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人都读过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而这事在清末还存在,在安徽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村有一户吴姓人家,家贫,吴家的儿子吴棠也想要通过科举之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白天干完农活后,晚上就借着月光以及雪色反射出来的光看书。

如此刻苦勤勉,道光十五年,22岁的吴棠就考中了举人,身份地位与平时大不了一样,不过吴棠便没有选择再继续考取进士,在他看来,考中举人已经可以让他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没有必要再上一层楼。
1849年,吴棠又以举人大挑一等步入仕途,做了淮安府桃源县令,不过吴棠并不是那种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只想做个小官,过自己的安生日子,无需顾虑和负责太多事情。
但吴棠偏偏走了狗屎运,因送错300两银子,而让自己在八年后连升三级,成从一品封疆大吏。

1953年,吴棠被调到清河县担任知县的第二年,湖南道员刘某去世,刘某是吴棠的故交,他的儿子扶棺回籍,途径清河县,吴棠因此差人送去300两银子,充当刘某儿子的路费。
不过吴棠的仆役到了河边,还碰上了另一艘丧船,虽然仆役递银子的时候询问了句,但还是送错了,送的是安徽皖南道惠征的丧船。
惠征是在被革职后离世的,人走茶凉,无人问津,两个女儿扶柩还乡,由于路费不够,所以丧船就停靠在了清河码头,正为路费苦恼,没成想有人送来了300两银子,心中顿时感激。

而吴棠这边听完仆役的禀报,心中觉得不太对劲,就又派人去打听,这才知道,银子送错人了,又听到那船上的两个少女对自己的“雪中送炭”千恩万谢,吴棠就不好意思要回银子,便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
并且吴棠亲自给刘某一行送去三百两银子、祭拜后,还到了惠征丧船祭拜,其实吴棠想的是很简单,顺道而已,他与惠征在此之前毫无往来,但在惠征的两个女儿看来,吴棠就是她们的恩人,与那些见风使舵的人大不一样。

吴棠也不曾想到过,两个少女中的姐姐进宫成了咸丰帝的妃子,咸丰帝死后这个妃子母凭子贵成为太后,又耍了些手段,一步步掌权,她便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得势后并未忘记这个曾帮助过她的恩人吴棠,因此吴棠数次破格提拔,官至一品封疆大史。不过吴棠也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齐名,做过一些惠民的事情,只是名声没有李鸿章等人那么响亮。

此外,吴棠也有些负面的评价,因为他是属于守旧派的人物,曾阻扰过福州船政局的发展,以至于左宗棠对他做出过批评,说:“又吴棠到任后,务求反臣所为,专听劣员怂恿……”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吴棠能从七品小官官至四川总督,大家更愿意相信是那个美丽传说的功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