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16 09: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生活报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获奖后家人合影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张德祥和家人获得的部分证书、奖杯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张雪松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雪雕比赛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张德祥祖孙三代雕冰雕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冰雕《营造一片蓝色的海》

冰城一家人的冰雪情缘

生活报记者 吴海鸥 王晓晨

在银装素裹的寒冬,诞生了冰城的独特艺术——冰雪艺术,它既是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名片,也是很多哈尔滨人热爱的事业。在冰城有这样一家人,祖孙三代都对冰雪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被称为“冰雪一家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张德祥开始参加冰雕比赛,1993年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一届家庭冰雕比赛中,他们一家四口获得了一等奖,这些年,全家人获得的奖杯、证书近百个。日前,记者采访了这家人,感受他们浓浓的冰雪情结的同时,也试图解码冰城人的冰雪基因。

A

参加冰雕比赛从此爱上冰雪艺术

“给儿子起名都带‘雪’ 零下十几度工作不觉冷”

“张德祥一家在哈尔滨的冰雪圈太有名了,他自己是著名的冰雕、雪雕师,而且一家五口都搞冰雕、雪雕,光奖状、奖杯就摆了一面墙,绝对的‘冰雪世家’。”圈里人这样介绍张德祥一家。

张德祥曾经当过美术老师、中学校长,从小就对冰雪有着特殊的感情,就连给两个儿子起名也不忘加上“雪”字,老大叫张雪松、老二叫张雪涛。因为年近八旬、听力有些受损,但在儿子张雪松的配合下接受采访时,一提到冰雪,就特别高兴。

说起张德祥开始制作冰雕,还要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张德祥还是哈市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一次,爱人朱青偶然在兆麟公园看到有人在参加冰雕比赛,回家后对张德祥说:“你是美术老师,敢不敢也去参加比赛?”当时的张德祥没有半分犹豫就应战了:“那有什么不敢!”于是第二年,他就报名参加了冰雕比赛。“当时雕了一个《吹泡泡的小孩》,两天比赛下来累够呛,虽然啥也没得着,但是觉得心里挺愉悦。”从此,他与冰雪艺术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冰雕又软又脆,一见光还融化,所以你就得在零下15度以下、冰冻上以后,才可以雕刻。搞冰雕,你是越偷懒、越挨冻,越干得欢,就越不觉得冷了。”张德祥回忆说,这些年暖冬,天气不像以前那么冷,“我们雕到紧张的时候,全身热得一身汗,有时候手套也摘掉了,根本不觉得冷,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就想着快点把作品完成。”

B

冰雕工具主要由木雕工具转变而来

“第一代冰雕师 大多雕塑或美术专业出身”

“搞冰雕需要有一定的美术或雕塑基础,所以我们第一代冰雕技师大都是雕塑或美术专业出身。上世纪末哈尔滨的各项冰雕、雪雕比赛在全国首开先河,制作冰雕、雪雕的首批技师,可以说都是从哈尔滨走出去的。”

据张德祥介绍,他刚接触冰雕时,冰雕绝对是个小众艺术,最开始连冰雕的工具都没有,冰雕的工具大都是木雕工具转变来的,起初就是木工用的刨子里的铁片,大家叫它刨刃子,拿它简单焊个把儿,就用它做冰雕。后来大家为了制作冰雕更能体现效果,开始用木刻刀,有平的,也有带弧度的以及带各种角度的,还有一种工具叫“叉子”,就是带小齿的平刀。后来才有了专业的冰铲、冰叉、冰锥等冰雕的常用工具。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哈尔滨举办的各种国际比赛多起来,“我们学习他们的创作理念,也看到了他们使用的先进冰雕工具。”张德祥介绍,比如有的外国选手就带来了电锯、电钻等电动工具。“要知道冰雕讲究‘通、漏、透’,透指的就是作品得有透气的地方。以前,如果要在冰雕中掏个洞,都得靠手一点点切,一点点凿,一点一点打磨,费时费力。现在用电锯的话,只要几下子就好了。“大家看到现在的冰雕作品越来越精美,和各种工具越来越趁手有很大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C

冰雪大赛中夫妻档、父子档很多

“4岁娃娃也参与冰雕 给个冰铲就不哭不闹”

那些年,随着张德祥的冰雕、雪雕作品频频在全国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两个儿子——10岁的大儿子雪松、7岁的小儿子雪涛,也跟着父亲参加比赛,并对冰雪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张雪松回忆道:“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到哈尔滨市中小学冰雕比赛的启事,我拿了父亲的工具就去参赛了,雕了一个猫头鹰,取名叫《卫士》,得了三等奖。那时候感觉这种艺术形式太有趣了,然后就开始逐渐迷恋上冰雪。”这个过程中,妻子朱青也被吸引,加入冰雕、雪雕赛事中。1993年,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家庭冰雕比赛,他们首次一家四口登台亮相,共同制作了冰雕作品《阳光·希望·未来》,并获得了一等奖。1998年,儿媳季莉丽过门儿,全家五口通力协作,共同制作的雪雕作品《苗家女》,获得了国际三等奖。

参加比赛,张德祥一家不光是队员阵容强大,实力也是相当不俗,《祖国万岁》《东方醒狮》《苗家女》《归鸿》等近百件冰雕雪雕作品获得了哈尔滨市、全国乃至国际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受到游人赞誉。家里近百个国内外奖杯和证书,见证了他们的冰雪情缘,一家人也在冰雪的世界中沟通情感。

“别人参赛都是自愿组合,我们是全家齐动员,开始是父母带着我和弟弟,后来我爱人进门,变成了五口人参加,我儿子出生后,先是成了全家人创作的原型。在雪博会上,全家人创作了雪雕作品《希望》,儿童的造型就来自孩子。孩子懂事后4岁时也拿起了小铲子,加入冰灯雪雕的制作中。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真的很有趣。”张雪松介绍道。

完成一件有规模、有创意的冰雕、雪雕作品,通常需要几个人的合作,于是在冰雕师这个群体中,有夫妻档、父子档、父女档的不在少数,甚至一家人通力合作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比如2022年,60岁的李晶和34岁儿子李蛟龙,还有儿子朋友在兆麟公园参加41届全国专业冰雕比赛,儿媳妇负责后勤,4岁的孙女竟也加入冰雕的行列,“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铲冰,我们工作时,给她一个冰铲,她就乖乖地不哭不闹。”李蛟龙介绍说。那次他们的作品《翎羽思乡》获得金奖。几年前,李晶的女儿曾加入父亲和哥哥的团队,他们的冰雕作品《昭君出塞》获得过“首届鸟巢I SHOW冰雕大赛”金奖。

D

冰雪节是冰雕雪雕师的节日

“一家人在冰雪事业的传承中读懂快乐”

一到冬季,哈尔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晶莹剔透的冰雪景观。“对于冰雕雪雕师来说,每年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更是一个节日,参加比赛、切磋技艺,精益求精中呈现出最完美的作品。”张雪松说道。

每到冬天第一片雪花飘落的时候,冰雕雪雕师就开始准备参加冰雪大赛的作品。“伴随冬天的第一场雪,讨论冰雕、雪雕创作内容的家庭会议就开始了。家庭会议上,大家先确定参赛内容,正式雕刻前,爸爸要先用泥塑出一件样品,便于对雪雕作品进行多维度认识和把握。那时候,冰天雪地室外天气很冷,可大家干得热火朝天,雕出来的作品也特别漂亮,自己看到后特别有成就感。”张雪松回忆道。

最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且患有痛风,张德祥基本上不参与冰雪赛事,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上。48岁的张雪松是一名高中的美术老师,他说自己冰雪赛事的荣誉几乎都得过了,遇到技术好的学生,他也会带领他们去参加大型的专业的比赛。“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感觉很好,但作为一名老师,我更希望学生们在冰雪中体会到快乐。”他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校园冰雪艺术节,他会组织学生用天然雪参加校园的雪雕比赛。张雪松则坦言,冰雕、雪雕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一部分。“我越来越理解这些年父亲对冰雪的热爱,他从30多岁,一直干到年过七旬,大大小小的奖他几乎得遍了。从国内到国外,从室内到室外,从冰雕到雪雕,只要和冰雪相关的赛事,他基本上都要去尝试。现在,我们更希望把这些技巧以及对冰雪的一些感悟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冰雪的舞台上进行传承。”

李蛟龙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大二时,他就跟着父亲李晶去兆麟公园、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公园做冰雕、雪雕。李蛟龙直言,“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冰雕师赋予了它生命,雕得漂亮了就特别有成就感,看到很多人驻足在自己的作品前拍照,会感到特别自豪。”说起和父亲一起工作的感受,李蛟龙坦言,他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有了自己的小家,跟父母的沟通会少了许多,可他却能跟在父亲身边一起工作、照顾他,感觉很幸福。“相比上学的时候,我们现在的沟通更多了,当创作审美意见不一致时,我们也会有争执,但更多的时候更像忘年交的老朋友、好搭档一样做喜欢的事。”

把那些没有生命的冰和雪在你的创作下,一点点变成美丽且有内涵的作品,那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张德祥的话倒出了许多冰雕师的心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1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尔滨”开启冰雪艺术馆
...闻2月23日,游客在太阳岛冰雪艺术馆游玩。近日,位于“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太阳岛冰雪艺术馆开馆迎客。太阳岛冰雪艺术馆坐落于太阳岛风景区,总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分为九
2024-02-24 15:33:00
7国66位艺术家齐聚冰城 赛冰雕技艺
2日,第三十五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在冰雪大世界开幕,来自俄罗斯、西班牙、秘鲁、意大利、韩国、蒙古和中国7个国家的66位艺术家参赛。参赛选手正在创造冰雕。哈尔滨市外事办 供图
2024-01-03 09:45:00
浪漫之旅,我在黛秀湖等你
...滨,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作为冰城的璀璨明珠,香坊区也不甘示弱,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装扮了一个令人心醉的浪漫之地——黛秀湖爱情主题公园,以黛秀湖玫瑰山为
2024-02-08 13:05:00
冰雕高手  “冰城”秀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11日第 05 版)近日,第36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在黑龙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行。来自中国、厄瓜多尔、法国、韩国、俄罗
2025-01-11 04:02:00
各国冰雕高手展现“冰城”极寒之美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1月3日,参赛选手在进行冰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1月2日,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参赛选手在进行冰雕创作。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1月3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进
2024-01-04 00:59:00
坐着火车游中国(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纳森的妻子是湖南人,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2015年,一家人定居大理。云南美丽的山水风光、闲适的田园生活,是乔纳森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这个春节假期,乔纳森精心规划了一趟采风之
2025-02-26 05:50:00
冰雪热爱!“尔滨”非遗传承人教你如何做冰雕
冬季的哈尔滨寒酥满枝,银装素裹。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久前的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亿元,双双达到历史峰值。
2024-01-24 14:12:00
...滨人的童年冰雪记忆——这个地方就是兆麟公园。据说,冰城最早的冰灯就是当时几位职工用冰桶注水冻冰,中间空心的地方点一根蜡烛,诞生了一个简易冰灯。从那之后,哈尔滨人有了冬天到兆麟
2025-01-26 15:48:00
倡导者、文广旅游局局长“隔空对话”:冰雪节是冰城献给世界的礼物
...生活报倡导者、文广旅游局局长“隔空对话”:冰雪节是冰城献给世界的礼物冰雪大事记88岁的邹得鲤老人翻看着文字资料寻找着自己的冰雪节记忆 王洪新生活报记者 吴海鸥 薛宏莉近日,
2023-01-14 07:5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豆瓣8.2,这本漫画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认识自我的过程。《相反的人》就在陆冉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诞生。着眼于当下,观察自己的状态,度过每一天
2025-08-11 04:29:00
基因技术让更多家庭看到希望 1.15米“袖珍妈妈”在杭诞下健康宝宝
近日,浙大妇院钱江院区手术室传来一声响亮啼哭,身高仅1.15米的小丽(化名)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男婴。经检测,宝宝未携带母亲的致病基因
2025-08-09 07:38:00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大皖新闻讯 20年前,安徽六安12岁男孩刘腾博身患白血病,绝望之时,江苏南通女老师闾蓟敏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他的生命
2025-08-08 12:17:00
· 情侣吵架女子因用力过猛坠楼身亡
秘鲁一对情侣吵架后,女子冲出屋试图拥抱男友,因冲刺力道过大双双坠楼,一死一伤。
2025-08-08 20:23:00
【天眼快评】妇产科主任遭7个月网暴坠亡 守护生命者该谁来守护
周口市卫健委8月5日通报: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8月1日坠楼,抢救无效离世,其丈夫向媒体证实:邵医生因连续7个月遭网暴“极度无助”
2025-08-08 21:57:00
男子梦中被追跳下3楼 醒来在空中
小伙梦游时从三楼开窗跳下,导致身体多处骨折,当事人:梦里记得有人追我,醒来就在空中了……
2025-08-08 22:57:00
一晚找回4个娃!杭州钱塘江边,巡警无奈又心疼
夏日夜晚,钱塘江江堤绿道上人气很旺。暮色四合,来这里纳凉、夜跑、夜骑的游人也很多。前阵子,杭州滨江区西兴派出所一晚上接连接到三起儿童走失的报警
2025-08-07 09:35:00
乾安法院:“夜间法庭”化解跨省离婚纠纷
“法官,我在广东厂里打工,不能请假,能不能在网上开庭?”“法官,我人在东北照顾生病的父亲,实在走不开,能不能网上开庭?”8月5日19时
2025-08-07 14:05:00
二十年前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活安徽男孩 男孩又患舌癌 她再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 2005年,江苏南通高中老师闾蓟敏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救下了身患白血病的十二岁安徽六安男孩刘腾博。两人在2006年以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活动为契机相见
2025-08-07 14:52:00
时光的偏心:写给中年女性的魅力注脚
院里的李姐总在清晨的阳光下侍弄她的面粉,给一家人准备各种面点。晨光漫过她眼角的细纹,落在沾着面粉的指尖上。有次我问她,为什么五十岁了还能把日子过得这么有滋味
2025-08-07 15:05:00
阜阳百岁老人:四代同堂上百人,子女轮流陪玩乐融融
大皖新闻讯 “一共打了四把,我赢了三把。”见来了客人,谭沛云忙热情招呼着,并让女儿谭素影把麻将收起来。记者坐下后,问他当天手气如何时
2025-08-07 17:44:00
柔肩挑重担,结婚前她给患癌婆婆的承诺都兑现了
大皖新闻讯 “这个怎么拼?”“这个是h,o,u,hou(厚)。”在饭桌旁,今年63岁的沈露清正在教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孙子认字和组词
2025-08-07 20:03:00
湖广填川图》:用烟火人间 淬炼他墨色山河
在湖南常德戎装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馆内,一幅恢弘画卷静默铺陈——《湖广填川图》。它是一部无声的史诗,5767个身影,承载着三百年前湖广移民入川的沉重步履
2025-08-06 14:36:00
1.3万养老钱保住了!农行威海分行员工智阻电信诈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周文平 鞠玲玲“手机被控制了!对方还在视频看着我!”7月23日中午,农行威海玄镇支行营业大厅突然冲进一位神色慌张的女士
2025-08-06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