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19:43: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旗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几乎倾巢而出,与吴三桂相互配合,入主北京城。很快,顺治帝也从东北迁到北京。

但是,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直接入住了明朝的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并没有另建自己的皇宫,这是为什么呢?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故宫

第一,紫禁城实在有点完美,再建水平难及。

紫禁城不仅仅是住宅小区,它是帝国的核心,承担着国家最高权力执行、皇家吃住安全、重大盛典、外交科举等多项职能。

当年明朝永乐帝朱棣打造紫禁城,可谓举国之力,从1406年开始,派出人员到全国各地开采名贵的石材木料。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故宫平面图

以楠木为例,因为上好的楠木生长在崇山峻岭,很多采木工为此丧命,便有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

干了十几年之后,这个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庞大首都建设项目才完工。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靖难之役图示

这还仅仅是工程建设,为了让北京城实现真正的繁荣,朱棣还强行将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都迁到了北京城。

紫禁城,着实让多尔衮和顺治帝开了眼界,太完美了,即使可以再建一个皇宫,也很难达到紫禁城的水平。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顺治帝画像

第二,清朝没有这么多物力财力。

朱棣能兴建紫禁城的背景,是明朝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位帝王大一统条件下,经济快速恢复并发展。

但是,兴起于黑山白水的满清,在入主中原之前只是位于东北地区,如果没有吴三桂的配合,可能连山海关都过不了。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多尔衮画像

即使在入关之后的初期,清朝的控制范围也只是东北和北京周边,富庶的江浙、湖广等地均并不在其掌控之内。

连年征战,没有稳定庞大的谷税来源,京城又让李自成给搜刮得差不多了,八旗贵族们日子过得颇为紧巴,裤兜要多干净有多干净。

//i1.go2yd.com/image.php?url=0Sx0zC7ivS

在这种背景之下,清朝没有财力物力干这事儿。

等到康乾盛世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者们看到了江南,心之所向。国库也越发充盈,便开始在京城西郊兴建各种皇家园林,供皇帝游玩入住。今天大家熟知的颐和园、圆明园等都是那时候兴建的。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京城西郊三山五园

全盛的时候,从海淀镇到香山,分布着九十多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连绵二十余里!

这与修皇宫基本差不多了,再加上每年夏天,皇帝们还要去避暑山庄住一住。紫禁城使用的时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避暑山庄

第三,为了统治需要。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统治这个疆土辽阔的帝国,必须要团结汉民族的力量。

所以,清朝对于明朝的态度是很积极的,还直接明确,灭了明朝的不是清朝,而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清朝赶走李自成,是为崇祯帝报了仇。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崇祯帝殉国处

等清朝入关后,不仅仅用了明朝的宫殿,还沿用了明朝的制度,派兵保护十三陵。

顺治帝甚至与崇祯帝“称兄道弟“;康熙帝到南京时,还去了明孝陵祭拜朱元璋,行了磕头礼。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神武门

第四,也怪多尔衮。

满清入关时,说了算的是多尔衮。在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后相持不下,让皇太极幼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继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做了辅政王。

多尔衮文武双全,又精于算计,很快就排挤掉了济尔哈朗,收拾了豪格。晋升为清朝实际的一把手(摄政王)。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皇太极画像

但是,多尔衮只是实际的一把手,并不是名义上的。所以,就是修建豪华的宫殿,也只能是顺治帝拎包入住,与多尔衮没有太大关系,他自然不愿意帮顺治帝修。

等到多尔衮去世,顺治帝亲政之后,已经错过了修建宫殿的最好时机。毕竟刚一亲政就开始享受,这名声减值顺治帝可承担不起。

清朝入关后为何不另建皇宫,而是直接用了明朝的紫禁城?

▲故宫角楼

正常人买二手房,即使再好的房子,也要自己简单来点软装。

清朝入住紫禁城后,也是同样道理,尽管用了前朝的房子,但也修补了很多地方,大量宫殿、门廊、街道的名字也都改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2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最硬气的一道圣旨,多尔衮不敢造次,崇祯用生命捍卫
...满清王朝。时年,崇祯皇帝解散宫廷,皇子皇孙悉数逃出紫禁城,公主后妃大多以身殉国,崇祯皇帝自知救国无望,自尽于煤山。在抄检紫禁城,接管朱家天下时,多尔衮发现了一只朱棣留下的秘旨
2023-02-18 21:54:00
当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都干了哪些事?成为历史笑柄
...的政权,还自行称帝,当上了万民的皇帝。不过李自成在紫禁城中只当了42天皇帝,那在这42天里他都干了些什么呢?李自成有过辉煌时刻,但是他的辉煌没有延续多久,就像一团泡沫一样被冲
2024-10-13 21:44:00
明朝的建筑奇迹:紫禁城的设计与建设
紫禁城,这座坐落在中国北京中心的宏伟建筑,是明朝建筑智慧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瑰宝。它的设计和建设,不仅体现了明朝的皇权意识和封建礼仪,也展现了古代中国工匠的精湛技
2024-10-14 10:11:00
...绵延三百里,何其壮哉?大王不如效法西楚霸王,也烧掉紫禁城,一则楼台亭阁不会遗留于人;二则不失霸王风范。牛金星同志提出的真是一个遭雷劈的坏主意,朱棣先生修建紫禁城,准备材料用了
2023-09-25 11:30:00
明朝末代君王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皇后和他的皇嫂自缢。紧接着,这位皇帝在即将被攻破的紫禁城中开始了疯狂地屠杀,在杀死了几位嫔妃之后,他在永寿宫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父女两人刚一见面就抱头痛哭,崇祯皇帝对长
2023-02-22 17:14:00
紫禁城有上万间房间,鼎盛时期住着数千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厕所?
...,还有照顾皇帝饮食起居的太监们,这些人数加起来整个紫禁城有将近上万人,而假设没有厕所的话,那么这上万的宫女太监是如何解决生理需要的呢?毕竟人不可能不上厕所吧?故宫为什么没有厕
2024-10-31 01:00:00
紫禁城的秘密:从永乐大帝到辛亥革命,故宫的传奇历程
...下令在北平的中轴线上建造一座巍峨壮丽的皇家宫殿——紫禁城,此举不仅是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更是希望以此为明帝国打造一块坚实永恒的基石。奠基之日,阳光炙烤大地,无数能工巧匠如
2024-02-08 20:22:00
聊聊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
...子叫到面前,让永王和定王两个皇子化装成平民,逃出了紫禁城。周皇后一直陪在皇帝身边默默垂泪,一言不发。等到打发了太子走后,她才过来跪下向崇祯皇帝磕头说:“我服侍陛下十几年了,你
2023-01-17 15:24:00
...景象下,一个平凡的消息如同波澜,悄然而至,却引起了紫禁城内外的轩然大波。郑旺,一个普通的市井百姓,竟然声称自己是现任皇帝的外祖父。这样的言论,足以让他丧命,但他为何要这么说?
2023-10-27 2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