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球16万公里外,那潜藏危机的“百鸟齐鸣”,揭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06 19:54:00 来源:缘之心

文 | 《中国科学报》 实习生 葛家诺 记者 倪思洁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种神秘的“合唱”时刻在上演。“合唱”源自地球和行星空间一种神奇的电磁波动——合声波。它就像太空中的“加速器”,能够把低能量的电子加速到高能量状态,甚至引发地球上壮观的极光现象。神秘的波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能量转移机制?它为何能在远离地球的深空中产生?这些问题困扰了科学家70多年。直到最近,这一宇宙奥秘才被揭开。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晋滨团队与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合作,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在地球中性片观测到重复的上升调合声波,并揭示了背后的非线性能量转移机制。

合声波在地球磁层空间中的空间分布。受访者供图

宇宙“加速器”:

合声波的神秘能量

合声波,全称“哨声模式合声波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和其他行星磁层的电磁波动。其电磁信号转化为声音后,宛如清晨群鸟的合唱。然而,合声波听起来美妙,却潜藏着危机。

合声波不仅能将低能电子加速至百万电子伏特的高能状态,对航天器的稳定运行和航天员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还与地球极区脉动极光的产生密切相关。它甚至能改变近地空间高能电子辐射带结构,进而影响空间天气环境的发展与演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合声波一直是空间物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尽管合声波已被研究了70多年,但其产生和传播机制仍充满争议。

“探明合声波背后涉及的基本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对等离子体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曹晋滨团队成员刘成明指出,“例如,在核聚变领域,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磁约束难题。合声波研究还可拓展至高能物理领域。它能在极小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内将电子能量提升5个数量级,是宇宙空间中已知的最强‘加速器’之一。”

刘成明认为,合声波争议之所以持续70多年,主要原因在于合声波一直被认为与行星的偶极磁场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且从未直接测量过合声波内部的能量交换。

探索“无人区”:

中性片中的新突破

与以往研究不同,曹晋滨团队另辟蹊径,将目光聚焦于地球中性片这一特殊区域。地球中性片位于地球磁场尾部,磁场结构复杂且与地球偶极磁场的结构明显不同。

研究团队通过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国际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MMS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首次在地球中性片发现了重复出现的上升调合声波,并直接测量了合声波内部的非线性场-粒子能量交换。

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合声波仅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但新的研究成果带来了不同的认知。

“我们发现,在距离地球16万公里的非偶极磁场中性片区域也会出现合声波,其产生机制与传统的合声波产生机制截然不同,来自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刘成明解释说,“这一发现意味着,合声波可能普遍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该成果极大拓展了合声波研究的范围。

至于合声波是如何产生的,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空穴”现象。这些“空穴”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电子在太空中“挖”出的小洞。在合声波中,电子的分布并不均匀,在某些方向上变得特别稀疏,从而形成“空穴”。这些“空穴”就像一个“能量发射器”,能够发射电磁波,即人们观测到的合声波。

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了合声波的局部生成是由电子运动引起的,并量化了波与电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他们发现,波强度与能量转移速率存在强相关性,这表明更强的能量转移会产生更强烈的合声波。

刘成明表示,这一新成果有望为有效防御或减轻合声波的威胁提供理论支持。“我们的工作证实了电子洞或‘空穴’的关键作用。如果能够通过人工手段填补这些洞或‘空穴’,那么合声波将无法产生,也就不会给我们带来辐射危害。”

解锁“新密码”:

合声波的应用之路

对于该成果,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理查德·霍恩评价:“新发现的合声波在以往认为不可能出现的区域出现,是一个在令人惊讶的区域出现的令人惊讶的结果。同时,首次观测到的相空间电子洞是一个非凡的发现。这项工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合声波的理解,还将极大提升我们对高能电子辐射带的预报能力。”

只有团队成员才知道,这项研究的挑战性有多大。“我们必须突破自身认知的瓶颈,要知道,传统认知根深蒂固。”刘成明说,团队深入探索非线性理论,对海量卫星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最终得以从传统认知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不仅如此,成果还经历了更为严格的检验。“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分析数据、验证假设。”刘成明回忆,“当我们看到那些重复的上升调合声波时,才确信找到了新的东西。”

谈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刘成明说:“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合声波背后的非线性机制,特别是其普遍性和作用条件。我们还将致力于合声波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助力空间天气的精确预报。希望研究能够为未来空间科学探索保驾护航。”

他们也期待,有一天能在研究过程中用上我国的卫星数据。“目前国内尚无类似MMS卫星的数据,但相信未来会有很多。我们期待能利用国内的卫星数据,进一步拓展合声波研究。”刘成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领导到省物化探院业务交流
6月6日,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伟鹏一行到山东省物化探院进行业务交流,与省物化探院党委副书记王成明举行座谈。王成明对韩伟鹏一行表示欢迎,并对物化探院基本情况、产业
2023-06-21 07:23:00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记录到遥远的“太空合声”。论文通
2025-01-23 22:51:00
地球危机:科学家揭示地球进入关键时期,严峻的气候条件令人担忧
《地球气候危机:敲响紧急警钟》2024年10 月 8 日,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联盟发布了一份令人揪心的年度报告。这份在《生物科学》杂志上发表的《2024 年气候状况报
2024-10-12 18:21:00
NASA 利用 AI 预测太阳风暴,地球可提前半小时应对危机
...风暴数据,开发出一种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在太阳风暴对地球造成潜在灾难性影响之前,给予地球约30分钟的预警时间。太阳风暴是太阳表面发生的剧烈爆发现象,会向太空喷射大量的高能粒子和
2023-05-15 21:04:00
流浪地球+三体舰队入侵!矛盾之下,《三体》将何去何从?
电视剧《三体》热播,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两部作品的原著,都是出自刘慈欣之手。如果将《三体》剧情,与《流浪地球2》的故事,结合起来看,你会发现:他们之间,自相矛盾!最大矛盾是,
2023-02-17 16:22:00
会导致人类灭绝的5大灾难!每一个都让人恐慌,且随时可能爆发
虽然人类如今已经成为了地球上的主人,不过事实上, 人类还是非常渺小的,毕竟,人类对于地球的了解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同时,当地球上自然灾难袭来的时候,人类也同样会遇到生存危机
2022-12-26 07:00:00
气候危机,最热一年亟须行动
...新态势——热浪持续、野火不断、洪灾加剧、暴雨突袭,地球逐年变暖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也有令人略感欣慰的新进展——中美气候合作恢复,损失与损害基金启动,国际社会开启了转型脱离化石
2023-12-25 09:42:00
...国知名研究机构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波茨坦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约翰·罗克斯特伦日前在达沃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强调,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克斯特
2024-01-18 15:06:00
疫情后看《流浪地球2》的特殊意义
【经岚观察】23001疫情后看《流浪地球2》的特殊意义文/李志青人类思想的伟大在于不必等到事件发生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知了事件将如何发生,以及发生后的梗概。2019年春节观看《流浪
2023-01-24 17: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