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硬核技术助嫦娥六号“翩然落广寒”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3 04: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3日 08版)

硬核技术助嫦娥六号“翩然落广寒”

6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背的模拟动画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2024年6月2日凌晨,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再次上演“翩然落广寒”的精彩一幕。这标志着嫦娥六号成功跨过充满挑战的“落月”难关,为达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目标又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

在此过程中,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多项硬核技术帮助嫦娥六号轻盈落月背,尽显中国航天科技的智慧与力量。

自主控制高可靠,避障技术更成熟

嫦娥六号落月任务充分借鉴了我国多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的成功经验,不仅再一次展现了特有的粗精接力避障技术,还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走向成熟。

GNC系统,是制导(Guidance)、导航(Navigation)与控制(Control)系统的简称,它就好比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落月过程中的“驾驶员”,需要实时知道“我在哪儿”“我要去哪儿”和“我怎么去”。在极具挑战的落月过程中,该系统要完成“飞行轨迹控制”“安全着陆点选择”和“精准控制”三项核心任务。目前,“嫦娥家族”使用的GNC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专家介绍,在下降过程中,嫦娥六号GNC系统需要自主选择一个既符合着陆要求,又能满足上升器月面起飞条件的落点,为后续的取土和起飞创造良好条件。之后,组合体开始径直飘移至选定落点的正上方并开始垂直下降,至月面特定高度时关闭主发动机,最终利用着陆腿的缓冲机构实现软着陆。

正是这先后两次的障碍识别与落点确定,展现了中国航天算法设计的精髓与核心技术的硬核力量——

“落月过程中,在GNC系统的智能自主操控下,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边降落边快速调整姿态,对预定着陆区域拍照分析,选择着陆区域。然后,GNC系统会控制组合体飞向选定区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专家称其为第一次避障,即“粗避障”。

“在距离月面更近的预定高度时,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开始实施关键的短暂悬停,再次对月面进行拍照,精确避开障碍,选定最终落点”——显然,这就是专家所说的第二次避障,即“精避障”。

为适应月背降落,嫦娥六号GNC系统针对新的轨道以及鹊桥二号中继星通信部分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嫦娥六号相比嫦娥五号要消耗更多的推进剂,为此,研制人员对系统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既确保落月精度,也兼顾资源使用的经济性。

鹊桥通信再提速,月背对话实时通

落月时,地球上的控制中心和嫦娥六号探测器之间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输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所属)抓总研制的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完成。

与鹊桥中继星最远9万公里的距离相比,鹊桥二号中继星的远月点距离月面的最远距离约为1.6万公里,这使得它在天线口径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大幅提高通信速率。为此,研制团队为其巧妙设计了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不仅提高了通信速率和通信覆盖能力,还可以节省燃料,有利于在轨道上长期驻留。此外,相较于鹊桥中继星,研制团队还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前向链路(从中继星到月面探测器)和返向链路(从月面探测器到中继星)的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10倍,对地数据传输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百倍,这也让其通信能力“如虎添翼”。

值得一提的是,鹊桥二号中继星把同时接收探测器数据的数据传输通道,从鹊桥中继星的2路提高到了最多10路,“这样,在提升通信速率的基础上,又大幅增加了传输通道。这一设计让鹊桥二号中继星一下有了5个‘分身’,使得大量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让不可见的月背降落一切尽在掌握。”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专家解释。

“泊车雷达”测距精,“纤纤美腿”着陆稳

着陆月背,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就像在着陆器上安装了一部“泊车雷达”,帮助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实现月背软着陆。

“这部‘雷达’在着陆器接近月球表面时开始工作,细致测量各项数据并传递精确信息,准确判断着陆点和降落速度,确保嫦娥六号控制身姿顺利‘泊车’,为安全精准着陆提供可靠保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专家形象地比喻道。

软着陆月背前,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还要经受“最后一落”的冲击。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量身定制的4条轻质、高强“纤纤美腿”,让嫦娥六号落月更轻盈。

可别小看这些“修长美腿”,它们的学名叫“着陆缓冲机构”,每条着陆腿由1个主腿、2个副腿和1个足垫组成,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着陆前,采用新型高强合金材料并填充特殊材料的主副腿协同工作,以便着陆时安全地支撑住探测器的身体,并传递、吸收各种冲击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专家介绍,除了拥有“修长美腿”,嫦娥六号着陆器还搭配4个圆形大脚掌(足垫)——“看上去像4个大脸盆,直径差不多是普通人脚掌的2倍,其盆状结构以及设计巧妙的‘足弓’,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探测器在着陆月背时摔倒,并提升嫦娥六号落月时的舒适‘脚感’”。

在着陆器动力下降阶段,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的着陆缓冲机构信号装置也开启了工作模式。当着陆器到达月球表面预定高度时,该设备就会被触发并产生信号,提醒着陆器明确自身的展开状态,准备在月面着陆。落月信号装置则是在着陆足垫接触月面时,受月面反作用力触发开关,关闭反推发动机,从而保证探测器安全平稳落下。

(本报北京6月2日电 本报记者 张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组合体以自由落体方式到达月面,最终平稳着陆。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嫦娥六号落月任务是我国实施的第五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第四次月面软着陆,以及第二次月背软着陆。该院多
2024-06-03 02:36:00
嫦娥落月背  蟾宫再寻珍(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日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1 版)嫦娥六号模拟画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背的模拟动画画面
2024-06-03 05:56:00
专属机器人“摄影师”为嫦娥六号拍下月背工作照
...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拍摄、回传。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这台“移动相机”是该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图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红圈标注部分为月面自主智能
2024-06-06 12:05:00
...域着陆。相比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着陆难度也有所提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表示,月球正面的平地较多,此前嫦娥五号着陆的月面区域,相对而言比较平整。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异常复杂
2024-06-02 08:39:00
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如何选择着陆地点?
...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分离到着陆下降过程,首先是一个降轨(变轨),从200公里轨道下降到200×15公里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
2024-06-02 08:25:00
...?相关航天专家就此做出详解。新“嫦娥姑娘”长啥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逯运通介绍称,嫦娥六号探测器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的深空探测器。体型上,探测器发射时高7.2米,横向尺寸约4.5
2024-05-03 19:28:00
...、轨道器、返回器)分别承担了不同的飞行任务。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的轨道器作为贯穿任务全过程的核心产品,承担着地月往返运输的重要使命,在相距38万公里的地月之间完成月
2024-06-07 15:54:00
...程中,还有哪些难忘的细节?此次落月难度究竟在哪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任德鹏:这次落月的难度主要是全程地面无法干预,完全是自主执行的。它具体体现在了几个关键性动作,首先推进要正
2024-06-02 10:59:00
月球上这张合影是谁拍的?“破案”了
...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成功拍摄、回传。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这台“移动相机”是由该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在该院此前发布的嫦娥六号探测器照片里,记者发
2024-06-05 11:4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培育产业向“新”力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圆满落幕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在中山路举行,精彩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九球天后”潘晓婷亮相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厦门国际时尚周助力首发经济
2025-10-20 08:56:00
总台文创“月兔趣集”数字资产盲盒上线乐数通
中秋佳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 “浙江文交所”)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文创”
2025-10-20 14:50:00
向“新”求质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领航智能农机加速出海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0月18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25款明星机型组成的“全矩阵”智能装备军团震撼列阵
2025-10-20 16:39:00
鸢都家电狂欢“三联家电10.25海信来了”引爆金秋消费季
鲁网10月20日讯 金秋消费季迎来重磅炸弹!三联家电宣布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启动年度促销活动——“10.25海信来了”
2025-10-20 16:46:00
战略协同 产品赋能 运营提效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召开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8日,以“战略协同·产品赋能·运营提效”为主题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2025-10-20 16:47:00
日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宣布,已获得工信部批复,在全国范围开展eSIM手机业务商用试验。这标志着,移动手机彻底告别实体SIM卡的时代正在从愿景走向现实
2025-10-20 17:37:00
从山海通信到智慧出行: OPPO携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日前,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办。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5-10-20 20:00:00
从“黑色黄金”到“智慧矿藏”山东移动“海陆空”一体化擘画智慧油田新蓝图
在国家坚定不移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驶入深水区。在渤海之滨的东营,山东移动围绕胜利油田的智能化需求
2025-10-20 20:25:00
鲁网10月20日讯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山东省唯一一个企业级国家试点项目——东营“华泰纸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功入选
2025-10-20 20:26:00
亿云信息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数字山东标准应用典型案例
近日,山东省大数据局公布2025年数字山东标准应用典型案例名单,山东科创旗下亿云信息报送的《亿云信息赋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服务标准化》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20 20:20:00
匠心护航丨济宁移动圆满完成2025嘉祥圣德山野音乐节通信保障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8-19日,“共赴山野之约,让旋律在自然间共鸣”群星演唱会在嘉祥九顶山激情开唱,华语乐坛知名歌手轮番登台
2025-10-20 12:17:00
移动的 “智算样板间” 亮相青岛,施耐德电气破解算力基建难题
10月17日,一场穿行14城、总里程近2万公里的技术巡展抵达青岛。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巡卡车化身 “数据中心行业的技术样板间”
2025-10-20 12:45:00
彰显多维综合实力,Hape重装亮相2025中国玩具展
10月15至17日,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主办的第二十三届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第十八届CLE中国授权展
2025-10-20 13:19:00
富士胶片91年传承,始终深耕影像领域,在不同时代适时推出符合当下需求的产品.。影像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光",近日FUJIKINA 2025富士胶片影像周以"光的交响曲"为题拉开序幕
2025-10-20 13:19:00
安踏儿童足弓PRO跑鞋获国际设计金奖 以科技守护青少年足弓健康
安踏儿童旗下产品“足弓PRO跑鞋”凭借对儿童足弓健康成长的深刻洞察与科学的产品设计,荣获2025年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金奖
2025-10-20 13: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