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源头管控污水 涵养美丽生态 跨界协同治水
王江泾写好“水文章”答好“民生卷”
■记者 沈焕娉
自2022年以来,全镇河道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保持Ⅲ类水标准,经常性能达到Ⅱ类水标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稳步推进……日前,浙江省治水办公布2023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街道)名单,秀洲区王江泾镇榜上有名。王江泾镇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龚建佐表示,水环境变好了,群众的获得感也大幅提升。
打造“污水零直排区”标杆镇
在长虹新村南区,雨污分流管道的扩面改造工程已完成了80%,以往存在的雨污混流、污水直排等情况将不复存在。环境整洁了,小区外的河道水质也提升了不少。
去年,王江泾镇对佳源广场及长虹新村南区进行“污水零直排”改造,新建改造污水管道共计9210米,不仅实现了雨污分流,还安装了隔油池,店面污水在经过隔油池的进一步过滤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住宅楼外墙上的两根水管清晰标注了“雨水管”和“污水管”,以箭头注明分流方向,下方井盖也明确区分“雨水井”和“污水井”,城镇各处都能看到“控污水”的细节。
自2019年王江泾镇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来,该镇对省级工业园区及周边企业、生活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农贸市场、六小行业和公共区域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污水收集量从2019年的日均2000吨提高到了2023年的日均7000吨,污水收集率达到100%。
渔业和稻米是王江泾镇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近年来,为从源头上管控农业污水,该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养殖尾水治理,实现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以美丽河湖点亮美丽生态
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可在根本上解决水质反弹等问题;而构建美丽水生态体系,则能让水域品质再提升一个档次。
走进古塘村,这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绘着七彩灶画的农房掩映在碧水蓝天中,风景秀丽。
这十多年来,古塘村积极响应“五水共治”号召,通过腾退喷水织机家庭作坊,对周边河道进行清淤,建立“水下森林”,修筑护岸等,让碧水环绕村庄。
古塘村的变化,是王江泾镇创建美丽河湖、实施“碧水绕村”工程、涵养镇区美丽水生态的一个缩影。目前,该镇莲泗荡、红联村九军河、腾云村腾云桥港等20条河道均已达到美丽河湖建设标准。
依托水生态,该镇又以湿地生态保护为抓手,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如今的省级美丽河湖莲泗荡,水清景美,有丰富的文旅活动,更是当地对外展示的一张金名片,而与之相依托的运河湾湿地公园也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
联合治水破解跨界难题
王江泾镇地理位置特别,位于江浙两省交界。想要治好水、好治水,跨界协同联动的力量必不可少。
去年9月,王江泾联合盛泽镇在合作交界河道小天圩开展提升整治工程,共建江浙跨省村级“幸福河湖”。
从2018年王江泾镇与江苏盛泽镇在全国首创联合河长制起,跨界联合治水的步履不停。成立“江浙治水六方联盟”,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签署联合治理合作协议书,开展省际界河清溪河清淤疏浚工作,建立乌金浜自动打捞站……联合治水的成效日益明显——近5年,江浙两省交界苏嘉运河王江泾国控断面、斜路港国控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Ⅲ类水,斜路港断面在2020年还首次达到了Ⅱ类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