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温州人的回忆录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28 14:56:00 来源:财经风云

温州人的回忆录

过年前后,和过往数十年一样,高菊几乎每天都不能休息。

炸扣肉、熏腊肉、采购果蔬……年前两周,每天早晨7点多,高菊就开始了一天的行程。下午17:00点结束一天忙碌后,在邻居家或在自家火炕旁,边吃晚饭边与邻里来一场围炉夜话,聊着村里过去一年的新鲜事、今日果蔬采购价等,直到困意袭来,才各自散去。

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年三十那一顿五个人的团圆饭。

2022年12月底,50岁的高菊和丈夫决定提前告别工作了14年的浙江温州,新的一年也将在家附近谋一份新工作。她说,多个因素促成了这样的决定——父亲因为摔伤行动不方便,需要人照顾;儿子24岁,需要开始为他谋划相亲事宜;老家湖南吉首市的工资也能达到了3000元/月。

2022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2022年以来,受到疫情散发、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城市部分行业特别是接触性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农民工返乡就业。

一些更年轻的农民工正在谋划着留在家乡。

2022年8月,25岁的陈林在父母的几番催促下,最终从广东东莞返回了湖南吉首老家,开始了相亲之旅。16岁初三毕业后,田庆就被父母带着前往广东开始了打工生涯。在当地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里,辍学的男生24岁之后就该成家立业,不能再一直飘着。

2023年,为了心目中更加安定的生活,这两代农民工注定将改变维持数年的生活轨迹。

寻找落脚点

“你还会种水稻吗?”

面对这个提问,高菊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点头说:“肯定的,这门手艺做了都快三十年了,什么时候该育苗、怎么插秧都还记得,但身体估计受不了那种苦了。弯腰插秧、收割时的闷热、扛谷子的累,你们这辈人肯定体会不到,年轻时我们都要用背篓背100多斤的谷子走山路半个小时。”

2008年,为了更高的收入,高菊与丈夫将家中10岁的独子交予父母,在同村人的介绍下,开始了浙江打工生活。一开始,工厂每个月工资1500元—2000元,就已经远高于种庄稼的收入。

高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那时大米不到2元/斤,五亩稻田的产量除去自家吃的,售卖能挣个5000元左右。种西瓜、冬瓜、白菜等果蔬,等到秋冬季上市的时候,总共只能挣不到1万元,这还是赶上一年收成比较好时才能有的结果。日子也就这样紧巴巴地度过了人生的前36年。

上世纪80年代末,大量农民工就摆脱土地的束缚,涌入城镇,而这也符合经济原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近60%,那时农村承载约80%的人口。此后,贡献比逐渐滑落,2021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已经下降到7%以下。

回忆起那段背井离乡的日子,高菊说,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留在大城市,当初去温州就是为了挣钱,14年来从没想过定居在温州。

直到2022年离开,温州这座常住人口近千万的城市没留下关于她的任何痕迹。她对于温州的记忆也在消退。但仍然记得,她在温州的头几年,租住的是随意搭建起来的破旧棚屋,炒菜、睡觉都被压缩在不到10平米的房间。只要有加班机会,自己和丈夫都会选择加班。

对于温州的特色菜、著名景点甚至温州有几个区的提问,她都答不上来。但回忆起曾经待过那些工厂,她却能说出一串名词——剪衣服线头、做鞋底、缝纫等。只是,这些工作经历并没有给她寻找下一份工作带来任何技能优势。

回到吉首后,高菊说,生活最大的改变是,一家人每天都能在一起吃热乎饭。但相应地,家人间的争吵也变得多了起来。“这样的生活才像一家人的样子。”

过年期间,她仍然没有给自己“放个假”,几乎每天轮转在各种家务、超市和集市采购间奔走。她说,以前每年离过年还有一周左右才能回家,今年提前了二十几天。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长时间来准备过年,所以今年要过个大年。

近期,高菊24岁的儿子对她常说的一句话说“你休息一下喽,不用那么着急。你也别操那么多心”。但和上一辈一样,高菊似乎已经习惯了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她76岁的父亲摔伤也是发生在去卖菜的路上。

她说:“村里的田地绝大多数都荒废了,我们现在也干不动农活了。村里的房子就是我的最终落脚点。儿子以后去往哪里,就看他自己往哪奔,我们也不会去干涉他。”

停留在家乡

2013年,陈林初中毕业时,老家那座目前常住人口约40万的中小城市,仅在市区有一家麦当劳,且常常排着长队。对于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当地适合的工作机会屈指可数,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成为了周围人眼中最理所应当的选择。

陈林也是这样想的。一开始,逃离学校“朝7晚9”的生活、赚钱自己花让他对打工生活反而多了几分期待。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厂单线条生活,打工从赚钱的兴奋,逐渐演变到后来的厌倦、频繁跳槽,甚至超额消费买手机、借网贷等。

他说,一开始很不理解为什么父母可以做到一年有340多天都在工厂里工作。但最直观的体现是,父母十余年的打工生活换来了老家农村两套三层楼房。他自己则只能勉强不需要再向父母额外要零花钱。

近两年,陈林才开始慢慢习惯将打工的钱攒下来。“那个时候才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成年人了。”

2018年,因为身体原因,陈林的父母提前结束了外出打工生活,在老家做起了贩卖蔬菜的小生意。打工,变成了一个人的“莞漂”。4年后,他也在父母的几番劝说下,也回到了老家。此时,老家各种大型商超、连锁咖啡店、奶茶店已经是遍地开花。

对于相亲,一如辍学就去打工,陈林并不抵触。其实,这在他所在的村,也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他的一些同龄人,都已经在父母的推动下,完成了相亲-结婚-生子的过程。

2022年8月,回到老家后,为了让陈林有更多的相亲资本,父母给他首付购置了一辆10万元的车,车贷由陈林还。同时托关系给他在一家二手汽车店寻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岗位。

4个月过去,相亲进展得很顺利。今年大年初二,他也准备去女方家拜年,这预计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当然真正的大支出还是在结婚,预计花费在20万元以上。买房买车已经掏空了家里人所有的钱袋。新的一年,攒下来结婚的钱,成为了一家人最大的心结。

他说,因为要忙于准备结婚、生孩子,未来几年预计都将停留在老家工作,再次外出打工已经不现实了。“现在村里很多有小孩子的同辈人也都不外出打工,在做外卖骑手、做装修工、干苦力活等,一个月也能挣5000多元。”

在陈林的记忆中,从小学开始,自己和弟弟就成为了留守儿童。“那种滋味不好受,所以有了孩子后,可能还是尽量留在当地工作生活。经济上肯定有压力,但不管怎么样,肯定比以前好多了,不是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21: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温州选手陈林明 获女子国内亚军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2024武汉马拉松鸣枪温州选手陈林明 获女子国内亚军陈林明(右一)在2024武汉马拉松上。受访者供图本报讯 (记者 马真正) 2024武汉马拉松24日鸣枪起跑,
2024-03-25 15:59:00
老家温州,我们“回来了”!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一个甲子的魂牵梦萦,一段十几年的寻亲故事老家温州,我们“回来了”!江苏女子代父寻亲有结果,这个中秋国庆假期他们将和乐清的亲人团聚本报2023年1月4日报道截图
2023-09-26 14:10:00
...龙湾 朱逸琳 陈出这几天,当各地不少工厂忙着招工时,温州市龙湾耐尔达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强立很淡定。早在春节期间,石强立便带着新年礼物,驱车5000公里前往江西、湖南、河南等
2023-01-31 13:47:00
聚星科技上市募2.4亿首日涨280% 业绩波动曾被问询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1日讯今日,温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聚星科技,证券代码:920111.BJ)在北交所上市
2024-11-11 15:21:00
App打车扫码付费很方便 计划带女儿去体验S1线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时隔12年“温州一家人”归国过春节,感慨:“温州变化大”App打车扫码付费很方便 计划带女儿去体验S1线“回温十多天了,最近都在忙着走亲戚,带女儿逛逛温州的变
2024-02-05 14:21:00
聚星科技大额分红后募资补流,遭质疑后补流金额砍半|北交所...
...澈编辑 | 孙一鸣大额分红后又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温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星科技”)两度被北交所质疑募资补流合理性。2023年12月,聚星科技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
2024-09-11 20:29:00
免费游园来了, 快来抢门票!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本报记者 庄越 暑期到了,留守在老家的“小候鸟”们从全国各地“飞向”温州,趁着假期与父母团聚。 如今,暑假已经欢乐开启,为了能让小候鸟们,享受更多的亲子时光。作
2023-07-11 14:06:00
...报讯(记者 陈林) 3月6日,市委书记李作勋会见贵州省温州总商会创会荣誉会长盛俊敏一行。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钟汰甬,市领导商友江、杨华祥、刘鸿丽参加会见。李作勋对盛俊敏一行
2023-03-08 13:47:00
“开回去开回来都是满当当一车”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回老家过年什么感受?河南吕女士笑着说——“开回去开回来都是满当当一车”河南信阳的雪景 受访者供图“今天又是踩雪的一天!”2月4日,吕女士在其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
2024-02-06 14:1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广东富华机械取得折叠箱的侧梁及折叠箱专利,大幅提升了折叠箱的载重能力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折叠箱的侧梁及折叠箱”的专利
2025-04-02 10:32:00
文明e起行 | 模范班组用汗水书写奋斗篇章
干事创业的静海人在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断深化提质增效,落实技术改造各项措施,用高效的生产能力和卓越的产品质量
2025-04-02 10:32:00
李春临: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信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夯实归集共享基础
2025-04-02 10:42:00
小米集团-W再跌超3%,较3月高点已跌近25%
小米集团-W再跌超3%,盘中低见44.95港元,较3月份高点59.45港元已跌近25%。截至发稿,跌2.9%,报45.15港元
2025-04-02 10:43:00
小米集团收复失地转涨,此前一度跌超4%。
小米集团收复失地,现涨1%,此前一度跌超4%。
2025-04-02 10:43:00
《哪吒 2》爆火海外,小马宝莉卡生产商卡游书写国潮新传奇
在当今全球文化娱乐产业的激烈竞争中,有一家公司正悄然崛起,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它就是小马宝莉卡生产商卡游。长久以来,卡游凭借着对卡牌产品的精湛制作和对市场潮流的敏锐洞察
2025-04-02 10:47:00
霸王茶姬冲刺美股,新茶饮资本竞速!碰一下点单上线即爆火
3月26日凌晨,新茶饮赛道传来重磅消息——霸王茶姬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文件,拟以股票代码"CHA"(取自"茶"的拼音)登陆纽交所
2025-04-02 10:47:00
港股异动丨多重利空夹击!中航科工放量大跌近10%
业绩不佳,加上空中巴士折价清仓,中航科工(2357.HK)今日盘初大跌,一度跌近10%至3.58港元,股价创2月4日以来新低
2025-04-02 11:02:00
多家机构、直播间继续重仓淘宝直播,品质直播的风口他们先抢上了
近日,淘宝直播盛典在杭州举办,记者从接近头部机构的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多位深耕淘宝直播的机构负责人、主播表现出了对今年淘宝直播经营的信心
2025-04-02 11:03:00
亿腾医药反向并购嘉和生物,催化亿腾上市加速度
2024年国庆期间,嘉和生物与亿腾医药宣布签订合并协议,将以反向并购的方式合体,新公司命名为“亿腾嘉和”。这一消息如同惊雷
2025-04-02 11:04:00
淘宝十亿下注,重塑红人经济新版图
在中国电商的浩瀚疆域里,淘宝再次掷下重注。2025年3月,这家由阿里巴巴孕育的巨擘宣布投入10亿元人民币,目标直指孵化100位新生代红人
2025-04-02 11:04:00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北京首都机场股份目标价至3.05港元 评级上调至“中性”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北京首都机场股份去年业绩符合预期预告,然而,非航空业务的复苏仍然缓慢。集团的经营溢利接近收支平衡,亏损3
2025-04-02 11:05:00
骑士乳业2024年预计“盈转亏”
骑士乳业近日披露的关于拟签署《鄂尔多斯市骑士库布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协议书之补充协议(二)》公告显示,现代牧业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现代犇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现代犇牛投资公司”)已将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等全部交给骑士乳业
2025-04-02 11:06:00
券商股震荡走高,湘财股份涨停
4月2日,券商股震荡走高,截至发稿,湘财股份涨停,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华西证券、长城证券等跟涨。/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04-02 11:06:00
人形机器人概念震荡走强,大洋电机涨停
4月2日,人形机器人概念震荡走强,截至发稿,大洋电机涨停,肇民科技、华辰装备、江苏北人、信邦智能、三丰智能等跟涨。/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04-02 1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