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3 09:51:00 来源:热剧有爆料

一位身披黄色袈裟的尼姑徘徊在楼下,她四处张望,然后走向守卫室打听消息。但是,人们纷纷摇头,告诉她:“这里并没有你要找的人。”

尼姑满脸迷茫,无计可施之下,她选择向新闻媒体寻求帮助。

在镜头面前,她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原本希望得到人们的称赞,可她没想到的却是,网友们却对她展开了“没有责任心”的指责。究竟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平衡世俗责任与精神追求 关于“出家”,人们第一时间联想的,莫过于那隐遁于世、修行于禅的生活: 晨钟声声,暮鼓阵阵,沉思冥想,朝起夕休,与世隔绝,退隐红尘,食之清茶简食,穿戴素净袈裟,日子清淡简单,年复一年。

简朴,是大众对于“出家”此一词汇的初步印象。 若在网络中输入“出家”二字,映入眼帘的无非是,完全断绝尘缘,离弃家庭,割舍亲缘,弃绝世俗牵绊,成为僧人或居士。

这等巨大的决心,让人心生敬意。 然而事实是,并非所有选择出家的人都有这等决断,纵然有能舍弃名下资产而为僧者,亦难抵亲情割舍之苦。 不易不在遁入佛门,而在于割舍万千尘缘。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在上海,有位女士身着长袍,游走于繁华大街。她的素袍和光头,让人一眼便明其为出家人,引起旁人瞩目。 好奇者前往搭话,这位已出家的女士亦毫不隐瞒,坦然分享她的“经历”。 那是个难以评说对错的故事。

出家母亲的抉择

这段故事的源头,在于夏娟与丈夫的爱情悲欢。从前的爱恋缠绵,结婚初期的甜蜜,都曾让夏娟与伴侣形影相随。

但婚后不久,夏娟便显露出“依赖性”的弱点,她的成长环境让她成了一个生活在溺爱中的女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举手投足间没有任何生活技能。

当丈夫成为企业高管,夏娟更是紧随其后,无数电话缠绕丈夫,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工作。

夏娟的过度依赖和黏人最终使丈夫背离,外派海外期间,丈夫的心门向夏娟关闭,不久便传来了离婚的消息。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丧失婚姻的夏娟遭受重创,生活一度失去平衡,内心的不安让她陷入迷茫。

一个偶然的瞬间,夏娟从佛教视频中获得了启示,她开始理解自己的痛苦源自何处,认为自己的情欲未得到解脱。她明白了曾经的自我放纵只会带来心灵的伤痕。

此时,她的女儿正在高中三年级,虽然年幼,但深知母亲的苦楚,一直设法让母亲高兴。她日夜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给母亲带来安慰,减少她的烦恼。

然而,母亲并没有把女儿的努力放在心上,因为她时不时地上山修行,有时一去就是好长时间。

每次离家,她只是留下一些生活费用,女儿的所有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高三生活压力巨大,其他学生家长都在努力陪伴子女度过这段艰难时期,而她的母亲却没有。她不仅需要刻苦学习,还得挤出时间洗衣服。

渐渐地,母亲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尽管女儿能理解她的困境,但她自己同样需要关心与爱护。女儿知道,自己只能不断自立,但心里也累积了对母亲的不满。终于,高三结束了,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一所不错的大学,并满怀期待地迎接新生活。然而,一件事的发生,让母女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

2019年,女儿正在上大二。母亲已正式出家,庵里的日子比以前更长。女儿对父母的感情逐渐冷淡,每次见面都充满了冷漠与愤怒。

直到母亲夏娟接下来的举动,更是让母女两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她弃尘为尼,削发为僧,弃世俗,并将上海的房产卖掉,共计588万,全部捐赠,未留分文给双亲与女儿。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母亲的捐赠无附加,称之为裸捐。 她坚信自己所做无错,颇为满意。而这588万的壮举,也是为她积攒了不少善缘。 所谓的善缘,是指僧人的功业与德行,通常通过诵经、念佛、施舍、放生等积累福报,以求善果。

得知母亲的决定后,女儿十分愤怒,她质问母亲:“你把房子捐出去了,我住哪里?”

她完全没料到母亲会这么绝情。母亲回答:“你不是住校吗?”

女儿又疑惑地问:“你需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她不得不担心,如果母亲把所有的钱都捐出去,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将从何而来。她向母亲求情,希望母亲能为她考虑。

母亲的理由是,她需要钱确保自己能够永远留在山上修行。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慷慨捐赠,母子陌路

一般而言,个人财产应由自己决定如何处理,且这位出家女士的确是出于无私做了善事,本该得到赞誉与认可。 然而,她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

正因她的慷慨无私,女儿不得不依靠贷款完成学业,且将来要获取各类证书、筹办婚礼、购屋,因此对母亲此举极为反对。 甚至是充满怨恨。

值得注意的是,其父母的态度出奇地平和,认为她有权自行支配自己的财产。

对于女儿的不解和反对,她无奈地表示: “父母和孩子还在尘世中,怀疑和反感我对于卖房裸捐的做法,甚至有所气恼,我能理解。”

从她的话语中不难窥见,无论是激烈反对的女儿还是淡然处之的父母,对她的裸捐举动都有些微言。

年迈的父母可能是顾及颜面,未多说什么。中国的父母向来不求回报,因而她处分财产并无不妥。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年轻气盛的女儿却充满怨气,甚至断绝了与母亲的联系,自此,她没有再和女儿联系。

据她透露: 女儿始终不解她裸捐的行为,她出家后也陆续汇了一些钱给女儿,金额几千到万元不等,却未能平息女儿心中怨恨。

现如今,她已与女儿失去联系,因而回到上海,希望重寻女儿。

但当她再次回到女儿曾住的地方时,发现女儿早已搬走,毫无踪迹。

已然看破红尘的她不解,是否女儿是因赌气躲避她,还是母女间的相见时机未到。

在小编看来,前者可能性远大于后者。 正值大学年龄的女儿尚未能独立谋生,未来花钱之处必然增多。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本可由母亲轻松解决的经济问题,却因母亲全部捐款而变得困顿,这情境放之四海,皆令人难以接受。 所以,女儿满怀怨气,甚至刻意斩断与母亲的联系,也不难理解。

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位出家的母亲呢? 站在她出家的角度,裸捐588万非一般人所能为,她做到了。这份勇气和无私,确实令人钦佩。

你可以认为她是为了来生的福报,或是积累善缘,但她的这份勇气确实令人惊叹。 至少,为了那虚无的轮回,我自认难以做到。

然而,从她为人母的立场来看,她的行为并不尽如人意。或许她认为子女成年后即可放手,但实际往往并非如她所想那般乐观。

一位对佛学有研究的朋友告知我: 僧人讲究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首要的是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

该女士是否完成了父母之恩我并不知晓,但她无疑未尽到母亲的责任。一句“他们都看不透,不能理解我”无法消除这矛盾。

像名声显赫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尽管在世人眼中无情,抛妻弃子,对妻子雪子的泪眼挽留视若无睹,但他仍在入佛门前,托朋友将财产全部交予远方妻子,确保她生活无忧。

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出家的母亲本可将卖出的房产留出部分给女儿,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能保障她几年的生活无忧。 但她没有。 她追求“全部”,期盼功德“圆满”,却忘了自己的尘世因此变得“不圆满”。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然而,佛教理念似乎并未能完全拯救夏娟,她最终被自己的信仰所控制,一心想要摆脱现实的困扰,深陷于“戒欲”的陷阱之中,摒弃了正常的人性需求,以至于无法恢复到正常生活轨道。

不仅如此,公众对母亲的这种态度感到不满,认为她不负责任。然而,有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法律,母亲对已成年但还在上学的子女有扶养和扶助的义务。

尽管她为信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她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且她可能永远无法弥补孩子的心灵创伤。

正是因为这种“不圆满”,她遁入空门三年,依然无法放下执着,回到世俗寻找女儿。 不知当她寻回女儿时,她是否会有一丝悔意,或一丝领悟? 或许,答案仅她自知。

上海阿姨卖房子裸捐588万后出家,女儿无家可归,靠贷款上学

总结

夏娟裸捐行为,看似豁达,实则一并捐出了自己的责任与人伦。这并非大爱,而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若财产是捐助他人,为何不先帮助自己的亲人呢?对自己的女儿都无法施以援手,那么捐赠给其他受助者,也恐怕会让人感到愧疚,毕竟尘世中挣扎的亲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干女儿”骗走上海老人200万和两套房,诈死藏身国外时仍想骗保终落网
...却骗走了老两口200万元,还诱骗二人抵押两套房产,险些无家可归。骗局败露后她潜藏到老挝,又伪造了一份死亡证明,骗过了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使得相关案件调查一度停止。在诈死期间,她
2023-10-12 17:00:00
今年六月,求助人纪先生买下了一套位于宝山区的二手房,但是交房后没几天,一名男子突然带着人撬锁住进了纪先生的房子。真正的业主纪先生有家不能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六月初,纪先生在
2024-08-17 20:12:00
失独老夫妻上央视求助!两套房没了,钱没了,“干女儿”又“惨死”国外?
...衬衫走。 年迈的夫妻痛失爱女后被信任的人欺骗又即将无家可归周阿姨和老伴的遭遇让现场的律师们深深动情黄培明律师在节目中正式接受委托成为这两位老人的公益代理律师而案件之难让黄律
2024-02-27 09:32:00
...女她却骗走了老两口200万元还诱骗二人抵押两套房产险些无家可归骗局败露后她潜藏到老挝又伪造了一份死亡证明骗过了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使得相关案件调查一度停止最终屠某于2022年7月
2023-10-11 15:27:00
离婚20年,亲生儿子找上门来,说要给我养老,结果我却无家可归
我叫李芳,我和老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结婚后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十分强势,老公又是孝子,事情不论对错,都听婆婆的。有了孩子后,我选择了忍气吞声,只希望日子能好好过下去。然而在女儿八
2024-07-20 09:57:00
“你啥时搬走”亲家喧宾夺主,55岁大妈:房是我的,该搬的是你
...,可以成为女儿的后盾。她不会让女儿和外孙女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2024-01-07 13:39:00
72岁老母亲被查出患癌症后,儿女的行为让她心寒
...为养老做好准备。1、老人要有自己的“窝”,不要弄得无家可归杨阿姨如果没有卖掉房子,那她就有自己的“窝”,根本不需要回乡下去住。杨阿姨卖掉房子是为了支援儿子家,她还把养老钱也拿
2023-08-14 06:23:00
一定要牢记,养儿未必能防老,自己要做好防备
...你的家。徐阿姨卖掉自己的房,去支援儿子家,结果弄得无家可归了。老人要为自己安排好养老,要守住自己的房子,守住自己的存款。如果儿女孝顺,就不会觊觎你的这些财产;如果儿女不孝顺,
2023-08-14 12:51:00
18岁养女隐瞒养父母去认亲,现实很打脸,如今无家可归
...道该去哪里。亲生母亲不要她,养母也不接纳她,她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2024-03-24 11: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举行青年创客齐聚,让南京故事回响世界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以大报恩塔风铃为线索
2025-08-15 07:43:00
生死博弈 逆转危局:烟台山医疗集团高新区医院ICU成功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胶东在线8月13日讯(通讯员 郭健)近日,烟台山医疗集团高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成功将一名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2025-08-15 06:38:00
东南网福清8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小琴)近日,福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通知,对福清文光学校、福清文光小学、福清京师学校
2025-08-14 17:0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令茹 通讯员 夏天 周芳宇“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在外地生孩子的话怎么报销。我是咱济南的女职工,已经怀孕38周了
2025-08-14 17:01:00
聚焦长春农博会| 逛展会,怎么购票最方便?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将于8月15日至24日在长春农博园火热启幕。每年的“农博时间”都是一个超级火热的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逛展者不约而同的相聚长春农博园
2025-08-14 17:08:00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担忧“乳房不保”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团队“精准出击” 实现健康与美丽兼得
鲁网8月14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一想到切掉乳腺后,一侧乳房就没了,我心里实在接受不了!多亏遇到这么专业的医护团队
2025-08-14 17:09:00
济南福彩助力青年就业 让公益与梦想“双向奔赴”
又是一年毕业季,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00万人,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济南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一群年轻人却以独特的方式破局——他们脱下学士服
2025-08-14 17:09:00
美国“大而美”法案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且听英国气候专家一一道来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公正转型金融实验室主任尼克·罗宾斯、政策与传播主任鲍勃·沃德8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
2025-08-14 17:11:00
涉案7500万元 彩票店做起“神秘生意”
鲁网8月14日讯一家看似正常的彩票店,实际上是帮助他人利用信用卡进行非法套现的“据点”……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经过缜密侦查
2025-08-14 17:12:00
“法式”生活丨偷装监控“考核”新来的保姆?小心违法!
大河网讯近日,重庆一近千万粉丝网红自曝,家中监控拍到育儿嫂对婴儿动作粗鲁。据当事人描述,这段监控拍摄于凌晨2点左右。画面中
2025-08-14 17:26:00
中信银行威海文登支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通过银警联动、源头防控,成功堵截一起针对聋哑客户的电信诈骗,以实际行动筑牢反诈防线
2025-08-14 17:27:00
覆盖所有大班 莱西市学前教育免保教费细则公布
大众网记者 韩笑 青岛报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
2025-08-14 17:29:00
温馨巴士夏日暖心故事征集:用您镜头里的公交温度定格感动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通讯员 胡振 青岛报道当车轮碾过岛城晨昏的斑驳光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厢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人间最鲜活的温情剧场
2025-08-14 17:31:00
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快速响应+贴心护送 公交服务获乘客点赞
大众网记者 孙瀚 通讯员 马成杰 青岛报道8月10日14时30分,青岛城运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公交运营二分公司调度室电话急促响起
2025-08-14 17:31:00
沪指涨破3700点!
8月14日早盘,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报3690.88点
2025-08-14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