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合肥5月2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可以多色超长室温磷光发射的碳化聚合物纳米点材料,磷光余辉最长达到49秒,在防伪标识和信息加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先进科学》期刊上。
磷光产生的机制复杂,磷光现象在低温下更为明显。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但开发室温磷光材料面临一些困难,因为这些发光材料的分子需要具备特定结构和性质才能实现长寿命发光。同时,制备过程需要严格的条件和技术,以确保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因此,寻找室温磷光材料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科学研究任务。
据介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制备出具有从蓝色到绿色的多色超长室温磷光发射的碳化聚合物纳米点材料。这种新型室温磷光材料在肉眼可见的磷光余辉时长上最长达到了49秒,磷光量子产率最高达到了19.5%,并且具有出色的抗光漂白性。
这项在多色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材料方面的新进展为科学界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防伪和信息加密等领域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将这种材料应用于高安全性的防伪标签,通过其独特的磷光特性来验证产品的真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