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永州12月21日电(李新春 尹科)21日,走进湖南省祁阳市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只见架子鼓、萨克斯、葫芦丝、口风琴各类乐器汇集一堂,由留守儿童组成的“小苔米器乐团”正在排练节目。
学生正在排练。祁阳教育局供图
“我们是一所偏远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101人,留守儿童占比高达90%。希望通过音乐与孩子互动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特长,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乐团发起人、校长唐智琴萌生了开办乐团,教孩子们学习乐器的想法。
“农村孩子对乐器了解少,音乐基础基本为零,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音乐教师李春说,学校将排练选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开设乐理和器乐两门课程。
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状况百出。“乐理学习难度大、反复练习枯燥,很多孩子打起了退堂鼓。”李春耐心开导,借用一些励志小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逐渐投入其中,乐团成员从20人增加到43人,并陆续学会了葫芦丝、口风琴、萨克斯、架子鼓、大鼓、摇铃等多种乐器。每天下午,校园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12月12日,该校40余名学生参加“2023年祁阳市第一届艺术节”第五督学责任区演出,荣获器乐类第一名。
“孩子从不愿意说话到落落大方,从做事拖拖拉拉到有专注力,从对乐器一窍不通到吹拉弹唱有模有样。作为家长,我很欣喜孩子的成长,更感激学校的精心培养。”乐团小号手王轩的家长说。
近年来,祁阳市聚焦减负增效,全方位提供机制、人才、环境、课程支撑,让“琅琅读书声、沙沙书写声、嘹亮的歌声、热烈辩论声、运动呐喊声、爽朗的笑声”充盈校园。
该市还结合“课后服务”,搭建了“学生社团”“兴趣小组”“行走课堂”“开心农场”“网络联校”“读书活动”六大资源平台,设置学生社团52类1876个,设立兴趣小组15类895个,开辟“开心农场”223个,将体艺教育及社会实践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阵地,做到教材、课时、师资、设备、考核五个保证,并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和升学成绩。
该市还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筹措300余万元常态化开展“爱·悦·读”二十四节气读书活动,广泛开展“向日葵工程”、红色教育进校园、国学教育、科技创新等素质教育活动,完善“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校园竞赛机制,创建国字号体艺类特色学校20余所。
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表示,祁阳将整合校内、校外教育资源,持续通过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劳动实践和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让一大批乡村小规模学校焕发生机活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