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推翻元朝残暴统治,建立新的大明王朝,对于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来说,这样的历史功绩与成就,中国古代无人能及,但由于《明史》的复杂性,后世对朱元璋的认知存有一定争议,近一年来,笔者对明朝和朱元璋产生了浓厚兴趣,写下不下于50篇、近6万字的内容,当你越是走近一个人时,就越能够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眼里的朱元璋并非风光无限,而是一生都在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寻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人不愿意这样做,有人没能力这样做,有人想做、有能力做,最后却是寻而不得,想知道却搞不清自己来自哪里,这是何其痛苦,朱元璋就是如此。
《明史·太祖本纪》对于朱元璋出身的记载只有21个字:”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且不说句容、沛,朱元璋对其祖父朱初一的认识都只限于传说,就是那个关于”龙脉“的传说,很明显这是人为编造的故事,朱元璋心里当然清楚,但为了神话自己,同时图个心理安慰,就派太子朱标到泗州修建了祖陵,说是朱元璋高祖、曾祖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至于句容、沛,不仅现在很多人都还在认真考证,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没闲着,最后得出的结论毫无信息量,只说祖上是元朝”淘金户“,因不堪忍受苦役,屡次迁徙,朱元璋还曾考虑”攀附“历史名人当祖先,如宋代大儒朱熹等,最终还是理不出头绪,朱元璋的寻根之旅停留在了泗州,因为他自己清楚,兴师动众继续找下去,得来的只能是一个个的谎言,他那句”朕本淮西布衣“恐也是无奈。
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朱元璋一个都没能避免。
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出身,这是客观事实。朱元璋出生在元末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家庭,说是农民家庭,其实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土地,朱元璋父母靠给地主干活维持生计,与贫苦相比,病魔带给人的无助更加可怕,元末本就动荡不堪、自然灾害不断,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夺走了朱元璋父母的生命,大哥也未能幸免,那一年朱元璋16岁,虽算不上幼年,但同时失去双亲和兄长,这比幼年丧父更加痛苦。
没了生活支柱,朱家的兄弟姐妹只能各自谋生路,朱元璋去了皇觉寺、做了游方和尚,后来又参加了红巾军,在此之前,他的梦想只是每天能吃饱饭,参加红巾军,他不仅有了推翻元朝的远大理想,还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女人——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马氏出身高贵,因家庭变故,被父亲生前好友郭子兴收为义女,当郭子兴要把自己许配给朱元璋时,20岁的马氏欣然接受,这对朱元璋来说是莫大的恩惠,娶媳妇可是他日思夜想的一件美事,没想到马氏竟然不嫌弃自己,二人婚后感情日益加深,马氏不同于普通女子,她心地善良,而且很有见识,不仅曾经救下被郭天叙陷害的朱元璋,在朱元璋成为一军主帅后,还帮助照顾将士们家中的老人、妻幼,朱元璋之所以能收获军心,马氏功不可没。
朱元璋当上皇帝,马氏名正言顺成了皇后,马皇后凡事以身作则、勤俭持家,不仅亲自操持皇帝、皇子们的饮食,对后宫其他嫔妃,甚至宫女都倍加体恤,马皇后在洪武年间最大的作用是劝谏朱元璋,因为朱元璋执行刑罚过于严酷,很多人都是在马皇后的劝谏下得以活命,马皇后在临死前都在劝谏朱元璋求取贤能,对于马皇后的死,朱元璋伤痛欲绝,并且决定不再立皇后。
马皇后一生为朱元璋生了五个儿子(见于《明史》),分别是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朱元璋晚年接连遭受丧子之痛,而且是每三年死一个,先是太子朱标,1392年他奉朱元璋之命去西安考察迁都,回南京之后就一病不起,再是秦王朱樉,他是众藩王之首,1395年死在打仗归来的路上,最后是晋王朱棡,1398年出征回来后去世,在晋王朱棡去世的同一年,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在痛苦中撒手人寰。
朱元璋也许不是个好人,但他绝对是位好皇帝,说他不是好人,那是因为他杀戮太重,说他是位好皇帝,那是因为他爱民如子,朱元璋其实每天都处在“做好人还是做好皇帝”这个痛苦的选择中。
朱元璋的杀戮集中体现在明初四大案,先是“空印案”,因为地方官员使用提前盖好官印的空白文书,朱元璋下令将全国各地数万守令主印者全部处死;再是“胡惟庸案”,因中书省丞相胡惟庸遍植朋党、打击异己、独断专行,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胡惟庸九族,受到牵连者又是数万;第三件是"郭桓案",因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利用职权,勾结各地方官员巧立名目征税,中饱私囊,朱元璋下又令将数万涉案人员处死;最后一件是“蓝玉案”,因蓝玉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朱元璋下令将其党羽一万多人杀死。
“空印案”和"郭桓案"属于经济案件,是一些人为了谋私,损害到了朝廷和老百姓的利益,涉案人员理应受到惩罚,可能有个别人有冤屈,或者受罚过重,在“漏”和“全”的选择中,朱元璋依然选择后者。
“胡蓝案”其实也是朱元璋不得已的选择,尤其是太子朱标死亡之后,在纵容开国功臣和保证江山稳固之间,朱元璋选择了后者,而且两案中受到牵连之人,也都确实犯了或大或小的错误,早在参加起义军之事,朱元璋就有言在先:“金樽同汝饮,白刃不相饶”,哪怕是当年和自己一起浴血奋战的兄弟。
朱元璋重视教育,洪武年间只要是考上秀才,以后继续读书的所有费用都由朝廷承担,包括衣食住行,有人还可以改变自己的“户籍”,比如有人是“军户”,读书读得好就可以改变世代参军的命运,朱元璋如此重视教育,为的是给国家培养人才,由于明朝吏治太过苛刻,有些文人不愿当官,朱元璋甚至不惜将他们处死,在培养人才和利用他们治理天下的选择中,朱元璋还是选择后者。
为了维护明朝百姓的利益,朱元璋亲自编制了《大诰》,这本书几乎就是针对官员和地方豪强,被称为“法外之法”,为了保证子明朝百姓不受冤屈,朱元璋按照州府县衙的模式,在皇宫外设立了一面“登闻鼓”,所有人都可以去敲,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在官与民的选择上,朱元璋还是选择后者。
朱元璋一生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迁都,这么一个看似很简单、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朱元璋至死都没能实现,只能将这个理想带入黄土,寄希望于后人。
朱元璋把建都南京当做权宜之计,自古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这让他心中不安,再从全国战略高度看,南京地处江南,对把控全国局势不利,朱元璋考虑过迁都北京,但明朝建立之初,北方尚未安定,尤其是明初有北伐失利的教训,加上大臣对迁都的反对,所以朱元璋只能让四子朱棣暂时镇守北京,等北方局势稳定再作考虑。
在朱元璋心目中,其实最佳建都之选是凤阳,因为这里是他的“龙兴之地”,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着手凤阳都城的建设,命李善长担任总负责,并且从全国各地召集了近百万工匠,经过6年多的建设,“中都”初具规模,但朱元璋突然下令终止了此项工程。主要还是因为“淮西勋贵”集团的影响,他发现淮西子弟们在家乡的势力和威望不逊于自己,这是对他地位的威胁。
朱元璋还考虑过定都西安,因为这里地处全国中心,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又有一千多年的建都史,中国历史上的“强汉盛唐”都在此建都,当年听取朱升"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已经开始在西安大规模建造城墙,并且留下了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
关于迁都西安一事,朱元璋还让太子朱标亲自前往考察,但南京到西安路途遥远,太子朱标因往返劳累过度,回到南京后就得了重病,终因不治身亡,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就是太子朱标之死,后来他把太子之死归咎与自己屡次考虑迁都,而且在神佛面前痛哭自责,立誓不再提迁都之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