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1:48: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毕竟李善长当时已经70多岁了。还有什么威胁?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如果说70多岁的人没有威胁?当年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曹爽也是这么想的。这一个71岁的老头子,他能折腾起什么风浪呢?

李善长当时获罪的原因,在《明史》中是这么写的:谓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

是不是猛然一听这条罪状,感觉也不是啥大事呢?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其实不然,这短短的20多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上来第一句话,就先给李善长在身份上做了一个定位,元勋国戚。

这李善长当时贵为丞相国公,朱元璋还不断地给李善长父子各种各样的封赏,时不时还提携,历练一下他的儿子。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各地有个水灾啊、旱灾啥的呢,朱元璋就让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前往赈济。

在古代,官员最容易给自己履历刷分的事,一个是前线去打仗,第二个就是赈济灾民了。

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这一家子呀,都是挺不错的,更是把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有意跟李善长结为儿女亲家。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李善长的弟弟、侄子,也都被朱元璋封官拜爵,皇帝对当时的李家,可以说是恩宠到了极点。

可李善长却首鼠两端,帮着胡惟庸藏匿罪证,这不就是深受皇恩而不思报答吗?

跟皇帝离心离德,还真不是是小事?

按道理来说,以李善长的功劳跟身份,如果不出事,他死后很可能跟徐达一样,追封个王什么的。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古代皇帝想让臣属忠心,一个就是杀伐震摄,另外一个就是封赏笼络,而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封赏,可以说已经到了极点。

丞相国公,儿子还是附马,这一份封赏,天下之内有几人能相提并论?

而且,跟朱元璋还是亲家,李善长应该跟朱元璋完全一条心呀,可是你却首鼠两端,隐匿不报,那等待你的,不就只有第二个选项了吗?

如此的封赏,你李善长都跟我朱元璋不是一心,那等我闭眼之后,难保你李家会不会生出什么祸乱之心?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之时,也说自己70多了。

李善长就算没这个想法,但是人跟人一旦心生嫌隙,什么事都会朝最坏的方向去想。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呢,就是互相不信任。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都说这刘邦屠功臣,可是这些被屠戳的功臣有几个是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老哥们呢?

除了临死之前他对樊哙动了点杀心,以及那个被封燕王还要造反的卢馆,刘邦可曾杀过几个沛县的老哥们呢?

萧何、夏侯婴、曹参、周勃,哪个有事?

就连跟刘邦有过节的王陵,雍齿都是善终。

查一下史书,真正出事的都是什么人?

彭越、韩信、英布、韩王信,这些都不是沛县的老人啊,包括那个来历很神秘的陈曦,也不是沛县出来的。

那为何刘邦就不屠戮这些沛县的功臣呢?

用今天的话来说,沛县这些老哥们,都是刘邦人家的发小啊,那能不比这些半路投靠的人多一些信任吗?

按理说,李善长当时情况也应该如此,李善长跟徐达、汤和他们一样,都是淮西集团的元老,汤和、徐达这都善终了,为啥李善长就不行呢?

主要还是李善长干了这么几件事,让朱元璋对他是越发的不信任。

第一件事就是,李善长跟胡惟庸的关系,那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

胡惟庸谋反,你李善长参与没参与,那就说不清道不白了。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跟胡惟庸是姻亲,按理说呢,也要受到牵连。

朱元璋却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不将其治罪,这算是一种恩典了,但是李善长呢,却没有表示丝毫的感激之情。

后来李善长想盖房子,就找汤和要借几百士兵帮忙。

这事汤和事后就告诉了朱元璋,你一个文臣找武将借兵,你这想干嘛?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文武勾搭到一块,是皇帝最不想看到的事。

而汤和呢,却主动说了,这下汤和就洗脱了嫌疑,背锅之人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李善长。

还有就是胡惟庸,私通他人的信使,被李善长所截获,他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以及胡惟庸,曾多次劝李善长跟他一起谋反,说这个事成了呢,还要封李善长为王。

李善长虽然没同意,但是也没把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这些事加在一起呢,就导致了朱元璋,对李善长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朱元璋给徐达送烧鹅那事,是野史记载,还是个清朝人写的,都隔了几百年的,没有多大的真实性?

徐达的死,在明史中的记载就是病故,徐达死的时候,老朱是非常伤心的,徐达病逝的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当即非常震惊,宣布罢朝。

李善长到底为何被灭满门?失去信任的权臣,是最最危险的

史书记载,朱元璋悲伤的夜不能寐,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在听到徐达的死讯之后,说了这样的话:

"今边胡未,联方倚任为万里长城之寄,而太阴屡犯上将,而太阴展扣上将,而太阴屡犯上将,联不意远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夺吾良将之速啊?"

这番话,像不像汉武帝失去霍去病之时,那种悲痛欲绝的感觉呢?

明史有记载,徐达病重之际,朱元璋派遣御医为其治病,还亲自为其祈祷。

徐达死后呢,朱元璋还亲自为其撰写碑文,让他配享太庙,追封为王。

这一切都证明啊,徐达就是病逝的。

以朱元璋的性格,他会演这个戏吗?

功臣他都杀了多少个了,哪个掩饰了?朱文正、蓝玉、廖永忠、傅有德、冯胜哪一个人朱元璋他掩饰了?

都杀了这么多功臣了,朱元璋还差背上一个徐达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滚滚长江东逝水,悠悠岁月如白驹过隙。明太祖朱元璋,以雷霆之势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其君临天下的岁月里,他也亲手缔造了一幕幕血雨腥风的历史悲剧。其中,最令人扼腕
2024-04-25 10:06: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管不了是整治國家還是整治重臣,都以强大的方
2024-06-26 16:51:00
李善长究竟如何触怒了朱元璋,导致满门抄斩的悲剧呢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跟随他的文臣武将有6位被封公,其中5位是征战沙场的武将:大将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百战骁将冯胜和名将邓愈,唯一的一位文臣就是李善
2023-05-16 14:44:00
马顺之死:明朝朝堂权谋斗争的牺牲品
...衣卫指挥使的名字总是伴随着暴政和腥风血雨。例如,在朱元璋时期,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利用胡惟庸案大肆牵连,杀戮无辜,最终却因此身陷囹圄,被朱元璋亲手推上断头台。朱棣时期,锦衣卫指挥
2024-01-29 15:02:00
明朝首富沈万三得罪了朱元璋什么,最后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有着缺陷。简单来讲,沈万三就是因为太富了,所以得罪朱元璋没有其它原因,单纯的太富裕罢了。明朝初期的景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叫朱元璋。这个电视剧有
2023-01-04 17:40:00
...伙”做成事的。刘邦如此,刘备如此,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哪一个不是如此。这伙人哪一个身边又少了诸如张良、诸葛亮、长孙无忌、赵普、李善长这样的肱骨辅佐。我们来聊聊汉朝的霍光,这
2024-06-10 23:06:00
刘邦在称帝之后,都杀过哪些功臣
...为“兵仙”韩信被杀的缘故,让汉高祖刘邦成为和明太祖朱元璋并列的,以诛杀功臣闻名的皇帝,这实际上有些冤枉刘邦了,刘邦没有朱元璋那么好杀。刘邦称帝后,直到他病逝,杀掉的开国功臣仅
2023-05-29 15:17:00
70多岁的明朝开国功臣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为何下令满门抄斩
他是明朝开国功臣,70多岁还下田种地,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满门抄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死在他手中的人数不胜数,可有一个人的功绩堪比西汉开国功臣萧何,最后生活却凄惨无比。他就是
2022-12-20 12:35:00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满门抄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文武百官之间开始明争暗斗,党争情况愈发严重,朱元璋身为皇帝对这些事情其实不是非常的在意,因为这些人之间的争斗越厉害,就代表着他可以用一派打倒另外一派。之后朝廷
2024-11-24 13: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