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此心安处是我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15 09:00:00 来源:杭州网

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此心安处是我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居民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未来之城。这里有很多的回迁居民。他们的生活现在怎么样,老人过得是否舒心,孩子的教育是否有保障?而对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来说,有很多的外来务工者。他们能否留得下,住得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首先到雄安新区看一看。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的李敬和一家正忙着团聚。

李敬和一家原来住在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的西李家营村,2020年前后,雄安新区建设提速,李敬和的老家被划为建设起步区。老家被拆迁后,他们搬到了现在所在的回迁安置小区。

跟以前村里相比,安置社区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雄安新区的建设既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智慧新城,也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对于李敬和来说,2023年还有一件特别难忘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家做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总书记一直挂念着回迁群众的生活,2023年5月,在雄安新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总书记的嘱托充满暖意,也饱含深情。

李敬和的岳母今年63岁,自从搬进回迁安置小区,生活闲适,看病有医保,每月还有一千多元的养老金。

平时早晚餐跟女儿女婿在家吃,中午上社区食堂吃饭,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办卡还享受折扣。

环境优美,基本生活也有保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离开了原来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进入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

社区通过大走访,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以后,经常组织活动,现如今又新建了养老驿站,回迁两年,老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社区养老生活。

对于绝大部分回迁安置居民来说,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住得稳、过得安,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是关键。李敬和妻子的姐姐邢云一家也是回迁安置户,搬到雄安新区后,孩子的教育让她省了不少心。原来每天接送四趟,现在家对门就是学校,很方便。

不仅养老、教育等民生问题有保障,如今在雄安新区,有一个以“分钟”为单位的步行生活圈,公园、超市、学校、卫生服务站、展览馆、养老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居民“衣食住行、文体教卫”等日常所需。

在整个雄安新区,像李敬和这样的家庭有成千上万户,自2021年以来,来自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12万群众陆续回迁。雄安新区不仅建设了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区,同时也把“一老一小”作为重点服务方向,为回迁安置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另外针对很多有就业意愿的回迁居民,雄安新区还会通过社区邻里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向居民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

在城市中,除了像回迁安置居民这样的本地人,还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不仅为梦想拼搏,也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城市的万家灯火中,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一盏灯。

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像安保、餐饮服务、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往往面临着住宿条件不佳的窘境。近年来,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

2023年11月,张颂蔚成为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第一批住客,刚住进去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了上海考察。总书记亲切地和他们握手交谈,让上海安保从业人员张颂蔚从内心更感受到了家长一般的温暖与关怀,也更坚定了他为上海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说,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为很多大城市的建设者、贡献者解决了最发愁的问题。

纵波是一位来自安徽宿州的外卖骑手,对于他来说,来上海的这几年,做骑手风里来雨里去,也没觉得多苦,最让他们发愁的是住的问题。城市空间寸土寸金,在租金预算不高的情况下,很多一线务工人员要么在市中心合租一套小房子,要么延长通勤时间,在郊区或城中村租农民自建房。加之近几年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合适的房源更加稀缺。

保障性租赁住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搬进来之后,纵波觉得这种改善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不仅房租能承受,还有管家式的服务,房间内水电或者家用电器损坏,管家还会及时来维修。据了解,像这样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分布在上海全市各区,目前上海已筹措首批床位1.1万个,床位月租金在500—1000元,目前已全部投入供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5 1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焦点访谈·跟着总书记上两会丨全国一盘棋 代表委员热议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再次对区域协调发
2025-03-10 10:32:00
焦点访谈丨少先队这所“大学校”有哪些蜕变?
2025年5月27日至28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
2025-05-29 11:18:00
焦点访谈:总书记的牵挂 山村变 天地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总书记的牵挂”。今天我们去探访的是甘肃深山沟壑里的两个小村庄。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
2023-01-27 17:40:00
央媒看太原聚焦2025全国两会3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栏目“跟着总书记上两会”专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倾听代表委员怎么说。其中,来自太原的全国人大代表杨蓉谈
2025-03-10 06:51:00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对民生的关切,深深嵌印在总书记的足迹里。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2025-02-02 12:10:00
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古街古瓷日日新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过年了,到老街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历史与传承,也别有一番风韵。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2024-02-14 12:40:00
焦点访谈丨牢记总书记嘱托 人财两旺心气顺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不仅要把农民的收入提上去,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也要让农民的日常生活过得舒心顺心
2024-02-15 20:42:0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区域经济新格局”系列节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区域发展新形势,着眼全国“一盘棋”,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经略发展大格局——
2024-06-24 10:09:00
...有雨是常态,无惧风雨,坚定信心,才能打开新天地。《焦点访谈》从今天起推出特别节目“信心·2024”,一起来寻找信心之源。今天来看消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承载着千家万户
2024-12-26 19: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杨广泉 通讯员 万红 范俊 胡一男)9月4日,圣水湖管理局联合渔政等执法部门,在湿地公园辖区内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2025-09-05 12:35:00
人间九月,至美清秋。9月5日上午,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
2025-09-05 12:59:00
金融知识下乡村 守护乡亲 “钱袋子”
鲁网9月5日讯为推动金融服务向乡镇延伸,近日,中国农业银行新泰支行深入新泰市龙廷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与金融服务需求调研
2025-09-05 13:03:00
第二期尊师惠师公益行动具体举措有哪些?教育部回应
2025年9月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答记者问。 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中国网9月5日讯 (记者 刘佳)9月5日
2025-09-05 13:10:00
非法占地!南通兴川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南通兴川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因非法占用土地,被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处罚
2025-09-05 13:1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近日,威海市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学期开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满怀憧憬步入校园。为保障开学期间校园通信网络畅通稳定
2025-09-05 13:16:00
天猫大闸蟹销售旺季提前,蟹卡蟹券销量同比上涨13倍
梭子蟹才刚上桌一个月,大家已经开始想念大闸蟹的味道了。记者搜索淘宝发现,9月初,已经有2.5两的全母蟹活蟹在销售了。淘宝天猫大闸蟹品类小二张海川告诉记者
2025-09-05 13:17:00
抗战胜利80周年 我们这样“走”进历史
烽烟散作山河颂,时代青年承风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深港澳三地人士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2025-09-05 13:28:00
【多彩新论】茶叶回赠“娘家”,不只是感恩
日前,贵州“白叶一号”感恩茶暨“两红三绿一抹”品牌推介会走进浙江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并同场举行“两红三绿一抹”茶标准样捐赠仪式
2025-09-05 13:36:00
鹿海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培训,筑牢社区环保防线
为深入推进《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有效实施,强化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专业性与实效性,9月4日,鹿海园社区在社区活动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针对垃圾分类志愿者及值守人员的专项培训活动
2025-09-05 13:39:00
退有所为,业有所乐:新村街道暖心窗口助退休居民“无缝衔接”新岗位
刚满50岁的田姐,在8月底结束了机关单位食堂的工作,正式退休。然而,她并未打算就此开启悠闲的养老生活,而是希望继续发挥所长
2025-09-05 13:39:00
聊城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举办“药香承医道,知识护民安”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与自我保健能力,2025年9月3日,聊城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药道传情
2025-09-05 13:40:00
躬身实践薪火相传 青春力行共护国安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圆满收官
为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从知识普及向能力塑造转变,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至8月开展了以“激扬青春力量 共筑国安防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2025-09-05 13:42:00
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土地托管托出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粮田焕新颜,农旅融合绘蓝图
鲁网9月5日讯(记者 曹国凤)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举办千亩种业粮田示范方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与青岛永保大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
2025-09-05 13:43:00
聊城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举办“水城药溯追随,医方寻根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挖掘中医药文化底蕴,探寻传统医方传承脉络,助力中医药文化溯源与传承,9月3日,聊城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药道传情
2025-09-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