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在行走中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平凉四中初二寒假社会实践侧记
□本报记者 杨曼艺
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各大书店,对消费者与阅读者进行简单调查询问;探究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自媒体时代对居民生活现状的影响……为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争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少年,在今年寒假期间,平凉四中初二级上百名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各自领域立足专业实际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强化实践育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关爱老人 传递温情
是否还有收入来源?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需求是否不断增加?您是否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八年级(10)班曹乐童小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老年人生活现状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由于大部分失去了工作能力和收入来源,往往被视为无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不断增加,如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文化娱乐等,但是,由于社会资源有限,老年人这些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曹乐童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老年人现状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我们应该注重老年人社会地位、精神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八年级(16)班马可、铁少怡通过实地走访平凉福家老年公寓,同时设计15个问题,在线上和线下访问答卷,用数据直观分析了解老年人生活现状,呼吁社会关爱老年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马可表示,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温情,我们要多陪他们聊天,多关爱他们。老人们其实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
“我们通过自编《城市社区老年人休闲活动问卷》,主要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休闲活动的种类和频率、对社区休闲设施的满意度等内容,同时,咨询了部分社区工作者和家属意见,对于表现出特殊兴趣或需求的老年人,进行了个别深入访谈,通过社区中心的协助,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有效率为93.3%。”八年级(18)班余梓卿在采访中说道。这次社会实践,他们小组通过调查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做了一份《城市社区老年人休闲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
余梓卿说,虽然大多数老年人有参与休闲活动的习惯,但活动种类和频率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老年人的兴趣和身体条件的多样性。大部分老年人对社区休闲设施表示满意,但仍有改善和增加多样化设施的需求。他希望,社区应增加多样化的休闲活动,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如设置文化讲座、技能培训;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应提供更多支持,如开展上门服务、提供交通便利,同时,加强对社区休闲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增设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和休闲场所,如阅读室、棋牌室等。品传统民俗 寻失去年味
“我家的年味就是打开客厅里一年都用不了几次的装饰灯,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沙发上,有的在发朋友圈,有的在互相聊天……”八年级(13)班以《我家的年味》为主题,通过分享自家除夕夜的纪实,让大家再次回忆起过除夕的场景。
掸尘、办年货、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发压岁钱……八年级(17)班张钶浛小组在调查中发现,如今的年味渐渐变淡,新时代的年轻人出现了新的过年方式——旅游。张钶告诉记者:“随着科技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今的过年方式就成了玩手机、网上拜年、饭店聚餐。现在不仅改变了过年发红包的方式,收看春晚的方式也从全家围着电视一起看到一个人在网络上看直播,就连古代流行的放鞭炮,在现代有些地方也禁放烟花爆竹。”
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八年级(7)班、(19)班、(20)班针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利与弊》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阐明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利与弊。“其一,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二,燃放烟花爆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其三,燃放烟花爆竹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并且烟花美丽、赏心悦目,极具审美意义和浪漫色彩。”八年级(7)班张杰说道。
八年级(19)班李毓说,通过调查,他们小组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弊端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燃放过程中还会产生巨大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同时,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了解大家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看法,希望以此引起大家更多的关注,提高安全防患意识,八年级(12)班刘怡瑄小组利用寒假时间通过在小区、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随机采访调查,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烟花爆竹本身是危险品,希望同学们加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在享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减少事故的发生。更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护环境,还我们一片蔚蓝天空。”刘怡瑄说。实践路漫漫 青少年当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于手机、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现在的青少年基本在电视机、手机、平板前长大,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在这个假期,不少团队还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进行了调查。
八年级(2)班赵佳馨说:“我们利用寒假时间,小组成员分别深入各大书店,采访工作人员,对其中的消费者与阅读者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询问,了解了大多数人所喜爱的书籍,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小组成员撰写了倡议书,倡议同学们多多阅读课外有益书籍。”
“你喜欢阅读吗?”“你觉得读课外书重要吗?”“你每个月看几本书?”……八年级(4)班郑翼嵘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在城区部分街道进行了采访。“这次调查让我们有机会初步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实践能够对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有所帮助,还能够提高精神境界,扩展视野,活跃思维。”郑翼嵘如是说。
八年级(11)班王遵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市图书馆,对图书馆内的中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我们发现图书馆内真正阅读的人很少,有部分读者用电子产品娱乐,还有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业,这些我觉得在家里就乐意解决,到图书馆里最重要的应该还是去阅读。”王遵翔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共享电动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拥有巨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推广共享电动车,八年级(5)班、(15)班小组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使用它的人群大多为不符合适用年龄的未成年人,而符合使用年龄的成年人使用率却非常低。在此我希望成年人能安全、大规模使用并大力推广共享电动车,为市民短距离出行提供便利。”八年级(5)班张睿告诉记者。
八年级(15)班白雨薇说,本次实践中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和分配能力及合作能力等,还了解了市民对共享电动单车使用情况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更加贴近了。
《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利与弊》《初中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变废为宝 我在行动》《自媒体时代对居民生活现状的影响》《串番茄的成长旅程》……在这样生动的课堂中,一次次“行走”,平凉四中的学子度过了一个愉快、有益的假期。
平凉四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以创新的德育形式、丰富的德育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培养同学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