中午,陆老伯接到自称是上海网信部门的FACETIME电话,称其身份信息出现问题,疑似涉案,让老人注意接听警方来电。稍晚些时候,陆
2023-11-21 21:10:00
上海一男子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迅速破案
...行信用卡的欠费短信,而且欠款金额竟高达60余万元?朱老伯见后心急如焚,因担心欠款对其个人造成影响,便准备筹集资金还款,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中。所幸,上海普陀警方及
2024-02-23 19:41:00
因为心软,上海爷叔“养”了一对陌生母女很多年…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有去无回”→
...至写信给电视台求助。一封观众来信开始的故事72岁的朱老伯在信里吐露了自己积郁多时的苦恼:当初出于好心,他借了许多钱给一对“母女”,但对方久拖不还,这些可都是自己积蓄多年的养老
2023-04-28 16:34:00
小叶医探 | 行李箱里的“诚信考卷”,医学生拾金不昧收获“无声感谢”
...落着几本存折和几张身份证件。“这肯定是别人遗落的,失主一定很着急。”唐迪当即锁好箱子,妥善保管,并第一时间告知父母。一家三口达成共识:“必须尽快找到失主!”随后,他们带着行李
2025-08-10 10: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南网龙岩10月22日讯(通讯员 肖夏玲)“新阶段的可持续金融,应把服务低碳转型作为着力点,推动全社会形成同题共答的强大力量
2025-10-23 19:03:00
“履薄临深”还是“履薄临探”?陆俨少艺术院:尚不能确定对错,仍在核实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上海陆俨少艺术院一处展览内容被某网红指出有误,认为其中“履薄临探”应写作“履薄临深”,引发热议。10月23日
2025-10-23 18:20:00
沂河新区相公街道志愿者齐心抢收“金豆豆”,守护困难老人的丰收希望!
鲁网10月23日讯连日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持续的降雨导致沂河新区相公街道的秋收工作滞后,田间地头,大量成熟的大豆亟待归仓
2025-10-23 17:56:00
武汉一轿车撞断隔离栏冲进便利店 店主回忆:冰柜等缓冲惊险躲过一劫
大皖新闻讯 10月23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发生在22日傍晚的惊险经历:在武汉江夏区杨桥湖大道附近,一辆白色轿车突然从路边撞断隔离栏杆
2025-10-23 17:44:00
与骗子赛跑!女子险些成“帮凶”,民警上门按下“停止键”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刘洋)假如你的银行卡突然多了16万元的话,你是否会在听完对方的解释后将16万元汇入对方指定账户
2025-10-23 17:25:00
上饶银行弋阳支行联合弋阳国控保安公司举行防抢劫应急演练
为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员工人身安全,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近日,上饶银行弋阳支行联合弋阳县国控保安服务公司开展了一场防抢劫应急预案演练
2025-10-23 17:01:00
胶州八旬老兵张连炜:64载义务维修路 以初心续写雷锋故事
鲁网10月23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明敏)清晨天微亮,胶州市阜安街道市南小区86岁的张连炜已经整理好磨得发亮的工具包
2025-10-23 16:04:00
中建七局六公司广西融福高速公路项NO.2标项目参加属地篮球联赛
近日,2025年柳州市融安县“远大健康・融安浆站”杯篮球夏季联赛激情开赛,中建七局六公司广西融福高速公路 No.2标项目篮球队热血出征
2025-10-23 16:02:00
小萝卜撬动大生意:看小店如何“绿色蝶变”
“小唐,给我来两个你家这宝贝萝卜,我孙子就认你家的,说水分足,甜丝丝的,一点都不辣!”“好嘞,张大娘!给您挑两个最好的
2025-10-23 15:57:00
覃警官!游客手写感谢信表扬你了!
“这位民警同志处理整件事情表现得十分专业且细致,热心肠且无私奉献,让我们深受感动!”纸短情长,字见初心。2025年10月11日
2025-10-23 15:56:00
近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公布了2025年CELTSC标准创新与应用案例评选的结果
2025-10-23 08:15:00
让中小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课间一刻钟成孩子们“活力一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中小学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2025-10-23 08:18:00
中国大运河摄影展亮相南图
10月21日,《中国大运河 汤德胜摄影作品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展,展期至11月2日。展览共展出120余幅作品,出自深耕运河摄影60余年、被誉为“中国大运河摄影第一人”的汤德胜。 南
2025-10-23 08:18:00
从“治水”到“治塑”,八旬院士的“绿色长征”
数十年奔走在环境治理一线从“治水”到“治塑”,八旬院士的“绿色长征”张全兴院士在实验室跟团队学生交流。 学校供图编者按
2025-10-23 08:19: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央视新闻播发了一个短视频,面对学生满口“包的包的”网络梗,一位语文老师耐心引导解释:“喜欢说这些话是偷懒的人
2025-10-23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