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10月1日,在温岭市东部松门滩涂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机械正进行管桩吊运等作业。国庆假期,18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忙着赶工期。温岭东部松门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台传媒记者孙金标摄
台传媒记者李 平
从椒江码头坐船,向东行驶29海里,一座被誉为“东海明珠”的传奇生态海岛正吸引一拨拨游客的到来。
“上岛的下午,天气刚好,我们就骑着电动自行车,吹着海风,环岛一圈到山顶,这个过程身心很舒畅。”这是湖南游客项女士疫情后首次出门远游,抢在节前错峰从长三角一路“打卡”,和朋友做了一番攻略后,他们选择了大陈岛作为旅程的休憩站。
同一天上岛的游客徐玲洁则体验了海岛的另一种特色玩法,夕阳西下时,在黄鱼养殖基地海钓,霞光下,海天一色,美不胜收。“把黄鱼养殖基地作为景点开发,真是大陈旅游的特色。”
风光这边“独好”的背后,大陈岛发挥风光能源优势,深入推进“零碳海岛”建设,为强化大陈岛的生态资源优势保驾护航。
大陈岛风能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风速6.8米/秒,年有效风能时数达7000小时,全岛共有34台750型风力发电机,不仅照亮了岛上生产生活用电,也改变了岛上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等诸多历史问题,为大陈岛生态旅游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可靠的风电让岛上黄鱼养殖基地有了更加清洁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养殖产量。
“以前发电靠柴油机,噪声大,还容易让黄鱼受到惊吓发生挤伤,影响存活率和品质。”广源渔业黄鱼养殖基地管护人员金伟军介绍,清洁的电能不仅提高的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依靠海岛丰富生态资源吃上旅游饭的大陈岛居民也深知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积极推进电能替代支持“零碳海岛”的建设。
艇长民宿经营者李志兵今年特地购置了一批电动自行车,免费提供给入住游客使用,助力岛上绿色出行,“等国庆这波旅游旺季结束,我们还要对民宿的厨房进行全电改造。”
大陈岛核心景区的讲解员黄伟业则把环保宣传融入进旅游讲解中,向上岛的游客们宣传低碳生活发展理念,让游客体验并共享大陈岛“零碳海岛”建设成果。
事实上,大陈岛的风电不仅满足海岛用电需求,还将富余风电送往陆地,尤其是去年投运的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和国际首创的35千伏海岛柔性低频输电项目,更让海岛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2年全年我们全岛用电量大概是930多万度电,同时期上大陈34台风机,发出来的电是6000多万度电,岛上差不多只消纳了七分之一,大陈岛实际上可以说是一座负碳海岛。”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大陈供电所所长蒋伟坚说。
目前,大陈岛正在全力创建“碳中和”示范岛,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海岛的碳汇资源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绿能增收、渔业增收、旅游增收和碳汇增收,走出生态资源变现的共富路。
延伸阅读
“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台州海岸线漫长,拥有大量的滩涂、岛屿等自然资源,是理想的能源基地,另外还有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晶科玉环光伏电站等,将“风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绿电。
近年来,台州市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22年,全市新增光伏并网72万千瓦,国内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温岭江厦潮光互补10万千瓦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首个海岛绿氢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大陈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578万千瓦,占比达36.2%,较“十三五”末提升4.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