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逆转血糖修复胰岛,三分调理用药七分养,让你彻底改善修复胰脏,逐步减停西药。”三分靠药,七分靠养,这样的“养生”提示是不是显得很科学?实际上,如此惊人的治疗效果只为引诱老年人一步步踏进诈骗分子编织的“健康陷阱”……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10人涉嫌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提起公诉。
贴心售后带来治病良方“你相信我,这是咱们五百年修来的缘分,你的病我一定会帮你治好。”想到当时电话里“教授”的真诚承诺,祝大爷当时有多感动,现在就有多气愤。2022年7月,患有糖尿病的祝大爷购买了某位“唐教授”研制的降糖仪,几天后,他接到了一个自称降糖仪官方客服回访的陌生来电,祝大爷放下戒心,讲到自己被糖尿病困扰,身体很不舒服,对方的“贴心提醒”让他燃起了希望:“祝老师,你不用担心,研发这款降糖仪的唐教授在我们售后中心入驻一个月,我们为您申请教授亲自问诊。”听说可以直接由教授配药,祝大爷欣然同意,经过与唐教授“本人”的通话问诊后,他花费4788元购入30副煎好的中药袋和两大盒降糖胶囊。中药吃了不久,“唐教授”再次来电询问用药情况,祝大爷赶紧反馈这段时间吃药但效果不佳,唐教授对此提出了“三分用药七分养”的治疗法,向祝大爷介绍了健康膳食套餐等“养护”产品,祝大爷信以为真,又花费4000余元照单全收。
钱也花了,药也吃了,但祝大爷还没等到“逆转血糖”的奇迹效果,就先接到了民警的电话:“您近期的两笔转账可能是被诈骗的!”“精准”诈骗只因客户是“买”来的“他们准确报出了我买过这个降糖仪,知道我的地址,还有教授的声音也装得特别像,不然我也不会上当!”在派出所讲述自己被骗经过的祝大爷又气又悔,那么诈骗分子是如何做到这样的“精准”诈骗呢?2022年正月,李某某在某医院内销售糖尿病药物,通过“买”患者信息来扩充客源,但比例仅占所有客户10%左右。同年6月,因医院倒闭公司解散,但见到这一“商机”的李某某并未悬崖勒马,他随即租了办公地、招募推销员专门做诈骗,一边保持着与前客户的联络,一边继续购买新的客源信息。李某某在他人(另案处理)处购入曾经购买过某唐姓教授或沈姓教授所研发降糖仪的消费者信息,利用电话、地址等隐私,协同他人冒充降糖仪售后人员联系被害人,再使用变声器等道具冒充教授本人,进一步“问诊”“回访”“指导用药”,借机拉拢感情、夸大药效、推销药物。
当年9月,公安机关在办理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时,发现李某某有多次购买他人隐私信息的记录,才牵出此案线索。经核实,仅在2022年7月至8月间,李某某向他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多达800条。一人“三骗”是公司规定“我们本身不具备医学知识,招聘也不要求医学资历,只要会打电话就行。”一伙没有从医资历的人却在短时间诈骗170余人,其中大多是50至80岁老年群体,可见骗术迷惑性之高。据销售人员供述,李某某为员工设定了一人“三骗”的指标,首先冒充降糖仪售后工作人员,假借回访降糖仪功效“约单”,此为“一骗”;再由“教授”以问诊配药、回访药效为由,推销中药汤剂、降糖胶囊等,此为“二骗”;如被害人表现信任,员工就进一步推销营养餐、治疗贴等保健品,此为“三骗”。循序渐进只为诱导患者买得更多。实际上,上述中药汤剂是在药店配的普通中药,其他胶囊、保健品等也是各处进货的廉价且市面非主流的产品,搭配组合后以远超进货价的价格销售给被害者,上述药品都无法达到所宣传的治疗效果。据审查,2022年1月至9月间,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先后纠集多人采用上述方法从170余名老年人处骗得人民币90余万元。结合涉案公司电脑内数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已核实被害人情况等,检察机关梳理了22名涉案人员分工、参与案值、获利情况等情节,对主犯李某某及九名参与时间长、销售数额大的从犯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