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签订的初衷是对各群体以及个人在非遗生产保护方面做出的共同努力,让其在传承和再创作中持续发挥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贡献。”7月12日,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举行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文化工作坊上,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邢荣发说。

邢荣发介绍,自从2006年澳门有8项国家级非遗被列入非遗名录以来,澳门的非遗保护工作逐步展开;2014年,澳门实施了《文化遗产保护法》,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截至目前,澳门已拥有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虽然传承人数量有限,但非遗项目已经成为澳门在旅游方面的重要魅力所在。

“非遗项目丰富了澳门全年连续性的各种节庆活动、文化展演和独特美食文化,澳门旅游城市呈现欢乐热闹的气氛,再加上澳门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来澳门的旅客可以更多领略到澳门的独特城市魅力。”邢荣发说,2022年澳门还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了非遗项目清单和新增除名的机制,明确了保护单位与传承人的义务。
在邢荣发看来,非遗传承的未来在于创新发展与可持续性,需要结合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载体,赋予非遗项目新的生命。谈到澳门非遗项目的具体创新实践时,他举例说明了粤剧、凉茶等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同时,邢荣发也对黔东南州的非遗创新发展表示了赞赏,尤其是贵州“村超”将苗族、侗族文化与足球比赛相结合的创意,他认为这是非遗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针对黔东南州非遗的未来发展,邢荣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方面要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确保他们能够安心传承技艺;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非遗产品,将其融入现代生活,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此外,他还建议黔东南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游客体验,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通过非遗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针对黔东南州的历史建筑保护,邢荣发表示,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应采取法律形式加以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仿古建设。同时,应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旅游教育,确保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到传承。
据了解,作为2025年“艺海流金·多彩贵州”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的子活动,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支持,为促进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深入交流合作,共谱文旅协同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陈江南
编辑/吴蔚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