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赵莉)5月31日,由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举办的乌鲁木齐市各族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艺术系列活动庆六一文艺展演在市青少年宫拉开大幕,为各族青少年送上六一儿童节的祝福。
当日展演的9个节目,均是来自于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的“在灿烂阳光下——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市青少年民族团结艺术系列大赛中的精品节目。
乌鲁木齐市239所学校的3.5万名少年儿童参加比赛,涵盖舞蹈、器乐、声乐、诵读、戏曲、课本剧、鼓号队7项主题赛事。
戏韵芬芳润童心
花旦、老生、青衣粉墨登场,演绎《桃花村》《遇皇后》《淮河营》《大登殿》经典选段。当日的展演现场,乌鲁木齐市第21小学梨园春戏曲社团带来京剧联唱。
12岁的迈吾鲁德·艾尼瓦尔带着白色的髯口缓缓登场,他饰演的是京剧《淮河营》中的剻彻,这十分考验唱功,他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我从小就喜欢京剧,春晚的戏曲联唱是我最爱的节目。”迈吾鲁德·艾尼瓦尔说,二年级的时候,他加入了市第21小学梨园春戏曲社团,因他嗓音独特、声音洪亮被老师选为老生行当,排演过《定军山》《淮河营》等经典选段。为了演好这些人物,迈吾鲁德·艾尼瓦尔常常在家中照着网上的视频,模仿名家的戏腔念白,研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所传递的情绪,父母也常常在家帮他“搭戏”。
市第21小学领队老师徐琳介绍,在2018年梨园春戏曲社团成立之初,报名参加的学生大多都是从未接触过京剧表演的新手。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几乎人人都有了擅长的经典选段。京剧讲究字正腔圆,老师们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念白的咬字和发音,再逐句教他们唱腔的变化、装饰音的运用,带领他们体会唱段里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老师还会与学生分享一些京剧相关的小知识,有时候会把专业的乐队老师和化妆老师带来,让学生们过一把“专业”的瘾。经年累月的接触中,这些孩子们摸到了戏曲的门道,更迷上了中华传统文化。
乘着诗文赏大美新疆
“如果春天问我,你在新疆看到了什么,我想说,我看到了土尔根漫山盛开的杏花,我看到博斯腾湖边金色的芦苇,我看到水磨沟亭台掩映的鸟语花香……”跟着市第41小学学生诵读的《你好,新疆》,观众们在文字中领略大美新疆四季变换的美妙和山川湖林的辽阔。
“我们邀请了这首散文诗的原作者来为孩子们亲自指导。”如何能调动孩子们对文字的共情?指导老师范瑞琪想了不少办法。在初步选定参赛作品后,学校从四年级中挑选出了25名学生,并邀请《你好,新疆》作者、新疆本土作家张琦来为学生们指导,讲述他创作背后的故事,带动孩子们抒发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热爱。
排练之余,她会放几首民歌,大家一起跳起麦西热甫,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除此之外,她还收集了大量记录新疆美景、风土人情的纪录片,给孩子们做参考,并在作品中创意融入了歌曲《红旗飘飘》和古诗词《凉州词》。
“我最喜欢那句‘我遇见石榴满园红透的火热生活,我遇见了太多的意外惊喜在时间里飞驰’。”四年级(1)班的周沐阳说,他和同学们就像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相互传递着温暖。
八音迭奏浇灌石榴花开
当日,市青少年宫、市第20小学、乌鲁木齐县甘沟中心小学压轴出场,共同演奏了《黄土塬的兰花花》《玛依拉冬不拉》《欢乐的鼓声》曲目,现场宛如一场音乐盛会,徜徉在美妙的音符之中,见证着各族人民悉心浇灌的石榴花盛放。
“音乐是大家共同的语言,每一种乐器传递的情感能直达人心。”乌鲁木齐县甘沟中心小学快乐民乐团指导老师叶尔肯别克·哈衣达尔别克说,这场演出融合了五六种乐器,大家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乌鲁木齐县甘沟中心小学自开展“器乐进课堂”以来,主要以教授冬不拉为主,2020年学校成立民乐团后,专门聘请老师教授古筝、扬琴,融入了不同风格的乐器,很受孩子们欢迎。
“扬琴的演奏技巧充满变化和灵动,带给我不一样的体验。”乌鲁木齐县甘沟中心小学快乐民乐团扬琴演奏者阿娅拉·玛尔胡兰说,从小一直学习冬不拉的她,第一次在学校见到老师现场演奏扬琴,就被清脆明亮的音律所吸引,于是她在三年级时报名加入民乐团开启了她和扬琴的旅程。
经过几个学期的练习,阿娅拉·玛尔胡兰已经可以完整演奏《泉水叮咚》《玛依拉》等曲目。在训练之余,她还会和社团里弹奏冬不拉的同学阿河朱力·艾拜托拉一起尝试,用两种不同风格的乐器演奏一些流行曲目,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他们乐于去探索这种未知的惊喜。以乐会友,成为孩子们交流的新方式。
“在舞乐之美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四级调研员张润说,青少年民族团结艺术系列活动,展现了师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艺术品质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学生们懂得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义,既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各族学生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和纽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