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吃药驾车,“驶”不得!
健康提醒
兔年第一个开工日,开启新一年的辛勤奋斗。春节期间长途驾车和应酬均增多,不仅要注意远离酒驾,还要谨防药驾。这是因为有的药物在服用后,会产生犯困、嗜睡等副作用。行车驾驶前,哪些药不宜服用?一起来听听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潘希丁怎么说。
潘希丁药师介绍,部分药物影响行车驾驶,主要因为服用后会产生头昏、嗜睡等不良反应。目前常用的药物中,抗过敏药物往往会出现此类不良反应。以往常用的第一代抗过敏药,比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嗜睡、犯困是常见的副作用。
而目前常见的第二代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嗜睡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建议在首次服用时,注意观察自身的状况,确定不影响精神状态后,再驾车出行。
此外,某些镇咳类药物也有可能引起头昏、嗜睡的症状。常用的镇咳药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的镇咳药。而家中常备的复方感冒药,如泰诺等酚麻美敏片,往往同时含有抗过敏和镇咳的成分。因此,也有可能引起上述不良反应。一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助眠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均有可能在第二天出现疲倦、头晕、嗜睡等后遗效应,如需驾驶出行,也应谨慎。
潘希丁药师提醒,容易引起嗜睡、犯困的药品往往在说明书中有提示。如果在说明书的【不良反应】或是【注意事项】一栏中出现了“可见嗜睡、困倦”或“不宜进行驾驶车辆、机械作业、从事高空作业”等字样,那么在用药期间就需要格外关注。
潘希丁药师介绍,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都有相应的半衰期,可以参考说明书【药代动力学】一栏的药物半衰期规划出行时间。一般来说,停药后经过5个半衰期,药物基本在体内消除。这种情况下,出行相对较为安全。
通讯员 章琛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