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毕竟李善长当时已经70多岁了。还有什么威胁?
如果说70多岁的人没有威胁?当年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曹爽也是这么想的。这一个71岁的老头子,他能折腾起什么风浪呢?
李善长当时获罪的原因,在《明史》中是这么写的:谓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是不是猛然一听这条罪状,感觉也不是啥大事呢?
其实不然,这短短的20多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上来第一句话,就先给李善长在身份上做了一个定位,元勋国戚。
这李善长当时贵为丞相国公,朱元璋还不断地给李善长父子各种各样的封赏,时不时还提携,历练一下他的儿子。
各地有个水灾啊、旱灾啥的呢,朱元璋就让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前往赈济。
在古代,官员最容易给自己履历刷分的事,一个是前线去打仗,第二个就是赈济灾民了。
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这一家子呀,都是挺不错的,更是把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有意跟李善长结为儿女亲家。
李善长的弟弟、侄子,也都被朱元璋封官拜爵,皇帝对当时的李家,可以说是恩宠到了极点。
可李善长却首鼠两端,帮着胡惟庸藏匿罪证,这不就是深受皇恩而不思报答吗?
跟皇帝离心离德,还真不是是小事?
按道理来说,以李善长的功劳跟身份,如果不出事,他死后很可能跟徐达一样,追封个王什么的。
古代皇帝想让臣属忠心,一个就是杀伐震摄,另外一个就是封赏笼络,而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封赏,可以说已经到了极点。
丞相国公,儿子还是附马,这一份封赏,天下之内有几人能相提并论?
而且,跟朱元璋还是亲家,李善长应该跟朱元璋完全一条心呀,可是你却首鼠两端,隐匿不报,那等待你的,不就只有第二个选项了吗?
如此的封赏,你李善长都跟我朱元璋不是一心,那等我闭眼之后,难保你李家会不会生出什么祸乱之心?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之时,也说自己70多了。
李善长就算没这个想法,但是人跟人一旦心生嫌隙,什么事都会朝最坏的方向去想。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呢,就是互相不信任。
都说这刘邦屠功臣,可是这些被屠戳的功臣有几个是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老哥们呢?
除了临死之前他对樊哙动了点杀心,以及那个被封燕王还要造反的卢馆,刘邦可曾杀过几个沛县的老哥们呢?
萧何、夏侯婴、曹参、周勃,哪个有事?
就连跟刘邦有过节的王陵,雍齿都是善终。
查一下史书,真正出事的都是什么人?
彭越、韩信、英布、韩王信,这些都不是沛县的老人啊,包括那个来历很神秘的陈曦,也不是沛县出来的。
那为何刘邦就不屠戮这些沛县的功臣呢?
用今天的话来说,沛县这些老哥们,都是刘邦人家的发小啊,那能不比这些半路投靠的人多一些信任吗?
按理说,李善长当时情况也应该如此,李善长跟徐达、汤和他们一样,都是淮西集团的元老,汤和、徐达这都善终了,为啥李善长就不行呢?
主要还是李善长干了这么几件事,让朱元璋对他是越发的不信任。
第一件事就是,李善长跟胡惟庸的关系,那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
胡惟庸谋反,你李善长参与没参与,那就说不清道不白了。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跟胡惟庸是姻亲,按理说呢,也要受到牵连。
朱元璋却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不将其治罪,这算是一种恩典了,但是李善长呢,却没有表示丝毫的感激之情。
后来李善长想盖房子,就找汤和要借几百士兵帮忙。
这事汤和事后就告诉了朱元璋,你一个文臣找武将借兵,你这想干嘛?
文武勾搭到一块,是皇帝最不想看到的事。
而汤和呢,却主动说了,这下汤和就洗脱了嫌疑,背锅之人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李善长。
还有就是胡惟庸,私通他人的信使,被李善长所截获,他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以及胡惟庸,曾多次劝李善长跟他一起谋反,说这个事成了呢,还要封李善长为王。
李善长虽然没同意,但是也没把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这些事加在一起呢,就导致了朱元璋,对李善长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朱元璋给徐达送烧鹅那事,是野史记载,还是个清朝人写的,都隔了几百年的,没有多大的真实性?
徐达的死,在明史中的记载就是病故,徐达死的时候,老朱是非常伤心的,徐达病逝的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当即非常震惊,宣布罢朝。
史书记载,朱元璋悲伤的夜不能寐,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在听到徐达的死讯之后,说了这样的话:
"今边胡未,联方倚任为万里长城之寄,而太阴屡犯上将,而太阴展扣上将,而太阴屡犯上将,联不意远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夺吾良将之速啊?"
这番话,像不像汉武帝失去霍去病之时,那种悲痛欲绝的感觉呢?
明史有记载,徐达病重之际,朱元璋派遣御医为其治病,还亲自为其祈祷。
徐达死后呢,朱元璋还亲自为其撰写碑文,让他配享太庙,追封为王。
这一切都证明啊,徐达就是病逝的。
以朱元璋的性格,他会演这个戏吗?
功臣他都杀了多少个了,哪个掩饰了?朱文正、蓝玉、廖永忠、傅有德、冯胜哪一个人朱元璋他掩饰了?
都杀了这么多功臣了,朱元璋还差背上一个徐达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