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孟霏 潘佳蓬 通讯员 侯玲蔚
10月1日,威海智慧谷T16艺文活力街区正式开业。
此前,威海经开区通过“腾笼换鸟”工程,将原本低效能的厂房区域改造为如今的智慧谷产业园,历经精心打造,如今621家优质企业入驻,8000多名“新市民”在此创新创业。
熟悉智慧谷的人可能知道,这里本身已拥有丰富配套:现代化办公楼宇保障高效办公,人才公寓满足居住需求,周边商圈更早已繁荣成熟。
如何让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融”?也许正是T16街区落成的核心价值,以“产城融合”为抓手,让园区从业者上楼即办公,下楼就能享受更精准、更潮流的生活服务,成为威海“懂产业,更懂人”的商业新地标,也让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在经区落地生花。
商户“扎根”逻辑:锚定产业生态的精准需求
“试营业一个月营业额翻番,不是运气,是这里‘产业生态+人群画像’的需求太明确。”韩尚家居馆主理人初甜的话,道出了商户“扎根”的核心原因。作为街区首家签约商户,她不仅看中潮流定位,更认可园区“贴着产业做服务”的诚意——试营业期间,园区借助产业集聚的天然客流优势主动导流,运营团队全程跟进,助力其快速打开市场。
不远处的库迪咖啡,负责人闫晓杰为契合街区“艺文潮流”调性,宁愿多等两个月,也要打造出独特的彩绘墙。他坦言:“为园区开街装点店铺,就像装点家一样。这里本身产业密集、配套全,我对发展充满信心。”
这种“生态给底气、产业给支撑、人群找共鸣”的逻辑,渗透在T16的每一处业态中。百余家潮流店铺里,超50%是首次进入威海或经区的品牌:从满足商务需求的精致简餐,到适配青年社交的“日咖夜酒”,再到文艺范儿的休闲空间,所有业态均瞄准“产业人群日常所需、城市青年兴趣所向”,让产业配套更具质感。
构建16小时活力圈:产业社区里的“楼上办公楼下生活”
“我们不做’打卡一次就忘’的快闪地,要做‘每天都想来’的日常空间。”街区运营负责人的这句话,点明了T16的核心策略——依托产业园区的成熟配套,以产业人群作息为时间轴,打造“16小时潮创生活圈”。
在这里,你可以想象这样一种风景:清晨8点,上班族下楼即可享用热咖啡与轻食早餐,无需为买早点奔波;午间12点,多种品类的餐饮店供大家选择,园区企业临时会谈可直接移步街区休闲区,省去跨区域通勤;下午3点,午休年轻人流连于艺文空间或景观连廊,不用特意离开园区去找休闲地;华灯初上“日咖”切换为“夜酒”模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夜生活;深夜时段,24小时便利店为加班人群提供温暖补给,搭配周边成熟商圈,生活需求随时满足。
对园区从业者而言,T16的价值是“职住无缝衔接的便利”:“以前虽然园区产业氛围浓,但想逛特色书店还得绕路,现在楼下就有,下班顺路就能打卡。这种‘不用多走一步’的便利,比任何营销噱头都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每个楼宇都是一个产业链,都有上下游产业”,办公、生活、社交在产业社区内就能无缝衔接。
商圈格局“破局”:产城共生的新实践
在威海,传统商业活力高度集中于威高广场、栖霞街、至海港湾等构成的卫城商圈。但对智慧谷从业者而言,无需承受远距离通勤——园区本身已形成成熟产业生态,周边商圈早已繁荣,T16的出现,以“产城融合”的创新范本,打破固有商圈边界。
“T16不是孤立的商业体,它是智慧谷升级3.0版产业社区的关键部分。”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强调。这里的产业社区,无需先解决“配套从无到有”,而是聚焦“配套从有到优”,让商业服务深度嵌入以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更高阶形态。
十月起,T16的灯光陆续华彩绽放。对威海而言,它不仅是产业社区新增的商业空间,更是一次城市发展模式的升级实践:在产业集聚、配套成熟的社区内,只要精准把握“产业需要什么、人群缺什么”,就能培育出更持久的生命力。而这,正是T16有望成为威海新地标的根本原因——它读懂了产业生态的优势,更读懂了产业与人群的核心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1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