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东湖评论:十载情长跨南北,千顷碧波赴未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12 10:11:0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10年间,这一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使长江之水源源不断汇入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造福万千百姓。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远眺,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的南水北调工程,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信念、决心和实力。在全线通水十周年之际,挖掘和审视这一伟大工程的时代价值,正当其时,意义深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让人民群众吃水这件事上,展示出我们这个国家的执政党“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之初心与使命。以前,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聂官屯村的村民喝水要放点茶叶来遮苦咸味儿,现在是吃上了口感甘甜的长江水。要“念念不忘”,更需“绵绵用力”,十年足以让我们可以驻足对过往进行回头凝望。如今,“南水”已经成为天津主水源,这座北方城市也不再“喊渴”。一泓清水能映射出太阳的光芒,在南水北调工程这一人类治水史的丰碑上,展现出我们这个国家配置水资源的厚重能力,更凸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就中国人而言,碧波荡漾的是民生之水、发展之水,也是生态之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入河北之后,为滹沱河带来新生。曾经干涸少水、污染严重的湖面,如今碧波荡漾,水丰草美。大量生态补水的注入,让沿岸湿地重现生机,鸟类翔集,鱼翔浅底。都说“十年树木”,但绿色发展就不只是时间上的大概念,而是每代人、每个人来书写的“编年体”,南水北调工程正是有着这样的生动书写。通水10年来,南水滋养着滹沱河的每一寸土地,改善了周边气候,重塑了整个生态系统。当“人”与“水”的故事走进大家视线,让你我他真切地观察到工程沿线山水之间的深刻变化,也让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了真实映照。

十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而把时间轴延长,从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伟大设想开始,到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正式批复并动工实施,再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历经60多年,实现了从构想到通水的伟大跨越。一渠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的清水,已然是我们赖以升华的精神“源泉”——人民至上、顾全大局、牺牲奉献、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南水北调这一放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先例可循的巨大工程之设计建设,熔铸了彪炳青史的时代精神。如今,再看渠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美画卷,更觉“成如容易却艰辛”!

十载情长跨南北,千顷碧波赴未来。拥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繁衍壮大于长江、黄河等水系流域,可以说水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之源。因此,我们对于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的概念,是以百年计、千年计的。今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回信中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对于国之大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今,在“水”文章上谋篇十年的湖北丹江口,始终扛牢守水护水使命,已然叫响了“中国水都”。从这里出发,“南水”永续北上,它必将迸发崭新活力、更好造福人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伟锋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王舒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2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南水北调这一跨越世纪的宏伟工程,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奏响了时代奋进的最强音。南水
2024-12-12 10:42:00
9月10日,湖北日报推出庆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的报道《一杯“南水”的中国力量》全网刷屏。这不仅仅是一杯水的故事,它背后承载的是中国几代人的智慧和努力,是跨越千山万水的历史
2024-09-17 12:41:00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
2024-08-16 12:56:00
【楚天评】东湖评论:为有源头活水来,百年三大向一流
碧波长江向东流,魏巍三峡立无双。长江之滨、西陵峡畔,10月3日,近万名三峡大学校友从天南地北奔赴母校,与在校四万多名师生共襄三峡大学办学100年暨本科教育45周年盛典。庆典上,三
2023-10-12 14:18:00
一泓碧波 只此青绿!“沿着南水北调中线看发展”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在南阳启动
...网指导,南阳市委网信办、新华网河南频道主办的“一泓碧波 只此青绿——沿着南水北调中线看发展”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在南阳正式启动。“千里长渠,始于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
2023-08-23 13:53:00
3200公里,碧波渺渺,柳依依;2500多载,光阴轮转,映千川。大运河,穿越8个省市,传承保护利用,见证古韵焕发新生,其间35座城,大量珍贵国宝讲述着流传千百载的故事。2024年
2024-06-22 15:29:00
...线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水天相接,绿洲点点。第一次站在碧波浩荡的水库大坝上,枫丹实验小学学生孙昊博难掩内心激动。7个小时前,他从家里出发前特地接上一瓶自来水。在三年级的课本上,他
2024-05-15 09:26:00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的丰富和改善。南水北调: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一泓碧波三千里,川流不息,润泽沿岸民生。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
2024-06-13 18:00:00
科技赋能 生态更美 百姓安乐
...离开山东济南城区,车行东北方向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东湖水库。这里承担着南水北调东线分配给济南、滨州、淄博等城市用水的调蓄任务。站在库边远眺,烟波浩渺、水鸟翔集。水库管理处主任
2024-11-19 04: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