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 汪昌莲(职员)
炎炎夏日,汽车在暴晒后会变成“桑拿房”。于是,“降温喷雾”产品在网上热卖——喷一喷就能使方向盘、车座秒降温,还有人将它直接喷在衣服、皮肤上消暑。一些“降温喷雾”产品的标识显示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遇高温有爆炸的危险。
在网购平台搜索“防暑神器”时,消费者可以发现商家众多,家居、汽车、数码等各种店铺都在销售“降温喷雾”产品。大多数产品号称能够“急速降温、零危害”。然而,“降温喷雾”产品主要成分实为“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气体”,可以说是“行走的煤气罐”。
不能忽视“防暑神器”暗藏的风险。互联网上一则关于“降温喷雾”产品的模拟实验视频传播很广。视频中,消防员用透明盒子模拟相对密闭的车内空间,先往里喷洒大量“降温喷雾”,再点燃打火器,整个盒子立即充斥火焰。由此可知“降温喷雾”产品的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具有很强的易燃性,存在安全风险。
“降温喷雾”产品被推上市场,应当有一定的适用场景和使用条件要求。消费者在酷热天气中期待快速降温,但也要提升安全意识。比如,夏季车主应尽量减少车辆暴晒时间,如果车内温度升高,可以采取自然通风等方式降温。“降温喷雾”产品的销售者不能为了销量而虚假宣传,应当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提醒消费者安全使用。对虚假宣传及不合格的“降温喷雾”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防止其流入市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