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强调“不必将父母接过来,这并非真正的孝顺。”很多人认为这句话言之有理,因为将父母从熟悉的环境搬到陌生的地方,确实会让人感到不适应。
我曾持不同意见,因为我一直希望与儿子同住,毕竟养育儿子这么多年,也是为了老年有个可以依靠和孝顺的地方。那时候想着,与儿子共同生活是一种享受。
然而,当我真正进入晚年,儿子在省城购置了一套房子,将我们接到身边生活时,我却发现这并非真正的孝顺,也不是享受,反而是一场被不可告人的啃老计划。
故事发生在一位退休老人林淑荣身上。林淑荣今年61岁,老伴比她大6岁,6年前二人一同从工作单位退休,两位老人的退休金相当可观,每月大约有9000多元。
因为当年是双职工,所以他们只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曾经对于只有一个孩子感到有些遗憾,觉得养老可能会更辛苦,但随着岁月的推移,看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有些甚至只有一个女儿,夫妻俩也逐渐释然。更何况,他们的儿子一直表现得相当优秀。
我们只有一个儿子,很幸运地继承了我和老伴的优良基因,从小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不到1岁就学会了站立走路,3岁时就能算数和背诗词。从小学到高中,他的表现一直让我们省心,学习一直处于前列。尤其是高考,他超常发挥,考入了省城的985大学,还荣获了本地市区的多项奖励,登上了当地报纸。
当时,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各种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对于儿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在社会上取得出色的成就,让我们晚年养老无忧。
然而,儿子去了省城读大学后,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放假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回家,而上了大学后,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甚至连寒暑假都选择在外面度过。我们一直支持他的学业,愿意出钱供他学习,但却见不到儿子,心里感到难以释怀。我常常思念他,频繁地给他打电话,但他总是不耐烦地应付几句就挂断了。
原本以为儿子本科毕业就可以了,毕竟我们在老家这边有些关系,他回来应该能找到好工作。但儿子却决定读研究生,考研并不顺利,竟然花了两年才考上。这两年他一直在省城备考,也没回家,不让我和老伴去看望,住在哪里也不告诉我们,一切都保持神秘。
我曾怀疑儿子是否走上了不好的道路,但老伴却说,男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要过多打听,相信儿子是优秀的,不会轻易走上歧途。
儿子刚考上研究生没多久,却发生了一系列意外。
只读了一个学期,儿子突然宣布不读了,还带回了一个怀孕的女孩,说要结婚了,要我们准备房子和彩礼。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让我们又惊慌又惊喜,惊慌的是儿子放弃了学业,还未婚先孕;喜悦的是儿子要组建家庭,我们即将成为爷爷奶奶。
在这种悲欢交加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接受了后者。花费了30万元的积蓄,帮儿子在省城首付了一套房子,并给儿媳支付了10多万元的彩礼。因为儿媳已怀有五个月身孕,他们没有举办婚礼。之后,他们领了结婚证,但并未留在我们家住,儿媳去了娘家养胎,而儿子回到省城参加工作。
虽然这本应是好事,但儿子和儿媳一走,我们又陷入了难以见到他们的境地。儿媳在娘家生下孩子后,我本想提前退休,去帮忙照顾孙子,但儿媳却说亲家母愿意帮忙。这令我感到失望,因为自从儿子上大学以来,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和儿子同住了。现在终于有机会与他们同住,却被亲家母取而代之。
思念儿子和孙子的心情愈发强烈,每逢小长假或偶尔的周末,我都会拉着老伴驱车五六小时去省城探望。往返的路上几乎要花掉一整天的时间,而在儿子家,由于房子较小,只有两居室,每次去都只能打地铺或者睡沙发。
随着工作的增加,不断的奔波让我们感到疲惫,所以很少再去省城。本以为儿子一家会经常回来,但现实总是令人失望。儿子结婚后,更偏向于和儿媳、亲家那边往来,除了过年时会回来外,其他时候几乎都待在亲家那里。
六年前,我和老伴同时迎来了退休生活,一切变得宁静。我们心中始终怀念着儿子和孙子,渴望能够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在退休后回家抱孙子。然而,这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
度过了两年相对枯燥的退休生活后,四年前,儿子突然打来电话,说给我们购置了一套房子,邀请我们搬到省城去与他同住。
这消息让我和老伴欢欣鼓舞,以为儿子终于有了出息,我们可以享受与儿孙团聚的幸福时光。儿子昨天才告诉我们房子已经交付,可以入住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整理好行装,满怀期待地启程。
然而,当我和老伴来到省城开始新的生活时,才发现儿子的关心,并非真正的孝顺,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啃老”计划。
所购买的房子是一套二手房,和儿子住的楼房结构相同,都是两居室。刚开始我们确实有点不适应,毕竟从老家那宽敞的150平米四房转移到70多平米的两居室,感觉有一些落差和不适应。但每天都能看到儿子和孙子,这些不适感就被渐渐淡忘,我们甚至开始觉得这个小房子反而更加温馨。
不久之后,这种温馨感悄然变成了一种煎熬。
刚搬到省城头20天,我和老伴一直下儿子家吃饭,买菜做饭都是亲家母的任务,而我们则负责照看大孙子和协助做家务。随着大家相处时间的增加,儿子一家开始经常来我们楼上用餐,渐渐演变为每天我们夫妻俩负责购买食材、做饭,伺候着他们一家,而亲家母却躺平不干活了。
起初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我们也很乐意为他们服务。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亲家母和儿媳的挑食习惯让我在购菜和烹饪上感到相当为难。
她们常常点一些特别的菜,喜欢吃大鱼大虾,还要求有滋补的汤,每顿都要我们做三四道菜,而且非得有一道炖汤,一顿没有汤喝,她们就会抱怨。为了迎合她们的口味,我们每个月的伙食费就要花费3000多元,再加上水电和燃气费,直接占去了我们老伴退休金的三分之一。
她们吃嘴挑,时常爽约,儿媳总是带着亲家母外出逛街,然后逛着逛着就在外面吃了饭,却不提前告知。每次都是她们吃完了才说回来吃饭,明知儿媳性格暴躁,我们也不敢发表怨言。
我们居住在楼上,每天都要为他们做饭、照顾孙子,并进行卫生打扫。每天清晨,我得早早起床准备早餐,然后送到楼下让他们享用。老伴则负责将孙子送到学校,而我则要在他们家忙活着打扫卫生、洗衣服。
而我的亲家母,生活得就像个老太奶一样。吃完早餐就去外面跳舞唱歌,中午接近午饭时才回家,午休过后又去打麻将,晚上则去散步。几乎没有参与家里的任何事务。只是偶尔会主动晒晒衣服、整理一下,还会给孙子洗个澡。
我曾向儿子抱怨过亲家母的态度,没想到却遭到了儿子的一番责备。儿子说亲家母在过去已经帮他们照顾娃和生活,付出了很多,现在我们来了,她应该休息才对。儿子还提到,当初如果不是亲家母帮忙带娃,我也不可能推迟退休,也拿不到这么多的退休金。
儿子说的话确实有些道理,但我总觉得来了省城后,我和老伴的生活反而变得辛苦了,钱也越来越不够用。
在来省城之前,虽然我和老伴每月都给儿子打1800元的贴补,但我们的生活依然相对自在,退休金足够支撑日常开销,存款也积攒了三四十万元。
然而,来了省城几个月后,儿子开始向我们借更多的钱。他声称买房是按揭的,两边还要还房贷,生活压力很大,因此希望我们每个月额外拿出3000元来帮他还房贷。
出于对儿子的心疼,我和老伴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我们觉得,两口子一共拿着9000多元的退休金,减去日常生活开销的4000元,再减去给儿子的3000元,我们仍然可以剩下2000多元作为零花钱,应该够用了。
然而,儿子越来越多地向我们借钱。除了帮他还房贷外,他们楼下的水电燃气费,甚至物业费,也经常由我们代缴。另外,孙子的午托费,以及他们家的购置大家电和大家具等日常开销,儿子总是找过来,希望我们能出一部分,而这部分往往是总费用的一半以上。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过得相当会给自己安慰,觉得有这么一个儿子,无论我们挣多少钱,最终都是为了他和孙子留下的。因此,不论是早给还是晚给,我们都认为没什么大差别。
然而,直到去年,我们的退休金月光之余,手中曾经存有的三四十万元存款,也变成了十多万元。我开始对儿子产生了一些质疑,感觉我们来省城并非是为了享福,而更像是被儿子设下的陷阱,让我们成了他的啃老对象。
更加荒谬的是,不久前,孙子调皮地去翻儿媳的柜子,居然把房产证拿了出来玩。我发现我们居住的房子上,并没有写上儿子的名字,只有儿媳的名字。这让我感到愤怒,因为我们帮忙还房贷居然是在帮助儿媳还,假如发生离婚,那这房子岂不是会白白送给儿媳。
于是,我拿着房本找到了儿子,向他提起这一问题。然而,儿子却说我多心了,他们夫妻感情深厚,不可能离婚,并解释说房子写儿媳的名字是因为她是本地人,涉及到一些政策。
儿子的话让我和老伴无法找到理由反驳,似是而非,让我们感到有些无奈。
目前我和老伴虽然居住在省城,和儿子住在同一栋楼里,不少亲戚朋友都觉得儿子孝顺,我们应该算是很有福气的。然而,我们却一点也感到高兴不起来,时常觉得与其在省城与儿子同住,还不如回到老家两夫妻独自生活更为自在。
曾经我们多么渴望与儿子同住养老,而如今我们却深感后悔。儿子购置房子并为我们养老,表面看起来像是孝顺,实际上却是一场巧妙的啃老阴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