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
致力助学谱写不凡诗篇
——记河南好人董学诗
全媒体记者 刘延超
在祥符区朱仙镇,提起董学诗,人尽皆知,他致力助学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一定要支持家乡教育!”1996年,受母亲籍彩霞临终委托,将1000元捐给估衣街小学,自此董学诗便开始了助学之路,28年来一直坚持。
董学诗的母亲籍彩霞是朱仙镇估衣街小学的教师,数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她生前节衣缩食,为学校捐款赠物,给生产队购买农具、化肥,为孤寡老人送饭、送药。
董学诗的心里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嘱托,他虽然生活在异地,却一直牵挂着家乡的孩子们,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关心、支持估衣街小学,有时实在抽不开身,他就让在开封工作的弟弟董学礼帮助解决学校的困难。他至今已为估衣街小学捐赠物资价值20余万元。
当得知老师、孩子们用水困难时,他给学校建了一座惠民水塔。清澈甘甜的水流洗净了孩子们脸上的灰尘,也洗去了老师们满身的疲惫。
听说老师因上课嗓子哑了,他买来扩音器。小小的扩音器把老师们清亮的声音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看到旗杆坏了,他立即捐赠新的,当鲜艳的国旗飘扬在湛蓝的天空时,成为朱仙镇最亮的一抹红。
了解到学校图书馆缺少图书,他每年都会拿出2000元为学校购买图书,让孩子们读书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董学诗的带动下,董学诗的家人也纷纷加入助学队伍,听说学校图书馆需要空调,他们出资共计4000元,助学帮困续写新故事、演绎新传奇。
“孩子们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用知识报效祖国,成为祖国栋梁。”董学诗每次到学校,都会亲切地和学生互动,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据了解,董学诗退休前是空军衡阳医院院长。目前已97岁高龄的他一次次来到奋斗过、生活过的这片热土,并将助学接力棒交到了儿子董海、董涛手中,谱写了不凡诗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