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7月15日讯(记者 郑泽之)7月15日上午,东港区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三夏生产”新闻发布会。东港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申永亮介绍今年东港区“三夏生产”有关情况,区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三级主任科员傅山,区农业农村局生产管理科科长牟磊善,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土肥和环保科科长许传宏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东港区坚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夏”生产,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召开了全区三夏生产工作会议专门安排部署“三夏”生产工作,明确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小麦及时收获、夏播种足种好、夏管科学到位。在“三夏”生产中,农业农村、发改、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气象、供销等各部门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推动“三夏”生产有力有序、圆满收官。全区累计投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类农业机械2.1万台(套),通过强化农机技术服务保障、优化跨区作业协同机制,精准调度作业机械资源。截至6月15日,全区小麦实现颗粒归仓,夏粮生产好于往年,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4124.71亩,增幅4.56%,理论测产单产每亩能达到459.7公斤,比去年增加16.49公斤,比去年增加4%,再次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截至6月28日,全区秋粮作物全部播种结束,实现适墒适期播种、苗齐苗全苗壮。
气象条件有利,夏粮实现颗粒归仓
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积温光照充足,墒情总体适宜,播种面积较上年稳中有增。年初以来,由于降雨及时,促进了小麦起身拔节、苗情转化升级,确保了小麦后期灌浆需求,奠定了丰产丰收基础。麦收期间,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农时不等人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夏收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三夏”机收工作方案》,加强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保障,组织农机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作业指导,落实落细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气象、应急等部门、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围绕作业保障、通行顺畅、预警预报、应急抢收等关键环节,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丰收到手。
夏播适期适墒,实现一播全苗
为确保秋粮稳产增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早谋划、早部署,科学应对极端天气风险,全力抓好夏播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东港区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结合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小麦收获面积及春播完成情况,进一步细化夏播任务,组织各地抢抓农时、应种尽种,全区实现夏播面积10.48万亩,其中玉米9万亩、水稻0.6万亩、大豆0.4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0.33万亩,力争秋粮面积只增不减。大力推广应用单粒精播等高性能播种机,全面落实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措施,实现玉米等主要秋粮作物适期播种、一播全苗。
夏管科学到位,实现精准精细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继续加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组织编印秋粮作物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意见,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防灾减灾等关键增产技术,推动单产水平不断提升,带动全区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持续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全面做好技术宣传和指导服务,促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建立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等部门高效联动机制,强化灾害天气预警预报,科学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备足农药物资,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应急防治、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当前,东港区秋粮已全面进入田管阶段。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以“时时抓紧、处处抓实”的责任感抓好秋粮生产,进一步细化落实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开展多形式的技术指导服务,全力以赴夺取秋粮及全年粮食丰收,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贡献东港力量。
责任编辑:张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5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