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依托“总台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智库”,开展IP融合创新案例研究、开发、交流和推广服务。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指导下,案例中心持续对IP融合创新优秀实践进行跟踪,旨在推动总台优质节目融合创新,打造全媒体品牌集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于2023年1月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本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六集分别为:《让长征文物活起来》《跨越时空的承诺》《一条绿色生态廊道》《奇迹在万里征程闪耀》《红飘带上的诗与远方》《长征让世界读懂中国》。该片对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广大群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与以往反映长征题材的纪录片不同,本片以反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切入点,从新时代的高度讲解长征历史,讲好长征故事和当下故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红军长征途经15个省(区、市),沿线留存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教育价值。本片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等工程的要求,反映公园建设的进程,展现长征精神。
本片分为六集,每集50分钟。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摄制组派出外拍团队近60人分六个组到各地拍摄,外拍总素材超过400小时,完成片自拍量比例达70%。摄制组跋涉15个省(区、市),111个市县,总行程45210公里。
本片以长征文化与长征文物为载体,以反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呈现了长征历程和长征精神。本片有如下几个创作和传播特质,值得相关主题和类型的主旋律作品在创作时参考。
在媒介融合时代,“内容为王”和“平台为王”的理念几乎同等重要。一部作品只有“内容优质”+“多平台精准融合传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环节都不能缺失。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将作品创作出来的同时,将物料提供给各类融媒体平台,并根据各类平台的传播数据及时调整传播策略,通过收集反馈数据及时总结经验,这对创制团队来说要求极高。
《长征之歌》的突出特点之一,便是非常重视融合创新产品制作和融合传播。例如,《长征之歌》提前制作了多种不同版本的宣推片,供不同融媒体平台发布,包括三版总宣传片,每版含15秒和30秒两个时长版本,共计六条;在六集作品中每集又精编出一条三分钟精华片,浓缩集合了节目的核心内容、精彩画面等精华,让网络用户通过三分钟了解正片内容,并力求向电视端大屏节目导流。
再如,在《长征之歌》的摄制过程中,因正片篇幅有限,有大量好故事、好素材未能采用。主创人员将这些更具生活化、日常化、情境化的素材运用于短视频创作中,形成对这些素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的系列短视频;此外,正片中的一些好故事在后续传播的短视频中也进行了延伸。这些系列短视频在全网投放,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红军长征途经15个省(区、市),沿线留存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而本片聚焦这些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这是该片区别于以往同题材作品的创新之处。
《长征之歌》在文物和文化的呈现上,大到对遵义会议纪念馆数字化保护工程、泸定桥铁链制作技艺传承等的展示,小到对红军门板、红军传单、红军标语、红军党员登记表、红军报名时丈量身高的标线等具体文物的深描,形成了层次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叙事矩阵。
《长征之歌》多次提到,需要通过数字化保护、创新性保护,以适合青年人观看观展习惯的方式向青年人传播红军精神,这无论从本片的教育意义,还是整个红军文化的传播意义上讲,都是难能可贵的。长征精神只有在青年人群中得以有效传播(包括在网络空间),才能更好地代代传递。
《长征之歌》在叙事上重视故事表达,一个个有细节、有温度、有感情的人物故事,背后呈现的是理论的逻辑力量。该片展示了陈云首次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的珍贵文献;讲述了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保安拍摄的照片,使毛主席和中国红军的形象第一次向世界亮相;呈现了美籍医学博士乔治·海德姆见证了人民军队风貌和发展,成为坚定的革命者等故事。《长征之歌》摄制组共拍摄84个人物故事、历史故事,采访人数达217人。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该片使用了33位老红军口述历史资料,摄制组又抢救式采访到六位参加过长征的百岁老人。通过老红军的记忆和讲述呈现长征精神,本身就是珍贵史料,同时这种亲历者的故事讲述,更容易唤起观众的情绪。片中出现的老红军大多是百岁左右的老人,即便他们没有过多语言表达,仅凭举手投足便足够打动人心,让观众感受到岁月冲击与长征精神的延续。
节目组将不少红军口述的内容创作成短视频,结合特别制作的《长征老红军口述历史》系列短视频,在节目播出期间进行集中投放,让当代青年走近红军历史,感受长征精神的生生不息。
此外,红军遗骸打捞工作的段落,很好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经考古判断,遗骸多是15-25岁的青年红军,他们将青春奉献给革命事业,烈士遗骸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在《长征之歌》的叙事之中,视觉奇观的运用不仅是吸引观众观看的重要手段,更以生动和感性的方式让观众赞叹长征精神,并通过新旧对比展示长征给后人带来的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国天眼、赤水河红军大桥、乌东德水电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拉滩光伏电站,这些科技史上的奇迹,体现着长征的创新精神。而长征的途径地金沙江跨越峡谷的溜索、阿土列尔村几乎90度的天梯、阿布洛哈村悬崖山顶的村庄,都从曾经的生存困境走向稳步发展,如今交通便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泸定桥、夹金山的今昔对比,也让观众看到长征精神对后世的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馈赠。
此外,还需要提及的是,《长征之歌》较好地通过呈现普通人对长征的各种形式的纪念和学习,表现了长征精神融入当代生活。例如,大量的青年人通过新媒体观看长征历史展览,普通人相约重走长征之路,小学生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安静聆听,中外游客和摄影家在长征路上的拍摄,中小学生学习红军故事篇章的课堂等。长征精神已浸润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其在当代的感召力。同时,《长征之歌》还使用了翔实的数据作为论点支撑,让作品叙事更为客观。
总之,融合传播创新无论是以文化和文物为线索的主题创新,还是故事化、奇观化、情感化、日常化、数据化的叙事创新,都为相关主题性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红色革命奋斗精神的当代视听化传播,也是当代中国传媒艺术人的时代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