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端信兖州”建设,培育健康生活方式,使“讲端信、重美德”成为广大市民的追求,营造了道德新风尚。在济宁市兖州区东苑社区“幸福食堂”,当地艺术团“兖曲社”正在为老人们表演相声、快书等传统曲目,台下老人听得津津有味。据了解,该艺术团14名演员几乎每周日上午都会轮流到各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人们义务演出。
兖州区曲艺家协会主席颜宁介绍说:“把咱们社区里的家长里短、好婆婆、好儿媳、好家风,编成相声、山东快书等。再传播给宣讲给表演给广大的观众朋友们,让他们在这个吃饭的同时享受艺术的快乐。”社区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从这里吃着饭看节目,一天都开心。”兖州区还充分挖掘深厚的优秀文化、历史传说和故事,并整理成宣讲教材,通过119名“乡音宣讲员”,利用“蒲公英夜堂”,下沉到322个文明实践所,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群众心灵,厚植“端信”沃土,以此夯实兖州打造诚信美德之城的基础性工作。兖州区新兖镇牛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管员郭苓说:“牛运震是兖州区一名有代表性的清官循吏,他的为官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牛楼人。我们会在牛运震事迹展览中心定期开展各种宣讲活动,从而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家风家训,以家庭小文明推动社会大文明。”
王怀银是小孟镇民间艺人,也是“3+N”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晚饭后,他常常带着村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村风村貌、好人故事编成快板、三句半等曲艺节目,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带动群众提升文明素质。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兖州区也涌现出一大批“中国好人”、省市级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兖州人”。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李鸿飞介绍:“我们坚持把“端信、尚贤、兼容、乐善”的文化品格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动员3635支志愿服务队伍和11.6万名志愿者投入到文明实践,培育“爱心来敲门”“美德善邻”“三人三扶三到位”等30个品牌,实施295个志愿服务项目,全力打造端信美德之城。”兖州区立足孝、爱、帮、真、准“五字”,做活“五为”服务,实施了“三人三扶三到位”“爱心来敲门”等28个项目,开办了27家“幸福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坚持办好“雏鹰课堂”“端信书屋”“希望小屋”等10多个传统项目,动员社会各界帮就业、帮学业、帮残疾等,针对家庭矛盾、子女教育等问题成立10多个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区推广“诚信+服务”积分制超市,志愿者既是服务者,也是共享者,广大群众在学习、服务、共享、休闲中坚守着诚信、培养着美德。
李鸿飞还给记者谈起今后的工作计划:下一步将借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势,在提升志愿服务效能上做文章,在培育品牌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求突破,把建设诚信美德之城融入文化“两创”,推动端信兖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1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