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渤海潮评 | 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 让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2 06:53:00 来源:大众网

渤海潮评 | 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 让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

大众网评论员 王卫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作为整个社会中最富活力、最有朝气、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人才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也为城市温度增添了一把不一样的烟火。

近日,第五届滨州人才节启动仪式暨黄河流域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举行。接下来,滨州还将举办“四链融合?论建滨州”产业研讨会、青年人才大型招聘会、博士故乡行、人才消费季等90余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人才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为滨州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提供了强支撑。

引才,为城市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以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招引不是简单的“一窝蜂”求数量,人才繁荣更不能“昙花一现”,而应全面分析人才队伍供需结构及人才缺口,开展靶向引才。要瞄准地区发展战略,找准引才“切入点”,打造招引“全链条”,让引才的规模、结构与地区发展适应协调,让人才和地区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育才,赋能城市未来发展力量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注重抓好本土人才培育,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爱基层的本土人才,不断汇聚人才资源和力量。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留才,集聚更多城市发展合伙人

现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得人才者得天下。留住人才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水平。 留住人才,需要“软件”和“硬件”双提升。一方面,要给予外来人才、本地人才优厚的福利待遇,提供人才发展的平台,实施长效机制,让人才不仅愿意来,而且愿意留下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提供便利的交通、配套的医疗、多样的娱乐等,真正让人才放心、安心、用心干事创业。

用才,让人才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培养人才是基础,用好人才是目的。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这一内在关系,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用好用活各类人才需要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揭榜挂帅”,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标准。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要坚持民主、公开、择优、竞争,唯才是举、机会均等,以“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用当其时、用有所成”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务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升人才的使用效能。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加持,唯有全力打造更优的政策环境,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人才集聚新高地,才能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给城市的未来带来无限希望、无限生机、无限活力。

渤海潮评 | 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 让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宁德时代“牵手”东营,未来将发生什么?
...好的产业基础是吸引企业项目落地的关键。东营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入海口交汇处,凭借广利港海上风电专用码头等基础设施,构建起“海陆联动”物流网络,为宁德时代大型储能设备运输及
2025-03-15 22:28:00
烟台黄渤海新区首个青年人才社区正式启用
...区(以下简称“青年人才社区”)正式发布。这是烟台黄渤海新区首个按照全省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理念打造和运营的多元化青年人才生活创业空间。此次揭牌成立的青年人才社区,改变传统园区单
2023-12-21 13:08:00
宋永祥:“五个起来”的滨州方案,给铝业振兴插上“滨州翅膀”
...让滨州铝“环起来”,我们将依托魏桥集团、创新集团、渤海活塞、盟威戴卡、山东裕航等龙头企业和众多涉铝企业,招引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并加速释放再生铝产能,实现以企兴
2023-06-22 06:47:00
...统一大市场新格局的加速形成,存量市场争夺愈加激烈,人才逐渐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如何留住人才”已是当下的时代课题。以湖北为例,自启动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以来,聚焦推进“6
2025-08-04 17:39:00
淮北市杜集区构建青年“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
...赴中遇见美好。凝聚“青合力”近年来,杜集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搭建人才战略版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招贤纳士、广聚英才。通过积极参与“我的大学我的城
2024-03-13 17:12:00
...政策引才、产业聚才、诚意纳才,东营连续5年实现青年人才净流入黄河入海口,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明本报通讯员 张晓明“这里有能让我们发挥的空间。我学的是生
2023-06-19 09:55:00
...的理念,得到了大湾区对江夏的认可。以更高的站位汇聚人才力量。浙大华南院智能电网中心副主任、广东双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新武表示,大湾区代表市场,武汉特别是江夏具备一系列地
2023-11-06 08:35:00
...际化创新创业示范区、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核心区在渤海之滨蓬勃发展、向新前行。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创业基地)2023年8月16日
2023-08-18 18:35:00
...板示范”即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样板,擦亮“环渤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等金字招牌,持续放大产业基础坚实、要素资源集聚、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高效等
2024-01-05 12: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唐山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更绿色 在新能源赛道上补链条聚集群
日前,新能源重卡在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运输。任小霞摄停车,扫码,启动换电程序……11月9日,在唐山市滦南县的一座电动重卡换电站
2025-11-23 07:46: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11月12日,陈培培在图书室翻阅民法典。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11月12日
2025-11-23 07:54:00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省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1月22日,河北省接到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重点关注案件9件)
2025-11-23 07:57:00
塑料袋飘进铁路线动车\
轻飘物侵扰供电线。(南铁厦门供电段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张文华)看似轻盈的气球、塑料袋,却可能危及铁路线路的供电安全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陈萍)昨天,厦门十中举行建校50周年发展大会,千余名校友回到集美纺织东路7号参加活动。厦门十中成立于1975年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余蕊)昨日,第五届“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峡两岸学术论坛在厦举行。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昨日,一场儿童性教育亲子平行课堂在海沧新垵公益图书馆举行。这堂课是市妇联主办、厦门童缘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5年“凤凰之约”公益创投项目——“益儿伞”儿童保护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5-11-23 08:11:00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竣工验收 明年春季投用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项目名片孚中央西小学孚中央西小学位于马銮湾新城孚中央片区核心位置,北临东孚西二路,东临孚中央东路
2025-11-23 08:11:00
11月22日,以“雄奇山水间・新韵红叶情”为主题的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在巫山县开幕。“满山红叶,是数十载深耕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11-23 08:30:00
三明清流沙芜乡:渔业稳健发展 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丰”景
“庆渔业丰收 绘渔乡丰景”系列主题活动现场。东南网1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郭诗妤 邱东莲)11月22日
2025-11-23 09:44:00
科技赋能基层 初心点亮乡野
近日,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名单公布,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璐,凭借在基层科普服务和科技助农领域的突出表现获此殊荣
2025-11-23 10:27:00
城市更新 共创美好|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吉林省住房水平全面提升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住环境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11-23 10:28:00
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启幕
11月22日,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赵王阁广场举行。图为《大戏山水间》表演。董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正)11月22日晚
2025-11-23 12:13:00
策划:王文静制作:董源、李珊珊
2025-11-23 12:17:00
11月22日晚,以“文启中原,艺兴邯郸”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开启。沉浸式、分布式的展演模式,舞龙舞狮、草编时装秀、苇子灯阵等9个节目沿街呈现,让游客
2025-11-23 1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