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潞城区“一免五增”为有机旱作插上科技翅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0 00: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春末夏初,万物茂盛。在潞城区辛安泉镇石梁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大型农机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田间地头“科技范”十足。

这些农机是该村农业种植大户程嫘今年刚刚引进的新设备,采用的是“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集耕作、施肥、播种、打药于一体。一台机器一次作业相当于过去三台机器同时作业,有效简化农业生产流程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绿元合农业种植托管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嫘介绍:“目前我们托管了上千亩地,今年与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农科院)合作,引进了几台机器,有效降低了成本,之前旋地、播种每亩要90元,使用一体机后只要60元。农科院的机器采用的是探墒沟播技术,保苗率和出苗率老百姓都非常认可。”

“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是省农业农村厅主推技术之一,由山西农业大学研发,主要解决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中出苗难、秸秆还田成本高、机械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可以实现“一免”:免深翻旋耕整地,“五增”:增加秸秆归垄覆盖,增加探墒沟播深度,增加10%种植密度,增加有机菌肥同播,增加中耕追肥培土。

今年,潞城区大力引进“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各种智能化农机具、生产新技术大显身手,全力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潞城区结合自身的气候、土壤条件,不断探索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实现良种配良方,在2024年度有机旱作农业玉米单产提升项目中主推该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副所长张东旭介绍,使用新机器、新技术后,每亩节约成本120元-150元;同时通过探墒沟播,能把种子放在湿土上,出苗率能增加10%左右,达到90%以上;此外,新技术还有抗倒伏、增产量的作用。

在农业项目建设方面,潞城区以生产标准化、生态优良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在辛安泉镇建设有机旱作玉米生产基地和黄牛蹄乡建设高粱生产基地。同时将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升作业服务质量,切实将农业新技术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潞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全区实施25000亩有机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通过两项技术的推广,使项目区亩均增产100公斤-200公斤,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焦亚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本报讯 记者牛惠报道:8月10日,潞城区举办谷子飞防植保培训,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研讨谷子飞防植保技术,助农稳产增
2023-08-13 02:25:00
长治潞城区:致富路上“葱”满希望
...成为田间地头里万亩大葱中的小小一员。连日来,长治市潞城区各乡镇街道抢抓农时,积极开展农作物种植,潞华街道中村的村民们也不例外。提起中村的潞城大葱,盛名远扬,万亩大葱更是备受瞩
2023-05-28 17:24:00
潞城区:田间地头“闹春”忙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春耕备耕时节,行走在潞城的乡镇村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翻耕破土、铺膜保墒……在大地上描绘着一幅幅“春日好风光,
2024-04-01 07:01:00
零的突破!潞城诞生全区首家“江苏独角兽”
...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常州经开区共9家企业入选。其中,潞城街道分别入选省独角兽企业1家、省潜在独角兽3家,省瞪羚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大于10亿美元、
2024-09-27 09:20:00
谷子不减产  多收一季粮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潞城区通过技术改良引进冬播谷种植模式——谷子不减产 多收一季粮炎夏登场,农事渐忙。往年这个时候,春天下种的谷子刚长出嫩芽。但如今,潞城区潞华街道的田野里,技术改
2023-06-12 02:14:00
因地制宜谋产业 突出特色促发展 绘就产业兴百姓富和美乡村实景图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陈耳东在潞城区调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时强调因地制宜谋产业 突出特色促发展 绘就产业兴百姓富和美乡村实景图本报讯 记者刘晓荣报道:4月19日,市委书记陈耳东
2024-04-20 01:17:00
潞城区壶关县成功入选
...自:长治日报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发布——潞城区壶关县成功入选本报讯 记者牛惠报道: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我市潞城区、壶关县顺利通过考
2023-10-12 02:49:00
...通讯员杨婷报道:近日,长治市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赴潞城区开展采风活动。采风团成员走进潞城,重温抗战历史,激发创作灵感,让潞城的人文历史在笔下精彩呈现。采风团成员首先来到神头岭
2023-12-02 02:25:00
...货16万元,签约订单1730.17万元......一连串的数据,串起了潞城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足迹。今年以来,长治市潞城区坚持在建强战斗堡垒上
2022-12-31 15: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权威推荐:草本精萃护肝新势力!肝益莱成囤货必选
2025年,中国护肝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30亿元大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简单补充,而是转向更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持久效果的选择
2025-09-22 10:26:00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