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11 21:09:00 来源:杭州网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侗寨百家宴,欢乐中国年。

春节前夕,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主会场活动热闹开演。壮族天琴弹唱、侗族大歌、毛南族民歌、京族打击乐、瑶族长鼓舞……八桂大地载歌载舞,民族团结之花幸福绽放。

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为代表的各族儿女,共同生活在广西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说:“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这些年来,每一次去民族地区考察,许多个新春看望足迹里,都有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关注和惦记。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文体活动室里,歌声悦耳动听。同习近平总书记来的那天一样。

“一到广西,就想起山歌了。”2023年12月14日,总书记在活动室亲切地对大家说,“广西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阳光热情、多才多艺。”

悠扬的歌声,不只唱响在城市,还回荡在山村。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2024年2月3日,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村晚”红红火火进行。

在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分会场活动举办地布央村,悠扬的芦笙曲调,体现着侗族人的洒脱和欢乐;轻松的芦笙踩堂舞,展现着他们丰收的喜悦。村民陆海先说:“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白天上山干活,晚上可以放开唱一下,把劳动的劳累就消除了。在我们布央村举办‘村晚’非常兴奋,可以面向全国展现我们的民族文化。”

乡村振兴推动着侗族文化的发展,而侗族民族文化表演则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三江县接待游客90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96亿元。

歌声唱出幸福日子,也唱出感念之情。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告别时,乡亲们唱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簇拥着总书记走出村口,歌声笑声在村寨久久回荡。

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阿佤人民唱起了幸福的新歌。4年来,牢记总书记“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这个西南边地的佤寨,依托蓬勃发展的乡村文旅事业,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范本。

在贵州毕节化屋村,3年前的春节前夕,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为总书记高唱留客歌的情景,令人至今难忘。“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这是总书记留在这里的一份牵挂和期望。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又有绿水青山和独特的苗乡文化加持,化屋村乡村振兴的“愿景图”正在一步一步变成“实景图”。

“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总书记朴实真挚的话语,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心间。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

“生意特别好,刚接到伯什克然木乡兰干村的订单,让我们送200个小红灯笼、100副春联和100个福字。”这个春节,在新疆喀什市三运司市场,春联、灯笼、中国结、花灯等成为畅销品。

从山东来探亲的游客孙中刚,不时驻足拍摄,“让家人看看,在祖国的大西北,春节氛围同样喜庆。”在他的镜头里,有红火的年味巴扎,有热闹的喀什古城,还有满面笑容的居民。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喀什古城在天山和昆仑山的守护下,留住了千年前的样子。

喀什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是丝路古道的璀璨明珠,是古今游客流连忘返的绿洲。

除夕夜,全球华人的目光聚焦这里——在喀什古城内的春晚喀什分会场,各族群众带来器乐展示、情景演绎等表演,共同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绚丽乐章。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2024年2月4日,演员在新疆喀什古城入城仪式上表演舞蹈。

石榴花开相映红,民族团结一家亲。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

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回到国内后,来到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

此前在内蒙古,总书记强调:“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

岁末到广西,总书记要求广西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了谁?

总书记给出答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更好的生活,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春节假期,北京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迎来了各地游客。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展览上1500余件古籍和文物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展示中华文明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生动再现五千多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铺展开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

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和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佳话,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到的民族团结的故事。

展览上展出的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央办公厅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回信,是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衷心热爱共产党的真实写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厅关于接收上海等地孤儿的文件、巴林右旗保育院保留的孤儿衣服、孤儿们在草原新家庭的合影等,诉说着草原额吉的无疆大爱,书写着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殷殷深情。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同藏族牧民索南才让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

“长征的时候,红军路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留下了很多美丽的故事。”2021年6月,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总书记说,“现在,我们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到哪都要问一声乡亲们:还想过什么样的好生活?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新春伊始,果洛藏贡麻村,不时听到阵阵欢歌,家家户户充溢着幸福的味道。由传统游牧向新型乡村旅游、特色畜牧业转型,形成集特色旅游、高效畜牧养殖、啤酒深酿加工、无土栽培采摘等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让这个高原美丽乡村迎来美好新生活。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2024年2月3日,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村超村晚”系列活动之一的民族文化展演,在榕江县“村超”足球场举行。

2月3日,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村超”球场,“村超村晚”展演文艺节目拉开序幕。“村超”“村晚”精彩合体,中国村IP持续释放活力。距离榕江县200公里外的台江县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以“村BA”为切入点,与村民们共商赛事举办、基础设施改造、后勤保障等事宜,推动“赛规进村规”,通过共建共治推动形成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并将体育旅游融入乡村民族文化,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

对接专家团队、筛选水产品种……援疆干部臧运东与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群众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历经艰辛探索、克服重重困难,澳洲淡水龙虾在新疆试养成功,收益可观。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团圆年丨石榴花开相映红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

“爱我中华”“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蟠龙社区看了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后,动情地说:“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像你们写的作品一样,‘爱我中华’!”

中华民族是团结奋斗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族儿女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一起奋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1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典名著、《习近平著作选读》、“五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
2024-03-23 13:40:00
【文化润疆】“花开青科石榴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行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青岛
2024-07-18 13:33:00
团圆年|文润新春
央视网 红灯笼、中国结、大“福”字、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临近春节,天津古文化街到处流淌着浓郁的年味儿,氤氲着新春喜悦。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街道建筑古香古
2024-02-14 20:47:00
【团圆年】温故·贺新: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温故·贺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送上新春祝福,这一句句具有新春节令特点的诗文名句激励着人们在新
2024-02-12 16:39:00
团圆年丨从春节考察足迹感悟习近平文化传承理念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5年1月22日至24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
2025-01-30 20:24:00
...标识。2022年以来。通渭县西关小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
2023-07-08 12:29:00
团圆年丨共享浓浓的年味
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每到传统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总会
2024-02-12 12:02:00
【团圆年】习言道|“你们看,越包越好”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到基层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同群众一起拉家常、问冷暖,送去最温暖的祝福。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
2025-02-02 10:20:00
【温故·贺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送上新春祝福,这一句句具有新春节令特点的诗文名句激励着人们在新
2025-02-03 12: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长江奔腾,光影绽放。10月30日晚,夜幕垂落宜昌奥体中心,星光与灯火交织,人潮与江潮共涌。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
2025-11-03 23:49:00
吉林教育名家李颖同志逝世:毕生践行生命教育 深耕基础教育数十载
11月3日,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方公众号获悉,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2025-11-04 00:05:00
2025贵商大会丨粤企入黔 共创数字产业新机遇
11月3日,作为2025贵商发展大会暨粤企入黔产业合作对接会重要活动之一的贵州数字产业合作交流座谈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
2025-11-04 00:19:00
吉林非遗+国粹京剧 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点亮长春光华学院
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主办的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11月3日在长春光华学院拉开帷幕。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带来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惊艳亮相
2025-11-04 00:36:00
省委书记徐麟在贵阳11月2日会见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3日会见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弗迪电池公司董事长何龙
2025-11-04 01:53:00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2025-11-04 01:53:00
胶东在线11月3日讯(通讯员 麻常庚 解雅茹)10月30日,烟台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班暨应急演练观摩会在烟台康和中学成功举办
2025-11-04 02:03:00
【基本医疗服务再提升】多措并举暖梨乡 服务提质惠民生
胶东在线11月3日讯(通讯员 于冬怡)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通过政策落地、流程再造
2025-11-04 02:03:00
11月3日,省委书记徐麟在贵阳会见格美集团董事长、总裁徐曙光一行。副省长蔡朝林参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书慧编辑 何涛二审 李劼三审 闵捷
2025-11-04 03:58:00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德方请求,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
2025-11-04 04:24:00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