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移民村的幸福生活(■身边人身边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9 15: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移民村的幸福生活(■身边人身边事)

沧荣移民村远眺

移民村的幸福生活(■身边人身边事)

整洁宽敞的移民村大道

本报特约撰稿人赵仁贤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越搬越富。别看我们这里是山洼洼,但家家户户吃穿不愁,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感谢共产党,感谢移民局。”仲夏时节,在隆阳区潞江镇坝湾村沧荣小组,小组长包明先兴奋地对从北京前来做社会调查的几个大学生说。

沧荣位于潞江镇坝湾村,是坝湾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由杭瑞高速潞江收费站下,沿六曼公路往怒江方向继续行驶10多分钟,即可进入这个在潞江集镇靠公路左侧的第一个村子。

进入沧荣,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气却不失精美瓦蓝色一间二柱石牌坊,牌坊中央嵌有“和谐沧荣”四字。同行人告诉笔者,这个村子是2008年建小湾水电站时,从3个乡镇多个村民小组搬迁到这里的。前后分四个批次,累计搬迁了113户528人,掺杂了汉、彝、白、傈僳、景颇、傣等多个民族,取名为“和谐沧荣”。

如今的沧荣一派欣欣向荣。村里全是一排排外形统一、规划有序的小洋楼。问及今日移民的感受,从水寨乡搬迁过来的一位大叔感慨道:“当初政府动员我们从老家搬迁出来,死活不肯搬,为了这个事情,那段时间我是寝食难安啊!不仅跟前来做工作的政府人员大打出手,还差点患上了焦虑症。现在你看,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沧荣移民村内,几乎每家每户大门口都有一辆小汽车,甚至有的人家还有两三辆。村民刘军告诉笔者,这种现象很正常,在搬迁至此的113户人家中,已经有60多户人家有了10万元以上的小汽车,最差的也是一辆农用三轮,还有一户人家什么都没有,那是因为娃娃在上大学,家里没人会驾驶。

刘军今年38岁,一眼看上去就是个实在人,他是从瓦窑镇坡脚村搬迁过来的。他说:“从老家搬过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己的受益增多了,姑且不说每人每年600元的生活补助,就拿产业这一块来讲,来到这里我办了个养猪场,去年出栏肥猪200多头,纯收入达到了70多万元,还有潞江坝的气候种啥有啥,现在种了2.5亩的火龙果,哪怕价格再低,每年也有一两万元的收入,还有9亩芒果,每年保底也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另一方面就是交通,客运站就在村门口,外出的时候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学校也在集镇上,从家到学校也是一眨眼的功夫,菜市场、卫生院样样方便,总体来说搬迁过来可以用百利无一害来概括。”

村民刘玉花也是从瓦窑镇搬过来的,今年41岁。她利用自家临街的优势,开了个小餐馆,他们家的特色是手撕鸡。她之前跟丈夫是靠打零工过日子的,生活算不上苦楚,但也没现在这样安逸,现在仅她的这个餐馆每年就能赚个五六万元,还有火龙果和芒果等种植收入每年保底也有三四万元,比起村里很多农户算不上富裕,但至少比之前要好很多。

小组长包明先说:“在我们沧荣,年收入10多万元根本不算什么!年收入四五十万元以上的大有人在。”据介绍,在113户移民中,养猪大户有18户,现在又有3户正在搭建圈舍;养牛大户有5户;养羊大户2户;还有不计其数的芒果、火龙果、蔬菜种植大户。

包明先感慨:“要不是因为修建小湾水电站把我们搬迁到这里来,有的人一辈子都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据了解,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在移民的后期扶持过程中,国家不仅给移民们做了种植培训、养殖培训,还为他们带去了数以千万计的项目扶持,农户种植火龙果,每亩每年有400元的补助 就拿集体经济来讲,现在沧荣村建成了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一个、占地面积20亩的水果交易市场一个、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水果仓库一个,就以上三项村里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就达到了12万元,还有在建的800多平方米的集体商铺,一经建成,沧荣村的集体经济将年超30万元。

夜幕降临,炎热退去,坐在小组活动室外的芒果树下,广场上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不时飘来阵阵芒果熟透的香甜——那是移民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幸福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17: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转变,提高了移民收入、夯实了集体经济基础、加强了移民村后续发展力量,大幅提升了移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去年,宝丰县移民安置服务中心积极向省水利厅移民安置处申请,对宝丰县南
2023-02-02 03:13:00
家常面点培训“擀”出幸福味
...顿饭做好,也能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臊子面香飘移民村 3月27日清早,华阴市华西镇友谊村大礼堂人头攒动,大家有序排队登记,等待第二场面点培训——岐山臊子面的技能培训。
2024-04-04 00:40:00
“大国重器”三峡描绘长江新画卷
...庆长假客房早早订满,非常火爆。”陈家湾村是三峡库区移民村,也是王昭君的故里。2015年,兴山县投入三峡后续项目资金2200多万元在陈家湾村打造“昭君别院”,保留住了历史底蕴和
2024-11-01 19:06: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绿波荡漾,稻香四溢,走进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墓田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据悉,该村通过水库移民项目后期扶持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现在水塘
2024-09-18 20:27:00
...年来,东营市利津县充分发挥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与“美丽移民村”建设试点政策的叠加优势,实施“美丽移民村”建设项目,累计筹集移民扶持资金346万元,全方位改造村内设施。新铺设村内沥
2022-12-20 11:55:00
龙昌移民村“移”出幸福新生活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龙昌移民村新貌。∗通讯员 杨 波 文/图∗位于芒市风平镇320国道旁的龙昌移民村是全州乃至全国最大的阿昌族自然村,同时也是芒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该村
2023-04-23 10:33:00
化念镇移民群众“移”出幸福新生活
...晓君)十年岁月过,旧貌换新颜。十年来,峨山县化念镇移民村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不断拓展增收门路,让移民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走进党宽社区清源
2024-01-08 01:03:00
湖南中方县:移民后扶发力 “移民村”变“幸福村”
...断推进落实库区项目建设,改善库区移民居住环境,把“移民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幸福村”。仲夏时间,走进中方县中方镇牌楼村,整洁的乡间小道,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
2024-07-04 16:51:00
化念平乐移民新村“移”出幸福新生活
...兴战略有机结合,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加大对移民村的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把一个个移民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幸福村。
2023-12-25 00: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科技服务业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备受关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
2025-10-15 10:44:00
“场外预制好管线,现场拼一拼就成,既安全又省事!”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王岗采油管理区通10注采站员工,在王140区块三相分离器连流程施工现场
2025-10-15 10:44:0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因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罚款3万元
2025-10-15 10:45:00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成功举办
10 月14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
2025-10-15 10:47:00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技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8:00
南昌至抚州开通2条“站点巴士”线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3日,记者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昌福线唐村线路所施工至2026年1月26日
2025-10-15 07:04:00
问政快报(2025.10.1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3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47条,其中,南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15 07:04:00
南昌跻身增长最快10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0-15 07:04:00
“滴——”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通过5G车载终端,实时接收着智能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地下几百米的煤矿矿井,缘于AI视频分析系统
2025-10-15 07: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
2025-10-14 19:15: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潍坊青州:“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助力秋收“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通讯员 郑秀宝“这阵子一直下雨,道路泥泞,山坡上的蜜桃摘下来却运不出来,多亏了镇上的无人机
2025-10-15 01:05:00
打通“堵点”筑牢“防线”,潍坊消防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续秋雨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秋粮保收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025-10-15 01:05:00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丨唐山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
2025年度唐山市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摄河北新闻网10月14日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今天下午
2025-10-14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