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九州之首”古韵悠长——冀州博物馆探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0 08:1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春季的衡水湖,蓝天碧水,水鸟低飞。

3月20日,记者走进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博物馆,通过丰富馆藏和各类展陈,感受古城的历史脉动。

上古时期,禹划野分州,冀州为“九州之首”。“河北作为燕赵故地,是古冀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冀州博物馆馆长刘长雨介绍,河北省简称“冀”,就来源于此。

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九州之首”古韵悠长——冀州博物馆探访

3月20日,冀州博物馆内的黑石熨斗架(仿)。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

走进博物馆大厅,一面巨型浮雕墙映入眼帘。浮雕墙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大河将大禹、冀州鼎、信都书院等富有冀州特色的“文化符号”串联在一起,让人们对冀州历史有了一个整体认知。博物馆展览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近500件,基本陈列以“九州之首”为主题,通过“文明起源”“煌煌两汉”“纷呈魏晋”“盛世大唐”“宋辽纷争”“明清文华”等8个展区,对冀州各时期文物遗存、历史名人和重大事件,进行了全面展示。

在讲解员夏钰的引领下,记者首先来到博物馆序厅,只见一块块类似纱帐的电子屏幕,构成了一条长长的走廊,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些屏幕以声光电的形式,再现了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分布范围,展示了九州文化的深厚内涵,科技感十足。参观者置身其中,可以沉浸式了解天下九州的过往千年。”夏钰说。

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九州之首”古韵悠长——冀州博物馆探访

3月20日,冀州博物馆内的三彩划花牡丹纹腰圆枕。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

走廊尽头,一尊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的青铜大鼎十分引人注目。“这是根据相关史料复原的中华九鼎中的冀州鼎,彰显了冀州作为‘九州之首’的历史地位。”夏钰介绍,大禹治水后,令各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以一鼎代表一州。九鼎为一圆八方,根据“天圆地方”“冀为中州”的说法,冀州鼎被铸为中央圆形大鼎。

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于冀州设信都郡,初建冀州古城,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发展。记者在衡水市冀州区北关村,曾看到一处绵延数百米的汉代夯土城墙,残垣之上虽然布满枯草,但仍依稀可辨当年的雄壮。

“作为汉代诸侯王的封地,冀州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也成为冀州博物馆展陈的亮点。”夏钰引领记者来到“煌煌两汉”展区,两件黑石制成的文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一件为造型精美的黑石熨斗架,通高63厘米,底部为正方形,浮雕一兽。其背部承托一圆柱状架体,上面浮雕四只昂首垂尾的虎形兽。熨斗架中间有个孔,是插熨斗柄用的。另一件为通高46.5厘米的黑石豆形器,豆盖上部有一对“亲密”的小鸟,豆柄上浮雕三只虎形兽,底座上浮雕一只俯卧状虎形兽,应是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夏钰告诉记者,这两件文物是在冀州孙郑李墓出土的,属于一级文物,其精美别致的造型,充分体现了汉代冀州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佐证了史书中刘姓诸侯王“生居此地、没即葬焉”的史实。

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九州之首”古韵悠长——冀州博物馆探访

3月20日,冀州博物馆内的卧式人面鱼形陶俑。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

西汉经学家秦恭、东晋高僧释道安、北魏政治家冯太后、隋朝天文学家刘焯、唐朝“竹溪六逸”中的孔巢父、近代书法家胡宗照……冀州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几千年来,涌现出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如今这些人物故事,以图文或音视频的方式,浓缩于冀州博物馆内。

“东汉时期,我们冀州出现了一位刻苦学习的典型人物,他就是‘头悬梁’的孙敬,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人,也成为冀州人民崇文好学、自强不息的缩影。”同行的冀州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朱清志介绍,崇文好学是古冀州最为鲜明的文化特色,到了明清时期,城内的信都书院远近闻名,书院人才为一时之盛。

幼而求学,长而经商,是冀州自古以来的传统风尚。到了明清时期,冀州商人遍及全国各地,在许多行业中还形成了“冀州帮”。走进博物馆“明清文华”展区,北京琉璃厂“冀州街”、天津卫里“小冀州”等场景被复原。此外,杨寿山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傅秀山的“金鸡牌”鞋油,一批由冀州人创办的老字号商铺,也在博物馆内进行了集中展示,全面反映了冀州人民勤劳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冀州博物馆还设立了非遗文创展区,对田园棉手织布、小燕子剪纸、葫芦烙画、景泰蓝花丝等特色非遗产品进行全面推介。去年以来,冀州博物馆相继策划推出“追寻历史足迹 探访先祖遗址”“千古风流人物,还看冀州”等研学课程,先后接待省内外研学游客1万余人次。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冀州历史,我们还在线上打造了3D虚拟展览,用数字化手段将博物馆经典藏品呈现出来,全面展现冀州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刘长雨说。 (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千年洛阳 古韵流芳
...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浓缩进百余座博物馆、纪念馆。近年来,数字技术还原隋唐大运河漕运场景,手机小程序让“云”赏龙门成为现实,VR复原等手段让佛龛文物
2025-05-20 17:27:00
“随州——汉东形胜和千年文脉”展览在苏州开幕
江南时报讯 5月30日,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举行“新九州”系列特展第三期“随州——汉东形胜和千年文脉”开幕活动。该展览共展出178件/套随州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2件,等级品超过百
2025-05-31 09:49:00
探齐鲁千年古韵 启少年壮志新程 ——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市北分校开展2025年研学活动
...启程。同学们来到青州,攀云门山,赏风光无限;学青州博物馆,观古韵今风。清早,同学们在学校里集合完毕,学校在出发前举行了开营仪式。对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的具体路线、时间安排、研学纪
2025-04-07 14:52:00
游富美冀州  观生态湖城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一湖碧水映衬冀州新城。冀州玉泽园文化生态园。 三皇炮捶研究院院长赵恒通在指导孩子练习三皇炮捶。冀州区冀州镇岳良村综合服务站。 冀州区冀新公园。冀州滨湖驿站。
2023-08-29 08:17:00
4月20日至21日,2024“国丝汉服节·古韵新风”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活动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旨在引证历史实例,激活文化自发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国丝汉服节依托在
2024-04-22 07:31:00
听千年古韵送来的新年祝福 三峡博物馆古琴奏响湖广会馆
...庆湖广会馆·齐安公所如约奏响。在这场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湖广会馆携手打造的文化盛宴中,三峡博物馆的古琴教师陈渝涛和张毅,带领着各自的优秀学员们相继登上舞台,以古琴这一古老而
2025-01-05 15:10: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2024“国丝汉服节”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本届汉服节主题为“古韵今风”,博物馆希望通过展示汉服文化的“古韵”传承与“今风”创新,激活传统文化的力量,让文物活起
2024-04-24 06:31:00
冀州区:“精雕细琢”打造魅力滨湖新城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冀州湖城景观一角。冀州九州文化广场俯瞰。 冀州湖城景观航拍图。冀州老盐河湿地公园。 湖城怡景俯瞰。冀州湖城夜景。 樊加伟每天清晨,在冀州区滨湖大道北侧的街
2023-08-08 08:27:00
“寻脉中国——豫耀九州”数智文博项目启动
...公社成员“毛毛鹰”作为向导,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探寻博物馆中破解谜题的关键线索。AR技术的运用,让博物馆的文物“活”了起来,游客在体验引人入胜的故事剧情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文
2024-12-17 23: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