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7 06: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黄宝锋

55岁,他参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改造,从此开启了与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老战士之间的故事;

75岁,他担任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执行编辑,把自己的晚年时光全部奉献给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事业;

2023年6月3日,他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坐在病房的轮椅上,握笔捧书构思一篇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文章。两天后,89岁的他带着未尽的遗憾走了。

把办好刊物作为最大的历史责任,把做好“传帮带”当作一名老党员必尽的义务,把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视为余生的最大光荣,并一直坚守、践行,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就是宋群基,一个老伴儿口中“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就会写字儿”的那个人,也是志愿军老战士心中“最可爱的人”。

奉献,从未停止

从门到窗是七步,从窗到门也是七步。

宋群基的办公室,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满了各种史料、书籍,墙边的文件柜里堆放着大量来信。这里是他工作了11年的地方。

“许多信都是全国各地志愿军老战士写给宋老的,直到2021年他得病后,收信人才变更成我的名字。即使回到家里,宋老仍帮助我们联系作者,修改稿件,为每期刊物提出具体修改建议……”谈起与宋群基相处的点点滴滴,《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执行编辑陈晨声音哽咽,她至今仍不愿相信那个兢兢业业、笔耕不辍的老人已经离去。“6月1日,我们还通了电话,宋老说我应该把所有的文章整理一下,他帮忙结集成书。他还说,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出的最后一本书,没想到这是我俩之间的最后一个电话。”陈晨说。

陈晨是宋群基老人在世时常说的“80后PK90后”“一老一小办杂志”中的那个“小年轻”。

2010年6月,丹东成立“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同年9月,创办了全国唯一专门研究宣传抗美援朝精神的杂志——《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供内部交流,由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与抗美援朝纪念馆合办。办刊宗旨是宣传抗美援朝光辉历史,歌颂志愿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宋群基是发起人之一。

迄今为止,《抗美援朝精神研究》已出版47期,共发表600余位作者的800余篇文章,总字数达300余万字;选编配发照片2000余幅;印发10万余册,发往全国各地赠阅。

2000余张照片,定格了2000余个瞬间;300余万字、800余篇各类文章,讲述了千百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记录下那段气吞山河的壮阔历史,更让人永远铭记英雄的模样。其中凝结着宋群基的心血。

“从2010年9月到2021年10月的每期刊物,宋老都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编辑,确定主要内容,亲自组稿重点文章;从大量的来稿中选稿、改稿、编稿;设计封面、版式、彩页,选择、配发内文照片,经过不断调整,反复修改,认真校对后,再印刷,发放。在这11年中,他一共编辑刊物39期、文章400余篇、文字230万余字。”陈晨回忆,在编辑第40期刊物前,宋群基病情已经很重。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天,他就要求不再署上自己的名字,但此后还一直为刊物组稿,不断提出修改建议。

热爱,所以坚守

在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没有报酬,大家都是义务工作,宋群基承担的任务最重。为编好刊物和书籍,他每天都揣着心脏病急救药上班,经常加班加点看稿,身体不适就在家里阅改稿件,即便住院也在病床上忙碌不息。在研究会的11年,他从没真正休息过一天。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十余年间,宋群基不顾年老多病,策划、主编了多部抗美援朝相关文集。2013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选编了75篇原创文章,汇编成45万字的《精神不朽》;2018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选编了200篇文章,汇编成92万字的《精神永恒》上下册;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选编了109篇文章,汇编成《红色丹东 英雄城市》;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两部文集:《抗美援朝征战纪实》,选编20篇文章15万字;《抗美援朝老兵亲历》,选编24篇文章8万字。这5部文集,共选编了400多篇文章208万字,而且全部是原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全景式具体生动地记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伟大胜利,成为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宋群基还与广东省惠州市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78万字的《志愿军英雄谱》和68万字的《志愿军老兵新传》;与重庆市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65万字的《共和国的骄傲——志愿军英雄传奇》;帮助原沈阳铁路局丹东退休工人苏增昌编辑出版50万字的《鸭绿江畔的英雄城市》;帮助90岁志愿军老战士肖翔校编辑出版13万字的《夕阳红文集》;帮助会刊重点作者、江苏省淮安市91岁志愿军老战士何衡昆编辑出版24万字的《老兵的家国情怀》……

与时间赛跑,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宋群基一直在努力着、坚持着。

由于不会在手机内保存电话号,宋群基一直随身带着一个厚厚的手写电话本,密密麻麻地记了几十页,除了前几页是家人朋友,其他的都是各地志愿军老战士及其家属、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民间致力研究宣传抗美援朝人士的联系方式。

“他不会用电脑,文章全靠手写,铅笔用得很快,常常是削好没几天就剩下一个铅笔头了。”铅笔头、电话本,拿着父亲留下的这两样东西,接受采访时的宋克东泪流不止。

因许多志愿军老战士年事已高、陆续离世,这个电话本宋群基每年都要重新抄写一次,至今年已经换了11本。

“一个名字就是一个英雄,名字虽然写在本上,但是英雄要时刻装在心里。”宋群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点燃爱国热情 谱写壮丽史诗
...情 谱写壮丽史诗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剧照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于9月底正式登陆国内各大院线,并稳居国庆档票房第三名。该片以
2023-10-13 06:51:00
...活动都是一次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异常艰苦和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让饱经磨难和困苦的中华民族愈挫愈勇、愈战愈勇,延续和继承了“多难兴邦”
2023-11-27 15:05:00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本报评论员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今天,我们迎回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神州大地,举国瞩目;沈水之阳,全城迎归。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七
2023-11-23 02:24:00
市铁路第二中学校长为学生上思政课
...英雄赞歌》的背景和意义。他说,《英雄赞歌》表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国志愿军战士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歌曲,歌颂了那些为国家、为人民英勇奋斗
2023-12-20 09:23:00
抗美援朝战争剧《冰雪尖刀连》将于8月11日21时在央视一套开播。本剧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剧目、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由中央电视台、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
2023-08-11 07:22:00
《士兵突击》前传来了!《冰雪尖刀连》谱写“钢七连”抗美援朝血战史
...明,而《冰雪尖刀连》就是这样的“明白”与“证明”。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作为一部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塑造中
2023-08-11 13:40:00
8 罗昌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公益诉讼案
...辱骂甚至诅咒。本案中罗昌平的行为属于第二种情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
2023-01-07 06:41:00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在国庆节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河北卫视推出六集致敬英雄主题系列节目《铭
2023-09-27 15:24:00
两位全国劳模吐露心声
...第十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两位全国劳模吐露心声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11月23日,是迎接第十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日子。昨日,在皇姑区北陵大街将军公园门前,大约200
2023-11-24 00: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