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才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9 02: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拥有较为出众的军事才能,例如刘秀、赵匡胤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雄才大略,军事能力出众。

然而,朱元璋的军事才华很容易被他的政治成就所掩盖,所以,若论和朱元璋同时代的人物,谁是最出色的军事家,徐达、常遇春二人,则榜上有名。

近代历史学吴晗家曾说过,元朝末年一共有3位猛将,分别是常遇春、张定边、王保保,朱元璋得到了常遇春,就相当于得到了半个明朝。

朱元璋是濠州人(古凤阳),常遇春是怀远人,两则相距约60里,同为淮西老乡。

但常遇春和徐达、汤和等人不同,朱元璋在濠州刚参加红巾军时,到乡下募兵,招募徐达等人,徐达、汤和算是最早跟着朱元璋的。但常遇春是在2年后,才投奔朱元璋的。

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才能

常遇春相貌奇伟,力量很大。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常遇春跟着山贼刘聚谋生,但他感觉刘聚整天干一些打家劫舍之事,实在没有大的前途,便在朱元璋攻打和阳的时候,投奔朱元璋。

在史书中,朱元璋和常遇春相遇,比较戏剧化。《明史·常遇春传》云:(常遇春)困卧田间,梦神人被甲拥盾呼曰:“起起,主君来。”惊寤,而太祖适至,即迎拜。时至正十五年四月也。

也就是说,常遇春离开刘聚后,走在半路有些困了,便在田间地头睡上一觉,突然做了一个梦。

梦见有一位“神人”对他呼喊说:“快起来,快起来,你的主君到了!”常遇春猛然惊醒,恰好朱元璋经过,常遇春看朱元璋十分豪气,便要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当初朱元璋看常遇春是个莽汉子,并不待见常遇春。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的更加生动:适太祖骑从至,即乞归附,请为先锋。太祖曰:“尔饥故来归耳,且有故主在,吾安得夺之!”遇春顿首泣曰:“刘聚盗耳,无能为也。傥得效力于智者,虽死犹生。”太祖曰:“能相从渡江乎?取太平后,臣我未晚也。”

朱元璋骑马经过田间,常遇春拦下朱元璋,表示投奔,并且愿意担任先锋。

朱元璋了解常遇春之后,对常遇春说:“你是因为饿了才来投奔我的吧?况且你是刘聚的人,我怎么能夺走呢?”听到常遇春的辩解后,朱元璋还冷冷的扔了一句话给常遇春:“等渡江取下太平镇后,我再正式收你!”

可见,在朱元璋初见常遇春时,他把常遇春当做来“要饭的”。

最后,还不是特别相信常遇春,让常遇春先随他一起去攻打太平镇。

但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大汉,竟然在以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接下来,朱元璋攻打衢州,常遇春主动请战,当时衢州是元军的重镇,朱元璋预计,若是自己攻打,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没想到,常遇春仅仅用了3天,从水陆两路攻打,亲自上阵,身先士卒,攻下衢州城。此战,让朱元璋感慨:吾得一勇矣!

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才能

随后,九华山之战,常遇春又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在和陈友谅的几度争战中,陈友谅帐下猛将如云,唯有常遇春毫不畏惧。

在鄱阳湖一战中,陈友谅的第一猛将张定边直奔朱元璋而来,眼看朱元璋被逼入绝境,常遇春杀到,不仅一箭射走张定边,更指挥郭英等人围攻陈友谅,最终确定大胜。

若无常遇春,朱元璋等人必定葬身于鄱阳湖。

朱元璋称帝前,派徐达、常遇春兵分两路北伐蒙古,常遇春一路向北,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直捣元朝大都,元顺帝仓皇逃走,至此,朱元璋正式收复中原,建立大明朝。

《明史》曾评价常遇春:常遇春摧锋陷阵,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徐达之下!的确如此,常遇春被誉为“常胜将军”,为朱元璋打下一半江山。

洪武二年,常遇春去世,朱元璋封其为王(开平王)。次年,破例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常遇春之女常氏嫁于太子朱标,让常遇春一家享受了莫大的尊荣。

朱元璋当初怎么也没想到,他在田间碰到的这位大汉,竟然成了一名稀世名将,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景隆的传奇人生,从明朝开国元勋到叛臣
...中屡立功勋,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明朝建国后李文忠被册封为曹国公,并主持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李文忠去世,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
2023-09-12 19:52:00
范文程:清朝开国元勋的传奇人生与隐秘之痛
...东沉阳人。他自幼聪明,十八岁获进士称号。不过,他在明朝的科举考试中并没有走得更远。当努尔哈赤率军攻克抚顺时,21岁的范文程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满族阵营的一名文官。当时满族阵
2024-04-18 12:31:00
沐英:从孤儿到开国元勋,明朝云南的镇守传奇
“大星一夜西南落,万里谁分圣主忧?心到九泉昭日月,名垂千古重山丘。中原父老思羊祜,绝塞羌夷哭武侯;薮泽书生怀德义,清铅满掬泪难收。”——(潘仁.《沐黔宁挽诗》)沐英,字文英,濠州
2024-04-11 13:20:00
徐达与常遇春:明朝开国的两位传奇将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建立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个伟大王朝的开国过程中,两位草根出身的将领——徐达和常遇春,以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和勇猛果敢的战斗精神,成为明朝开国功臣
2023-12-09 05:22:00
伊尹、姜尚到徐达,揭秘历代开国功臣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受顾命拥戴元成宗铁穆耳即位,拜太傅、录军国重事。10.明朝徐达。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
2024-03-25 14:22:00
明朝六大杰出将领,个个忠君爱国,名扬天下
明朝六大名将:忠心护国的传奇人物,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赞歌。提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铁骨铮铮汉子”,明朝的那些战功赫赫的将领绝对能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是影视剧里那种喊着“为国为民”却干
2024-12-23 11:23:00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人生,明朝开国之君的崛起
...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朱元璋!他不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一个从乞丐逆袭成为皇帝的真实故事。想知道这位伟大的皇帝是如何改变历史,建立大明帝国的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
2024-12-31 08:55:00
徐达:明朝第一功臣,严明军纪,后代显赫
徐达,字天德,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征虏大将军,被封为魏国公、中山王。他出身农家,自幼聪慧,容貌奇伟。在跟随朱元璋反抗元朝的过程中,他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严
2023-12-09 09:01:00
冯巩的家世有多强大?先祖是明代开国元勋,太爷爷、爷爷更厉害!
...明代开国元勋冯胜冯巩的先祖冯胜是明代的开国元勋,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朱元璋尊为宋国公。在元朝末年,各地都陷入战乱之中,冯胜与兄长冯国用两人为自保,在乡中集结力量,组
2025-03-19 19: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