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扛起职教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15 12:0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服务和担当乡村振兴的重任,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柳州市扛起职教担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职教强音,添加了职教风采。

完善制度体系 增强职业教育的普惠性

柳州市通过每年新专业设置管理、专业评估、招生计划、资金投入四个维度的工作,围绕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制度建设、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合理分配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对全市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同时,各职业院校加快推进中高职、中本一体化,扩大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打通职教升学“断头路”,完善“人人都能出彩”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规范。

此外,各职业院校“围绕产业、开设专业”,根据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设置专业和课程,涵盖了农民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在职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等环节,实现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发挥职业院校的师资优势,组织实施农村地区“1户1人1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将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开发六大类职业教育“培训包”供农民自愿选择,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7000多人,并依托成人教育项目,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近100个,参训人员4000多人次,参训后实现就业或自行创业。面向社会人员、企业员工、农民工、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开展叉车上岗证、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上岗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上岗证培训1693人次。有效帮助了低收入农民群体提升就业、创业的能力,拓展其增收渠道,打造“柳派工匠”,并通过他们的“头雁”效应,助力实现“扩中”“提低”目标。

深化产教融合 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柳州职教立足“规模提升、布局优化、提质增效”三个阶段,紧抓“通过政策宣传,扩大全日制、非全日制招生规模,加强县域技能培训;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调整县域职校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深入探索城乡联合办学和院校集团化合作”六项举措,深化职教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在学科设置上,各职业院校根据不同县域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开设相关涉农专业后,通过实施“1+N”融合发展模式,“1”是对接乡村主导产业的主导专业,“N”是与主导产业关联的若干专业,按照“产业群—职业群—专业群”的产业与教育耦合逻辑组建高水平专业群。在培养方式上,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探索形成“学校+企业+乡村”合作育人模式,开发“项目+创新+创业”行动育人载体,延展“校园+田园”联动育人课堂,培养有知识、善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同时,柳州市职业教育紧贴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统筹在柳办学的职业院校及时增设服务新兴产业的专业,撤销办学效益弱、在校生规模少,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三年来,柳州职业院校共退出66个专业(其中高职26个),增设94个专业(其中高职40个)。在各职业院校对口专业大力支持下,柳州市成功打造了三江茶叶、油茶、稻田养鱼,融安金桔、香杉,融水食用菌、田螺养殖等特色产业。

优化办学布局 增强职业教育的匹配性

近年来,柳州职教通过助推优势学校、创建特色学校、托管有潜力的学校、合并散小学校、撤销不达标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市中职学校由29所调整为21所,柳州职业院校共退出66个专业,增设94个专业,3所学校规模过万,办学实力大增。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匹配性和灵活性,柳州职教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项目和农科技基地建设项目,要求每个县教育局各选取1个培训点,开展一批农村成人教育活动,在教学方式上,适应农民学习规律,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由于一些农民要兼顾劳动生产,很难集中时间、地点学习,培训点就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集中授课、集中指导、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方便村民、方便学习为前提,让教师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将科学技能传到农牧民的温室大棚、养殖基地。既方便了村民学习,也不耽误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使得村民不离土不离乡,生活、生产、学习三不误,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边提高。

其次,为了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还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选派优秀职校的管理人员15人到相关较弱学校挂职,加强管理经验交流学习,促进被帮扶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继续深化粤桂协作,加强县域职校—鹿寨县、融水县职校与湛江市结对方的交流,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技能人才。

发挥帮扶优势 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

柳州市各职业学校坚持公益性原则,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强调社会效益。截至目前,柳州职业教育面向全区成功培养近1000名残疾生(其中农村家庭残疾学生占85%),培训近10000名社会残疾人(其中农村残疾人占80%以上),创造了全国领先的“残健融合、三级递进”残疾人培养模式,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明确各县区初中学校向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任务。四星级以上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优先招收脱贫户家庭初中毕业生。实施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咨询、培训、推荐全覆盖,100%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每年柳州市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建档立卡户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对照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名册,要求班主任坚持正面激励,定期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就业意向,及时与名册中的学生进行沟通,加强家校联系,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帮扶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2286人,可推荐岗位6714个,岗位比达2.94:1,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72.15%,激发高校毕业生回乡投入乡村振兴的热情。

培养乡村工匠 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挖掘一批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者,认定若干技艺精湛的乡村工匠,遴选千名乡村工匠名师、百名乡村工匠大师,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队伍。

柳州为壮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等48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以上。乡村工匠是乡村振兴中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之一,也是传承传统技艺、留住乡土民情的有力抓手。柳州职业教育依托柳州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发挥职业技能专业优势,启动民族技艺乡村振兴项目,打造“产教融合+技艺传承+产业振兴”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牵头+学校创新+企业投资合作”的阵地作用,将民族刺绣等少数民族技能提升培训、侗族大歌走村进寨和发现“柳州工匠”等工作项目落到实处,助力乡村振兴。选派市级技能大师团队为融水、三江及周边社区居家妇女提供的民族刺绣技艺培训免费培训实践活动,每年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训农村劳动力近100人。

柳州职业教育将继续主动担当,不断加强育人路径探索,为成就更多学子“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精彩故事,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潘旭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5 13:14: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振兴,乡村的资讯: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西藏自治区2022年度从优秀乡村振兴等专干中招录(聘) 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拟录(聘)用人员名单(共150名,公务员50名、事业编制人员100名)一、拉萨市(
2023-10-03 09:51:00
...国教育报广州体育学院加强体育人才培养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体育可在乡村振兴中发展壮大乡村体育,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需求,贡献体育智慧和体育力量,赋能乡村人才凝聚、乡村产业经济发
2023-12-25 09:06:00
共话东北乡村振兴 第二届东北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长春举办
2024年8月31日,由长春光华学院主办,长春光华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科研处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东北地区乡村振兴蓝皮书(2024)》发布会暨第二届东北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长春市举办。
2024-09-01 19:35:00
业内:聚焦乡村规划和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 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从“市场化”与“标准化”双路径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积累乡村振兴新经验?在近日举行的乡村规划
2024-01-14 09:26:00
在统筹中推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屏山时评在统筹中推进乡村振兴□筱陈省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 走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
2024-04-07 06:34:00
郭峻宇 薛佳怡 任帅桐 西京学院实施乡村振兴是全面系统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是推进
2023-11-25 04:11:00
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
2023-06-27 20:19:00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支点,以高质量的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它不仅关乎农村儿童的教育权益,也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
2023-10-30 16:56:00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需要培养更多有志乡村、情系乡村、奉献乡村的优秀人才,需要鼓励引导和支持青年下乡返乡兴乡,促进人才资源反哺乡村。构建价值引领体系,引导青年人才心系乡村。无论
2024-03-20 05:57: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为解决艺术设计介入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艺术设计与村民的互动,在有机融入乡村风貌的基础上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成为现阶段各机构主体关注
2023-01-18 03:5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零跑腿!“多地联办”破不动产异地登记难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真没想到,在武汉就能办好沙洋老家的房产登记,不用两地来回跑,太方便了!”近日,在武汉工作的万女士通过洪山区不动产登记窗口的“多地联办”服务
2025-08-02 16:00:00
对话专业丨湖北建院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视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周鼎 实习生蒋斯博)当北斗星光点亮数字疆域,每一寸土地便有了智能呼吸。这里是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
2025-08-02 16:00:00
科技体育结硕果!郑州一中代表队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勇创佳绩
大河网讯 近日,202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航天、自由飞项目)锦标赛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齐聚一堂
2025-08-01 14:35:00
成就·湖北建院丨虚实课堂 智造未来
编者按: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建造”为支点,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2025-08-01 17:02:00
校企共建!打造电商“多面手”
编者按:生态旅游,智慧商科。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将群策群力,培育新亮点,增创新优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2025-08-01 17:02:00
成就·湖北建院丨古艺新技 省域平台赋能文化传承
编者按: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建造”为支点,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2025-08-01 17:02:00
智联万物!赋能未来!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
编者按:立足实践,结合理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机电学院是学校最具发展潜力的学院之一,拥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工学结合的“校中厂”与理论与实践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2025-08-01 17:02:00
成就·湖北建院丨用专业与奉献搭建成长阶梯
编者按: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建造”为支点,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2025-08-01 17:02:00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生物医药与护理学院“青检·食安护航成就团”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2025年暑假,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生物医药与护理学院“青检·食安护航成就团”的队员们走进东营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及周边社区
2025-08-01 18:39:00
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理事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
7月29日下午,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理事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黄河科技学院隆重举行
2025-08-01 19:42:00
成就·湖北建院丨匠心育才让绿色生根
编者按: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建造”为支点,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2025-07-31 10:43:00
8月2日相约武职大!第24届专科专场招生咨询会即将开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2025年湖北省高考志愿第一次集中填报已经结束。第二次(专科批)集中填报志愿将于8月6日启动
2025-07-31 10:44:00
情系老兵送温暖 抗旱护农保生产——何桥村“八一”慰问与抗旱保生产齐行动
大河网讯 7月30日,河南工程学院驻何桥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开展“八一”慰问活动,向村内退役军人送上节日祝福与慰问品
2025-07-31 14:02:00
7月30日,林州市外国语学校发布2025级新高一补录公告。具体内容如下。一、补录对象2025年未被普高和职高学校录取且中招成绩在(266
2025-07-31 14:34:0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大型前瞻性队列建设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胡丹萍、张微娜 摄影胡梦佳)7月3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5-07-31 1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