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项交叉研究成就一对科研伴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4 06: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一项交叉研究成就一对科研伴侣

古欣为丈夫Christopher画的卡通画。

一项交叉研究成就一对科研伴侣

古欣在实验室。 受访者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徐可莹

8月25日凌晨,论文解禁。看到自己关于蛋白质降解新机制的研究成果出现在《科学》网站上,古欣长舒一口气。这项耗时近两年的工作终于画上了句号,为她本已足够精彩的履历再添一颗明珠。

北京大学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直博、哈佛医学院博士后毕业,尽管“出道即巅峰”,但对古欣而言,这篇论文仍然是她科研生涯中独一无二的——刚满30岁的古欣,因这篇论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她与论文的另一位第一作者结为了夫妻。

寻找“死神”蛋白

当动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做出一定的适应性变化来响应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从分子层面看这个过程,就是外界刺激能激活或抑制生物体内的转录因子蛋白,从而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让生物表现出相应的变化。

古欣的博士后导师、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Michael E. Greenberg便是第一批研究转录因子的科学家之一。但在过去40多年里,无论是Michael,还是其他热衷于研究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家,都主要聚焦于转录因子的激活机制研究。至于这些“短命”的转录因子被激活表达后是如何降解消失的,鲜有学者得出结论。

古欣在研究生期间便意识到了这片科研空白。于是,在进入Michael的实验室大约半年后,她便下定决心,要把转录因子的“终场戏份”续写完整。

以往研究发现,细胞能够通过一种叫作“泛素”的小分子标记及分解蛋白质,用类似“打标签”的方式告诉蛋白酶体,细胞不再需要这些蛋白质了,蛋白酶体就会把它们破坏掉并丢进“垃圾桶”。哈佛医学院已故教授Alfred Goldberg是这项“垃圾桶”机制研究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古欣最敬重的科研前辈之一。

然而,蛋白酶体也会在没有泛素标签的情况下帮助降解蛋白质。因此,科学家一直怀疑,有另一种不同于传统泛素化的蛋白质降解机制存在。虽然零星的文献表明,蛋白酶体可以直接降解未标记的蛋白质,但没有人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

“当时能找到的相关文献,总共就10篇左右。”这完全在古欣的意料之外,预示着相关研究是开创性的。因此,下手要快。

要想拿下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首先必须搞明白它“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原因。古欣分析了前辈们的所有成果,发现他们之所以没能解开转录因子降解的秘密,主要卡在两个地方。

第一,细胞中一定存在某种专职引渡濒死蛋白的“死神”角色。但受限于过去的技术水平,科学家们显然没能发现它。

第二,要想揭示转录因子降解的科学机制,必须借助一些数量基础庞大、可观测的技术手段及工具,借此论证因果关系,从而得出扎实、完整的实验结论。

不难看出,两道难题都和技术有关。这意味着古欣要拿下的,必定是一项交叉研究。

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抛出橄榄枝。当时,古欣的男友Christopher Nardone恰好在哈佛医学院著名遗传学家Stephen J. Elledge麾下读博,Elledge格外擅长大规模遗传学筛查。如果能和Elledge实验室合作,古欣发现那个苦苦寻觅的关键蛋白分子的概率就更大。

于是,哈佛医学院两个顶尖实验室之间的一项交叉研究项目,便在古欣和Christopher这对情侣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并于2022年初正式启动。

Greenberg实验室拥有高精尖生化手段,Elledge实验室掌握超强大规模遗传筛查技术,在双方团队的全力支持下,古欣和Christopher很快便发现了“死神”蛋白——Midnolin蛋白。

简单且优雅

2022年8月古欣和Christopher发现Midnolin蛋白后,研究便卡住了。如何揭示Midnolin介导蛋白降解的具体机制,让他们犯了难。

研究陷入困境,古欣却并不慌张。她静下心来,开始寻找解决方法。终于,一款名为“Alpha Fold”的AI软件进入了她的视野。

这是一款专做蛋白结构预测的软件,当时刚刚上线。在“Alpha Fold”的帮助下,研究团队发现,拥有467个氨基酸的Midnolin蛋白其实由3个区段构成。

一个区段和盛放死去蛋白质的“垃圾桶”密切相关;一个区段则直接负责与上百种降解底物的结合,古欣将其形象地命名为“catch domain”。这是Midnolin蛋白能够帮助其他蛋白质降解的关键所在。它像极了一位灵活的“捕手”,抓住其他蛋白质,将它们直接喂给蛋白酶体,由后者降解。

至于剩下的一个区段,古欣和同事们暂时还没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单从功能表型上看,这个未知区段非常关键。如果把它去掉,整个Midnolin蛋白将无法再帮助与之结合的其他蛋白实现降解。古欣目前只知它很重要,但暂时还不知道它为何重要。这将成为古欣和Christopher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至此,Midnolin蛋白介导蛋白质降解的机制已被揭示。“我们发现的机制非常简单,而且相当优雅。”Christopher在接受采访时说。

同心结

Christopher与古欣的相识始于一场面试。读博最后一年,古欣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那年,她参加了3个实验室的面试。Christopher所在的Elledge实验室是其中之一。

尽管最后没有选择Elledge 实验室,古欣却因此结识了Christopher这个天性纯粹、热爱科学的意大利男孩。

Christopher出生在美国,但父母都是意大利人,家庭观念很重。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情感支撑上,Christopher都是古欣最亲密的伙伴。他为人直率,总能和古欣思维同频。更重要的是,Christopher和自己父母间的关系亲密,他完全能够理解并支持古欣与家人的深厚情感。这对古欣而言很重要,因为在她心里,始终藏着一个遗憾。

在古欣的旧行李包上有枚小巧的同心结,是8年前父亲送她出国读博时亲手挂上的。那时,同为科学家的父亲已确诊癌症,机场一别,是古欣和父亲的最后一面。

直到现在,她还清楚记得父亲最后的叮嘱:“MIT是所好学校,你要加油,爸爸等你回来。”

如今,她在《科学》发了论文、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但最爱她的父亲却没能等到重逢。

2011年,古欣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2014年,大三下半学期,成绩优异的古欣开始着手申请留学深造的机会。与此同时,古欣的父亲被查出癌症。

“从小到大,爸爸对我都很严厉,期待很高。他也有自己的实验室,做信息科学方面的研究。”回忆起父亲,古欣的脸上浮现出少见的困顿。彼时的古欣才21岁,她甚至想过放弃申请留学、放弃科研,一心一意守在爸爸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父亲的态度却很决绝:“如果你不申请,我就不太想治疗了。”古欣明白科研在父亲生命中的分量,作为女儿,她无力拒绝,更不愿让爸爸失望。

拿到MIT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后,古欣依然想过放弃,“但我爸爸一直说,能进MIT不容易,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才对”。古欣不忍辜负父亲的期待,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遗憾的是,在古欣前往MIT读书的第一年,父亲便去世了。猝然接到噩耗的古欣甚至来不及提前预订回国的机票,等她终于赶回北京时,爸爸已经去世3天了。直到现在,古欣仍然无法忘记父亲送她去机场的最后一别。

平日沉默寡言的父亲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也许是见女儿的最后一面了。他一边叮嘱古欣好好学,别担心自己,一边默默取下自己一直用着的同心结,系在了女儿的行李包上。

8年来,古欣一直有一个信念,她相信爸爸一直在天上看着自己,甚至悄悄地把Midnolin蛋白推到自己身边。她抓住每个机会,努力把研究做到极致,因为不想让爸爸失望。最卖力的时候,古欣每周伏案工作超过80个小时,连做梦都在想实验为什么没能成功。

父亲对科研的热爱,古欣从小便看在眼里。他去世后,古欣会在无数个深夜辗转难眠,思考科学对爸爸、对自己的意义。

“每个人最后都会走向死亡,知识是能够永存于世、影响后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科研为古欣编织出了一个能穿越时空的“同心结”,和多年前父亲送她的那枚一样。

今年春天,Christopher成为了古欣的丈夫。这对结缘于科研,相知、相爱于一篇论文的情侣,终于走到了一起。

闲暇时,古欣喜欢画卡通画。捕捉万物神韵、勾勒线条再着色的过程,何尝不像科研?她还曾为Christopher创作过一幅俏皮的肖像画。画中的Christopher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和望向科学、望向古欣的目光如出一辙。

从这些画作中,似乎能瞥见古欣的另一面。她的故事竟与Midnolin蛋白的3个区段有所呼应。无论遭遇任何事情,这个姑娘都完整地守护着自己的3个区段:一段向当下,一段敬回忆,剩下的一段,给永远处于进行时的自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个立体化的工程,不仅支持高端人才,还支持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骄傲的点。”古欣委员还透露,他曾在2021年提过一个政协提案,建议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支持
2025-01-14 11:27:00
人才集聚带来创新效应
...生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流人才济济一堂,多学科交叉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寻找新研究方向,让LBNL在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逐渐“傲视群雄”。持续取得近百项
2023-10-11 03:53:00
...出不一样的原创研究。”从兴趣出发做科研,勇于做前沿交叉探索本科学医,硕博阶段从事生物医学成像研究;博士后研究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关注智能科学;之后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技
2022-12-26 05:32:00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古欣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时表示,今年带来提案有关抢抓AI机遇,搭建AI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古
2025-01-14 11:30:00
山东大学举行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春作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彭实戈,常务副校长吴臻,副校长刘建亚,校党委副书记李向阳,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曲明军,校党委常委、宣
2024-09-23 20:13:00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共绘协同创新篇章 ——青大医学首届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记者 曲顺 张玉 青岛报道1月17—18日,青大医学首届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讨会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和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主办、
2025-01-20 18:00:00
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来了
...,培养兼具畜牧科技基础与伴侣动物领域产业创新能力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相关研究表明,2024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11.9%,显著高于美
2025-06-22 02:39:00
毓璜顶医院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任超: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守护患者
...力的优势学科,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不同领域“交叉融合”产生“1+1>2”的“催化剂”效应,或可成为医学研究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烟台毓璜顶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泰山
2024-06-14 16:53:00
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驱动创新加速跑(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力新型药物研发;材料学、临床神经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交叉融汇,脑机接口技术有望迎来新突破;量子计算融合了物理学和信息科学,推动计算科学的变革式发展……近年来,科学研究向极综合交
2024-10-21 06: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