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香脆可口,入口即化,令人难忘!”贵阳市民张先生夹起一片方竹笋,由衷赞叹。在贵州箐柏山农业公司的推介会上,这道来自黔北桐梓深山的美味征服了所有在场者。
一口脆响,山野之鲜在舌尖绽放。推介会现场,方竹笋唱起了主角。厨师们用鲜笋做出凉菜、创意甜品,更将鲜嫩无渣、清香爽口的方竹笋融入清炖蹄花、排骨汤等佳肴。当汤底清澈、滋味浓郁的方竹笋汤品呈上,那鲜嫩多汁、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引来一片赞誉。
这口鲜源自何方?它生长在桐梓箐坝山、柏芷山区,海拔145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深处。这里年均温6.4-10.3℃,云雾缭绕,湿度高达90%。特殊的环境孕育出外形方正、肉质脆嫩、腹空小的方竹笋,入口无渣,鲜、甜、脆、嫩独树一帜。
方竹笋之味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走进山林,感受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而方竹笋,正以其独特的口感,向食客传递着“清欢”之味。
方竹形态特征是竹秆有四个棱角,呈方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竹笋方而厚,性硬脆,专蓄此笋,常食之,有延年益寿之功能”。
方竹笋,食之有助于人体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达到减肥、美容和防治肠胃及心血管疾病之特效。
位于黔北之地的桐梓有着高海拔、气温凉、高湿度的地理气候,成了全国仅有的几个方竹笋产地之一,品质纯净、肉厚鲜美、营养丰富的方竹笋有着“竹笋之冠”的美名,方竹笋也是桐梓的一张名片。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特产,也养了一方人。竹林是桐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食库,这里有被誉为“笋中之王”的方竹笋,一直以来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烹饪方法多种多样,炒、炖、红烧、凉拌皆可,一碗笋干鸡汤温润滋补,令你回味无穷。或是一盘清炒竹笋,爽爽脆脆,清新的山野之气瞬间把你裹挟。
竹笋虽小,其“鲜”却能与百味搭配,碰撞出美食的火花。竹笋炒肉、腊肉炒竹笋、竹笋香肠、酱爆竹笋、干锅竹笋鸡、花菇竹笋排骨汤、竹笋香菇粥……小小竹笋不仅造就了人间美味,更带来无限的味蕾想象。
而方竹笋炒肉更是当地一绝。
先准备好食材瘦肉或五花肉、鲜方竹笋,再放上糟辣椒、生姜、大蒜、白糖、鸡精等。
然后将瘦肉或五花肉切片,桐梓鲜方竹笋切成薄片,大蒜去头切片,生姜去皮切片。
热锅倒油,待食用油烧热冒烟后,分别倒入切好的肉片和焯好的桐梓鲜方竹笋,翻炒2分钟后捞出沥油。
再热锅倒油,待食用油烧热冒烟后,加入生姜片、大蒜片、糟辣椒、大蒜叶翻炒爆香,将沥过油的肉片和桐梓鲜方竹笋倒入锅中,大火爆炒,最后加入白糖和鸡精提味儿,嫩肉粉收汁,一道开胃下饭的“方竹笋炒肉片”就做成了。
不仅仅是一道菜,关于桐梓方竹笋的小吃也是广受全国消费者追捧。
方竹笋之源
桐梓大娄山深处,海拔145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里孕育的方竹笋,正被推向市场前沿。
在推介会的现场,箐柏山方竹笋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展台上,一盘盘刚从深山里运出的方竹笋,外形方正,带着山林的清冽气息。
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竹笋之冠’,独盛深秋,长在桐梓箐坝山、柏芷山的高山云雾里。” 现场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那片特殊水土的画面:年均温度不过6.4到10.3摄氏度,常年云雾缭绕,湿度高达90%。正是这独特的环境,才造就了它肉质脆嫩、腹空小、入口无渣的绝妙口感——鲜、甜、脆、嫩,独树一帜。
有嘉宾翻阅着资料说:“古籍里还记着它有延年益寿的效用,吸附油脂的特性也是天然的健康法宝。”
品尝区是最热闹的地方。厨师们忙个不停。这边是鲜笋做的凉拌小菜,清爽开胃;那边甚至还有方竹笋做的创意甜品,让人眼前一亮。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那几口热气腾腾的汤锅——清炖蹄花、排骨汤。用的是箐柏山方竹笋的核心产品:鲜嫩无渣,清香爽口。当汤品被端上桌,清澈的汤底飘着诱人的香气。
一位嘉宾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眼睛一亮:“嚯!这笋真嫩,入口就化了,鲜!”旁边的贵阳市民张先生连尝了几块,忍不住赞叹:“香脆可口,入口即化,这味道真难忘!”周围响起一片附和声,餐饮界的老板们围着展台,仔细询问着品质和货源,纷纷点头认可这方竹笋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
推介会效果实实在在,好几家企业当场就和贵州箐柏山农业公司签了合作意向,这深山里的珍馐,市场的大门又开宽了些。
这股走出深山的势头,背后是贵州省的大力推动。省里把竹子等特色林业纳入了重点发展的12个优势产业。贵州箐柏山农业公司就扎根在桐梓箐坝山、柏芷山——这可是全国方竹笋主产区的核心地带。他们下功夫,打通了从“原始森林生长、标准化加工、科学锁鲜到全国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公司负责人指着展板介绍:“我们现在管着2.6万亩天然方竹林,一年能出3000吨笋。目标就是让这大山里的好味道,直接上到全国老百姓的餐桌。”
方竹笋之梦
在推介会上,华家刚站在台前,背后是箐柏山茂密竹林的投影。他说话实在:“我们认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儿。”他掰着手指头,讲了公司的三个坚持:坚持原生态:“我们的笋,就长在箐柏山老林子里,海拔1450到2000米那块儿。那是全世界最早、最大、最好的野生方竹林,2万6千亩连成片。”
坚持零添加:“从山上挖下来,到分拣、加工、装袋,全按老法子来,靠人手挑。用自然法子锁住鲜劲儿,保证营养和口感。一点防腐剂、色素、化学添加剂都不加。”
坚持惠农利民:“我们年年大量收山上的野笋,解决了‘存不住、鲜不了’的老大难。现在,给山里头300多户乡亲开了条稳当的挣钱路子,帮他们增收。”
他拿起一包鲜笋,语气笃定:“我们就干一件事:把箐柏山这纯纯的‘山珍’,从大山里直接送到大伙儿桌上。”他补充道,“靠着技术帮忙,笋从挖下来到城里人吃上,48小时准到。皮薄肉厚、鲜嫩多汁那个劲儿,一点没跑。”
效果是实打实的。因为品质过硬,箐柏山方竹笋拿下了第四届竹博会金奖。现场有人指着展板上的合作名单说:“看,都卖进盒马、北京全聚德、希尔顿、醉贵州、醉苗侗这些好地方了,上百家呢!”这笋,真成了城里人饭桌上的新鲜货。
说到困难,华家刚也没回避,眉头微皱:“难处确实有。运出来路不好走,费劲。人工也贵,得给高工资才有人干。山里人采笋,还得看老天爷脸色。”
但他语气很快又坚定起来:“再难也得干!我们就想把这方竹笋,做成中国顶好的牌子。”他最后看着大家说,“我们心里装着个念想:让这深山里的好东西,走上全世界的饭桌。把咱贵州1700米高原上长的这个宝——箐柏山方竹笋,推到更多地方去。让这藏在大山里的宝贝,真变成乡亲们致富的‘金钥匙’,让更多人尝到这口山里的好味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邱胜
编辑 李洋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3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