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志愿军老战士心中“最可爱的人”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10-15 05: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黄宝锋

“在老宋近90年的生命中,心头最念念不忘的就是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尽管他没当过兵,但军人情结伴随了他一辈子。”

“老宋一生致力于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一生为宣传‘最可爱的人’奋斗不息,他早就是全国各地志愿军老战士心中‘最可爱的人’啦!”

……

2023年6月15日,宋群基离世10天后,江苏淮安91岁志愿军老战士何衡昆含泪写下两千余字的怀念长文,“老宋小我两岁,是我晚年结交的朋友。我们相识十多年,就见过一次面,却是莫逆之交。”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两位远隔千里的老人相识、相知、相惜,是缘于一个共同的名字——“抗美援朝”,更是因为一种共同的情感与追求——让“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工作一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宋群基给很多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1990年,时任丹东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副主任的宋群基,被抽调担任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扩建工程指挥部陈列组组长,负责组织策划序厅、陈列馆、全景画馆、兵器陈列场的陈列艺术工程,以及重要文件起草等工作。他的工作贯穿了建馆的整个过程。

抗美援朝纪念馆文物部部长齐红说,新馆建馆初期的陈列大纲、内容、版式设计等工作都饱含着宋老的心血和付出,即便后来的改造他也一直参与。“馆里不少文物都是宋老帮忙征集的,比如现在陈列在运动厅里的那块家乡送给四川籍志愿军老战士孔令科的刻有‘人民功臣’的木匾,就是宋老帮的忙。”

2019年,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时,研究一部的关小宇跟当时85岁的宋群基有了更多接触,“宋老是评审专家组成员,验收时他亲临现场逐个审查。一万多字的陈列大纲,他审读得特别仔细,一字一句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和可操作性强的建议。遇到重要之处,他还会附上一段说明,提醒我们参考。”

宋群基的严谨,在办刊时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2010年9月,《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创办之初,从栏目设计到稿件来源、刊物特色、稿件编改,宋群基都亲手一件一件筹划。“不能有失误,更不能有错误,也不能低质量、凑篇幅”是他对刊物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每一份稿件,他都认真把关修改,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抗美援朝精神研究,虽重点着眼于精神方面,但形成精神的战史资料是根本来源,因此在研究每一个战史、战例时,宋群基都从中挖掘精神内涵,更有针对性地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使刊物紧扣时代主题,突出刊物的时代特色,提高刊物的质量,增强可读性,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2013年,社会上和网络上有人以专家、教授身份,以所谓历史“揭秘”材料为幌子,不顾史实,企图全盘否定抗美援朝的光辉历史。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容亵渎!宋群基和同事立即组织专家学者和志愿军老战士,发表20余篇文章对这种错误言论进行反击,他本人也撰写系列文章对各种谬论进行批驳。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纪念

因为办刊,宋群基同遍布全国的志愿军老战士建立密切联系。他利用开会和外出机会,一个个地记录电话号码,形成包含几百人的通信录,既保证了刊物的稿件来源,也抢救、弥补了大量历史资料。每期杂志出来,宋群基都第一时间将其邮寄给有联系的老战士,并鼓励他们写文章。由于文字水平有限加上年代久远,一些稿子只能由老战士口述,再由宋群基进行整理编辑。为核实稿件内容,他经常大量翻阅史料。直到2021年身体实在挺不住了,他才把这些工作交给别人。

也因为办刊,宋群基和遍布全国的志愿军老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当收到杂志,老战士们都会给宋群基写信、打电话表示感谢。一到抗美援朝相关纪念日的时间节点,老战士们也都愿意向宋群基诉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回忆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

全国各地志愿军老战士组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时,都会邀请宋群基前往参加,比如他两次参加浙江瑞安抗美援朝研究会举办的共有200多位老战士出席的纪念活动,两次参加重庆市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举办的共有约500位老战士参加的纪念活动……

很多志愿军老战士与宋群基未曾谋面,却一直思之念之。四川眉山籍志愿军老战士黄泉森在回信里称宋群基为“最可爱的人”。

宋群基去世后,很多志愿军老战士联系不到他,便通过各种渠道找他,因为他在世时手机从来不关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这些志愿军老战士纷纷向纪念馆和家属发来悼念、慰问电话和信件,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

对“抗美援朝”这四个沉甸甸的字,宋群基心中藏之,无日忘之。

“以前几乎每次下班回家,都能看到他在餐桌和茶几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半夜,有时凌晨3点多还起来写。2021年他回家以后,我劝他‘已经离开编辑部了,就不用再参与了’,可他还跟以往一样热情满满,他心里就没想过退出这项研究工作。”儿子宋克东对父亲的描述,还原了宋群基心底深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结。“他每次住院时都拿着笔和本,他说自己离不开这些东西。”宋克东说。

离不开,是因为爱得深沉。

“我的生活,是跟宋老一起共事时才发生改变。”“宋老从没说过是我的老师,但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恩师。”《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执行编辑陈晨说,这些天她脑海中始终萦绕着2017年6月与宋群基去重庆参加志愿军老战士纪念活动时的画面。“那天,我们到会场时已经很晚了,没想到门口还有四五十位志愿军老战士列队鼓掌欢迎。那一瞬间,我才真正明白了这项工作的意义!”陈晨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志愿军老战士等向江西省档案馆捐赠91件抗美援朝档案资料
...(记者 吴鹏泉)为响应江西省档案馆征集活动,多位志愿军老战士及亲属、民间收藏人士向该馆捐赠91件抗美援朝档案资料。多位志愿军老战士及亲属、民间收藏人士向江西省档案馆捐赠了近百
2023-07-28 17:56:00
...造,从此开启了与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老战士之间的故事;75岁,他担任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执行编辑,把自己的晚年时光全部奉献给
2023-10-07 06:11:00
...我们阅读了大量研究著作、回忆录,还走访了多位志愿军老战士,听他们讲述战斗细节。大家认为,《侦察英雄》要更多聚焦战争中的人,讲述志愿军战士们的故事;不仅要展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
2024-01-30 06:42:00
英雄全家福:春节前夕,志愿军老战士周全弟见到了这群特别来客
原标题:英雄全家福|春节前夕,志愿军老战士周全弟见到了这群特别来客中国军网记者 李佳琦雪,是冬的常客,更是春的序曲。春节前夕,四季温润的成都惊喜地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洋洋
2024-02-13 14:38:00
...文转自:丽江日报向英雄致敬古城区走访慰问7名志愿军老战士本报讯(通讯员 和雪源) 11月24日,古城区组织慰问组走访慰问7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并代表区
2023-11-28 09:25:00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记者 三石 本报讯 “小朋友们好,我是朱金罗爷爷,在我20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讲起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朱金罗精神抖擞,声音铿锵有力,似乎他还
2023-08-04 06:54:00
英雄回家 | 跨过北纬40°,祖国带您回家
...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时,几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志愿军老战士颤颤巍巍地从凳子上起身。他们举起右手,一齐向迎面驶来的车队敬礼。 雪依旧没停,风还在呜咽。老战士们尽力挺起身子,目送
2023-11-24 16:13:00
光影铸史 精神永存|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珠海首映礼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承办。200余位领导嘉宾、志愿军老战士代表、主创团队、媒体人和观众代表齐聚,以光影为媒,重温峥嵘岁月,传承英雄精神。△首映礼现场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由
2025-10-31 16:55:00
...在祖国大地上安息。当天,不少志愿军烈士家属和志愿军老战士到陵园祭奠英烈。(王艺霖 禹瑞斋 制作 刘世炯)
2023-11-24 14:57: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