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报网讯(记者姜静实习生钱逸霖)11月4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计划工作室师生团队,来到溧水区石湫中学七(3)班,通过媒介素养课、设计媒介素养公约海报等形式,与该班同学在课堂思辨、协作创作与深度交流中筑牢数字时代的成长防线。
“同学们平时刷短视频时,会不会被‘标题党’吸引?其实辨别这类信息有个小技巧——看看有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再去权威平台交叉验证。”活动伊始,媒介素养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陈弈菲提出的问题瞬间抓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她通过一个个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案例,从“媒介是什么”到“理智驭数码”,再到“责任与边界”,层层递进,让学生们快速掌握信息辨识核心能力。
在大学生与中学生共同创作媒介素养公约海报环节,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设想。“可以加一条‘不转没来源的信息’,这是谣言传播的主要原因!”“还要提醒大家控制上网时间,我觉得画几个感叹号很直观。”在他们的笔下,“不传谣、不网暴、守边界”这些抽象的原则,化作了五彩斑斓的图画和朗朗上口的守则。
“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更真切感受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也明确了大学生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中应发挥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刘杨说。
从课堂思辨到实践创作,从知识传递到信念凝聚,此次媒介素养提升行动以“大中小贯通”的创新形式,为青少年数字文明教育提供了生动范本。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计划工作室指导老师李欢欢说,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设计更精准的教学内容,同时扩大公益活动范围,让媒介素养教育覆盖更多中小学。此外,工作室还计划与更多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课后实践打卡”“线上答疑”等形式,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常态化,联动更多学校与媒体机构,通过更多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活动形式,让媒介素养成为每一位青少年的“必修课”,助力他们在数字浪潮中明辨方向、坚守边界,成长为兼具责任担当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数字文明建设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