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IT之家 6 月 23 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NASA)今年 4 月份开展的一场模拟演练显示,即便提前 14 年发现一颗 72% 概率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人类现阶段仍缺乏抵御这种灾难性威胁的充分准备。
此次演练名为“桌面推演”,参与者来自美国多个政府机构,共同研讨应对小行星撞击的策略。模拟场景设定为:一颗将在 2038 年 7 月 12 日撞击地球可能性为 72% 的小行星,但目前对其具体信息知之甚少,既不清楚其大小(推测直径在 60 米到 800 米之间),也无法进行观测。
演练结果令人担忧。报告指出,即使有十多年的准备时间,太空机构在发现威胁、制定缓解措施等关键环节的协作上也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尚不清楚在小行星撞击威胁的情况下,太空任务决策的流程,”报告写道,“无论是美国还是国际层面,相关流程都缺乏明确定义。”
不仅如此,就连应该发起哪种太空任务,决策程序也语焉不明。报告还提到,联合国空间任务规划咨询小组(SMPAG)在小行星撞击威胁情景下的作用,也未被所有参与者完全理解。
NASA 建议国际社会应尽快建立一套针对不同行星防御情景的决策流程,并通过演练加以检验。同时,各国机构也应明确 SMPAG 在协调和咨询方面的作用。
然而,挑战远不止于此。报告指出,维持太空任务、灾难应对和公共沟通等工作长达 14 年之久将面临巨大挑战,因为预算周期、政治领导层的更迭、人员流动以及瞬息万变的世界事件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NASA 建议定期举行简报会和演练,以提高行星防御意识,并为应对小行星撞击威胁做好准备。
值得庆幸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行星防御部门主管 Terik Daly 表示,目前还没有探测到未来一百年内会撞击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然而他也强调,我们尚未发现绝大多数能够造成区域性破坏的小行星。
IT之家注意到,此次演练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是,我们需要提高探测小行星信息的能力。尽管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性很低,但未雨绸缪总归是好的。如果真的发生撞击,相信人类也能找到解决办法,共度难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