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5 22: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一篇《白起王翦列传》,记录了秦国的两位名将白起和王翦,他们两个都为秦国的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结果却迥然不同,一个被逼自杀,另一个却被封侯,得以善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人屠”白起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当时的秦昭襄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上的。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白起

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此后他不断攻城略地、屡立战功,尤其是在公元前278年,他率军攻占了楚国都城郢,焚烧了楚王的坟墓,攻占了秦国的大片土地,他也因军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白起军事生涯的顶点,他率领秦军在长败赵军,射杀赵军主帅赵括,俘虏并坑杀了40万赵军,天下震动,他也得到了一个“人屠”的外号。自此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已经奠定了。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长平之战

白起本打算乘机灭掉战国,但赵国这时派人用了离间计,派人游说秦国宰相范睢,范睢也觉得白起的功劳太大,继续让他打下去的话,自己宰相的位子估计也保不住了,于是赶紧向秦王进言说秦军已经很疲惫了,不如暂时进行修整,秦王于是罢兵。白起闻知此事后,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后面秦军又进攻战国,结果战败,秦王要求白起再次作为主帅出征,白起认为当前不能取胜,表示拒绝,秦王改派他人为大将,最终真的战败,损失惨重。

白起听到后有点幸灾乐祸:“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秦王彻底被激怒,又加上范睢在旁边使坏挑唆,秦王先是革除了他的官职和爵位,最后终于决定派使者赐剑命白起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于是一代名将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白起自刎

2.“人精”王翦

王翦主要是活跃在秦始皇时期,在秦始皇嬴政很小时就开始侍奉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先是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又扫平了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灭楚之战。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王翦

秦始皇准备伐楚前,分别问老将王翦和少壮派将领李信需要带多少人马,王翦说要60万,李信则说20万就足够了。秦始皇觉得王翦已经老了,太过保守,于是便让李信作为主帅,带领20万人伐楚。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李信在战争前期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正如王翦所料,楚国地大物博,绝不是一两次胜仗就能灭亡的。楚人将秦军诱至纵深以后,便派部队偷袭秦军后方,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

秦始皇这才后悔没听王翦的话,于是亲自到他老家去请他出山。王翦则坚持表示只有60万人才能带兵出征,秦始皇同意了他的要求。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在王翦启程之际,秦始皇专门去送他,王翦这时却给嬴政说:我替国出征也不容易,您得多犒劳一下我,我的要求也不多,赐给我一些良田和住宅就可以了。

秦始皇哈哈大笑,可是王翦却不管,继续死缠烂打,表示这些财产留是给子孙们好好过日子的。等到出发以后,他又先后五次派使者去催促秦始皇良田的事,连他手下的人都看不下去了,说你作为一个主帅,怎么老想着钱财,格局怎么就这么小呢?

王翦却说:现在秦国所有的精锐都交给我了,如果不想办法让大王完全信任我的话,一旦出现一两个多嘴者,在他身边讲一讲,我们在前线就没这么安稳,这个仗也就没这么好打了。我之所以不停派人去请田宅,当然不是稀罕那些东西,而是为了让秦王对我放心,让他知道我是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这样他才能放心把军队交给我啊。

众人听了以后,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果不其然,在战争期间,嬴政没有怀疑过王翦。而王翦也靠着稳扎稳打的战术,顺利灭掉了楚国。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王翦灭楚

而王翦功成名就以后,被秦始皇封侯,但他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马上功成身退,最后得以善终。

3.为什么两人的结局会相差这么大呢?

白起的死,在当时就被认为是秦国的一桩冤案,得到了秦国百姓的广泛同情。但他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一方面是白起确实杀的人太多了,他为秦国征战将近40年,无一败绩,斩杀敌军士兵超过百万,得到的“人屠”可不是什么好的绰号,他的辉煌直接让各国也觉得秦国是残暴不仁的。秦王基于政治上的考虑,杀了他可以让他作为替罪羊,把各国对于秦国的愤怒转化到他身上,这样秦国在后面统一的过程中会减少很多阻力。

另一方面则是白起虽然是一个傲世的军事天才,却不是一个深谙当时政治运行规则的政治家。他能判断一场战争的胜负,能为一场战争的胜利进行无懈可击的谋划和指挥,却不能规避逼近自己的危险,更不具备绕过政治漩涡中激流和险滩的能力。在军事领域,他尽管能将“诡道”玩得炉火纯青,在更需要“诡道”的政治领域,他却如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硬是找不到一条通向坦途的小路。如此一来,不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而是将军遇奸佞,颓然败阵来。

同为秦国名将,一个战功赫赫却被逼自杀,一个贪财却被封侯

而王翦明显就在政治上老到很多,他深知成功会让自己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高大,但这样一种高大,会让那些不愿意仰视自己、却又不得不仰视自己的人感到无比厌恶。于是他选择了“自我矮化”这种方法,不断地通过贬低自己,让主君觉得自己并无大志,这样自己潜在的危险也就自然解除了。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司马迁最后也在他们的传里专门提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的结局最后还是与他过于执傲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联,他缺乏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韧劲。看来,政治智慧短板的将军还不是完美的将军。在这方面,与稍后于他的将军王翦相比,白起就差着不止一个档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将白起被赐死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何秦昭王就容不下他?
...破楚军,导致楚国从此迁都,一蹶不振;他也曾打赢决定秦国前途命运的长平之战,彻底击败了45万赵军,更屠杀了40余万赵卒,从此名噪天下。白起一生经历过70多场战役,从来没有过败绩
2025-05-03 18:11:00
白起战功彪炳,终因抗旨身首异处
白起,又称公孙起,是中国古代秦国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白起一生战功彪炳,自秦昭王征战六国的时候,就开始其传奇的一生。曾在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
2023-12-01 15:16:00
蒙骜辅佐了四位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最终是秦国一统天下,消灭了其他六个诸侯国。而秦国之所以能
2024-05-01 20:49:00
秦国四大名将白起攻占韩国大片土地,秦王命令上党投降
秦国始于周朝,虽然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始终算不上是中原霸主最有利的竞争者。直到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逐渐走向了富国强兵之路。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出了一位绝世名
2023-01-21 21:48:00
史上战绩第一的屠夫将军,在战国时代一骑绝尘
...乎意料的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他就是号称“人屠”的秦国名将白起。白起,原姓芈,是楚国王族后裔,因其祖上受封白公,所以他这一支就以白为姓,由于是公家子孙,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公孙起
2023-01-25 21:34:00
“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一生到底杀了多少人呢
“煮酒论英雄”说起秦国的名将,一定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那就是白起。白起——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平之战重创
2024-10-19 12:27:00
...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他就是战国时期杀人盈野的秦国名将白起2《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白起很有些横空出世的味道,上来就当上了左庶长。要知道,左庶长是秦国二十等爵位的第十等
2023-08-22 15:30:00
白起、李牧、韩信等九大名将,皆因功高震主而遭杀身之祸
...、魏国的军队都曾败于白起之手,在《史记》中写道这位秦国名将沾染上了至少一百万人的鲜血。但是,创下了不败战绩的白起会被秦昭襄王赐死呢?这是由于白起生性固执,拒绝了秦王让他去攻打
2023-11-02 05:41:00
赵国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各有千秋。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方面和秦国平分秋色的赵国,又为何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的物资兵力首先会对将领能否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产生直
2023-04-22 14: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