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曾经的热血青年,再见已是暮年。1月31日上午,不顾劳途奔波,96岁老兵谭文庭77年后,在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张大生牵线搭桥下,终于再次与老战友98岁的经厚相见。两双饱经风霜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喃喃道:“一别,我们都老喽!”
擦拭着脸上喜悦的泪水,两位曾经浴血沙场,1946年共同经历中原突围的老兵,回忆共同的经历,绘声绘色讲述当时战场上的场景,感叹如今的美好新生活,脸上绽开笑容。
“2019年,我们得知两位老兵都曾在新四军五师参军,后来各自回到老家,一个在遂平县沈寨乡下务农,一位在确山县留庄镇经庄村务农。昔日信息不畅,一直未能相见。”在张大生的努力下,两位老兵的家人准备在当年底相见。因为疫情,中间也尝试着让两位老战友视频,可是二人都有些耳背,都急切想当面畅叙友情,重温当年岁月。
这个心愿,也让谭文庭的孙子谭冰记在心头,新年伊始,老人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们提前看过天气预报,当天天气晴好,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开车来到经庄村,让两位久别重分的老兵跨越大半个世纪得以相见。
为了这一刻,谭文庭特意穿上孙子为自己买的羽绒服,穿戴一新,早饭都不愿意吃,叮嘱家人早点带他走“亲戚”,还特意让带上家乡的土特产,就为让老战友感知他如今的甜蜜生活。
为了这一刻,经厚佩戴上纪念章,叫来长孙经大忠前来做自己的“翻译”——因为只有他的孙子最了解爷爷的心意。
为了这一刻,好人张大生精心筹划,买来营养品与新年礼物,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两位老兵送上“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发自肺腑的敬意。
“1984年我们建新房后,就把最好的一间腾出来给父亲居住,一直到今天也是这样。老父亲一生驰骋沙场,太不容易了。我们要尽到孝心,让他安度晚年。”经厚的儿子经根玉告诉记者,父亲心态好,不吃肉,因为照顾他,多年来他和老伴从未外出打工,一日三餐,虽然是家常便饭,可是洗洗涮涮,都是把家里最好的留给老人。前段时间,老人“阳”后,让家人提心吊胆,是他在留庄二中教初三的孙媳四处奔波买来连花清瘟,还要盯着老人吃药,直至痊愈。
对于谭文庭老人来说,他家庭和睦,儿女孝顺,二女儿谭文琴专心伺候,每天鸡蛋、奶粉从不间断。春节前,全家都阳过了,独独老人在女儿的呵护下躲过去了。“爷爷特别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我就买着东西开车远远地看看爷爷。”提起这桩事,谭冰眼含热泪,因为爷爷不理解,走到车跟前敲打车窗,非要看看刚阳过不久的孙子。无奈之下,谭冰拨打姑姑的电话才把爷爷劝开。
冬日的暖阳懒洋洋照在两位重逢的老人身上,暖在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上。“我也是名老兵,趁着两位老人相聚,聊表我的心意,今天为他们分别准备了红包,寓意红红火火,也祝愿二老健健康康!”快言快语的张大生喜气洋洋。接过红包的两位老人嘴角露出笑容。
重逢很难,难在两位老兵年事已高;再见不易,正是在被誉为“好事做了一箩筐”的张大生的细心撮合下,两位跨世纪的老人迎来了久别重逢的高光时刻。这一刻,温暖了寒冬,驱散了寒意。
“来年再相见。”相见很短,两位老人约好,只要身体允许,准备春暖花开日去一趟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寻找红色基因,寻找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青春与记忆。
向老兵致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3: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