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病房“老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2 14: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叶蓓蕾

“没有三头六臂,至少有铜墙铁壁”,四十出头的老阿姨常常自诩,此番牛皮吹破。医生肃面诊断后,人直接被镣上“手铐”,打入病房。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也便坦然受之了。

刚建的院区,病房整洁一新,硕大的落地窗,阳光扑喇喇涌入,如电动暖毯铺了一床,嘿,此处成我的暂居之所,顷刻间一扫满面愁容,祛除一身霉气。未等办理好入院手续,两位病友以目光迎接我这位“新病号”。

12号床是75岁的老爷子,是这个病房的“钉子户”,住进已个月有余,未见“搬迁”之迹。每天笑颜盈面,虽然每隔一日做一次长达四小时的血液透析,仍是一副乐天派的模样。老爷子是退休老干部,曾是拿笔杆子的文艺男青。每日最大的喜好是观看央视新闻频道,从不换台,妥妥一枚铁杆粉丝。旁人如同日日“学习强国”,熏陶之下,时政要闻、民生时事、社会热点全了然于心,同一病房的“病号”们时常就某一话题畅聊一番。老爷子走路微跛,是中风留下的后遗症。当年他也是一名健硕的壮汉。老年人高血压引发中风,最忌摔。老爷子偶尔起来走动,肩头一高一低,慢慢踱到落地窗边,眯缝起眼,看到阳光暖融一室,便满足地唠上一句,今天的太阳真好。他的眼力不甚好,医院账单要拿到阳光底下,凑近眼睛,然后对着上面形同蚊蚁的数字,一番细细地核查。眼力不好,耳力其实也在衰退,为避免影响到我们,他总是将电视音量调到最低,然后贴近,似在窥听。我们便佯嚷嚷着声音太轻了,然后让他心安理得地远远靠在床边看。陪床的阿婆也70岁有余了,瘦小却精干,照顾老伴的一日三餐,无微不至,就连散个小步,二老也是手牵手,伉俪情深。

医院早餐标配是两个大面包,我们称其为傻头包,两个硬撑下去,非傻也成憨憨,每餐一个包子已是极限。阿婆是个节俭之人,见到剩粮便会默默攒起来,悄悄藏到落地窗边,将水分沥干,待周末顺捎回家喂鸡鸭。病房常有护士来查房,卫生在检查之内,我们便好似“帮凶”,撩起半边窗帘加以遮掩,回回蒙混过关后,总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13号床三度“易主”。老主顾是六十出头的叔,强悍,一张嘴便是大嗓门,说出来的话十头牛也拉不回,跟老爷子聊起新闻话题更是乐此不疲。看到屏幕上的不平之事,便立马横眉竖眼,将其抨击个体无完肤,着实一“愤青”。把这位“愤青”换走的是一位来体检的阿婆,瞧不出病态,但干咳不止,鼾声一夜,扰得老爷子一宿未眠,次日看新闻都提不起劲儿来。这位阿婆住了两夜,提着两大袋药便利索出院了。

人走,茶未凉,第三位主登场了,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照他的话来讲,走路像跳舞。这位50来岁的哥儿,亦是乐活一族,爱听歌爱唱歌,颤音甩得如同他的血压,这也是他入院的原因。病房跟着他旋律,动感十足,一度让人怀疑进入大妈广场,当然他放音乐是有时间点的。这位哥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例行检查、特殊治疗外,其余时间大多在外闲逛,能使他乖乖就范的唯有血压指标。即使卧床片刻也不得安闲,戴着耳塞憋着喉咙哼听,情难自抑时不自知地唱出声来,那音调能扭出个十八个弯来。邻床的老爷子跟老婆子打趣,是不是在睡唱呀?人家哪是睡唱,分明是在明唱,令人哭笑不得。颤音哥有个小他一岁的媳妇儿,虽然也有点残疾,但样貌不艳俗,中老年夫妻仍像一对小年轻,时常头碰头,耳塞一人一只,哼哼呀呀的,可谓夫唱妇随,令人生羡。

14号床的我,他们称呼小叶,有时也调侃叫老师,他们眼里的我是个“要好”的人,喜欢坐在阳光里,闲了安静地抱着书看。每天一大早他们就看着我给花换水、剪枝、修叶,把病房整得像花房,医生护士见了频频点赞,连称“最美病房”非你们莫属,我们几个笑得眼里都是阳光。

医生对老爷子未正式下“通关文牒”,颤音哥前日晚血压飙升至190,病房“老铁”们本约好一起出院的,终究不成行。二“老铁”无奈笑笑,只得继续留守。生活似炼丹炉,面对环境的优劣,我们已学会坦然面对,每一种境况都是对自我的考验,更是人生的历练。

病房是一个小社会,病人皆是一本书,折射出人生百态,了解到世情,见识了人心,充满温情的病房何尝不是文明社会的缩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04岁老人在安医大一附院成功接受电切手术
...的病房里传来一阵欢歌笑语。医护人员们围站在104岁的姚老爷子床边,为他庆祝这个特别的生日:前些日子,姚老先生在该院成功接受了前列腺巨大占位电切手术,成为该院实施此类手术的最高
2024-12-03 17:30:00
社区医院不停诊 春节随时可“寻医”
...一直不能说话,只用眼睛和李倩进行简单交流,为了鼓励老爷子多说话,李倩每次都会提高音量,尽量靠近老爷子让他听得清楚,并鼓励他大声说出来:“大爷,能说出声音来吗?”经过一段时间的
2023-01-24 00:06:00
李立群染肺炎戴呼吸机差点立遗嘱,儿女无一人回来照顾,如今康复出院
...情况,中途甚至带上了呼吸机,看起来人也是十分憔悴。老爷子病倒后,一下子瘦了十多斤,他在视频中跟网友们聊自己的情况,说晚上会戴呼吸机入睡,要不有时会感觉不能通气了,白肺的情况也
2023-06-05 10:36:00
...更多重症患者康复回家——春节前夕探访北京朝阳医院“老爷子今天出院,我们一家人终于能过团圆年了!”1月18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本部住院部一楼大厅结算窗口前,王强
2023-01-20 06:25:00
82岁老人阳后白肺需切开气管,家人摆手拒绝,医生急得两次找家属谈话
...发尽最大努力,急诊科副主任蔡华波选择了后者。给82岁老爷子“气管切开”?两个儿子一听连连摆手拒绝82岁的胡爷爷,就是蔡华波两次找家属谈话,“抢”回来的患者。3天前,胡爷爷已从
2023-01-11 13:35:00
...往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二分院为老人上门办理身份证。“老爷子,坚持一下,马上就好。”因长期卧床,老人腰椎损坏已无法自主坐立,无法成功采集人像,民警想方设法调整姿势,最终在家属和民
2023-12-05 07:40:00
8旬老人躺病房排不出小便痛叫,儿子直接用嘴给父亲吸尿袋
...天在医院陪同,帮病人家属一个忙,拍下的一幕,生病的老爷子排不出尿,痛到哇哇叫。儿子急得一身汗,没办法儿子用嘴硬生生给老人吸出来的血尿,老人前列腺癌后期了。” 视频发布后引发
2023-12-23 11:31:00
林靖恩与李坤城儿子共同瓜分巨额遗产,林靖恩获得千万房产
...关于这一对“爷孙恋”的最终结果已经有了,关于李坤城老爷子离世之后留下来的巨额遗产分配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李卓轩的做法其实挺对的,但感觉对林靖恩还是过于苛刻了,为什么这么讲。
2023-06-21 09:39:00
102岁抗战老兵重见光明
...琦特意买了束鲜花,来到尚书来老人的病房进行慰问。“老爷子,您是大英雄啊!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您。”魏琦紧紧握着尚书来的手,动情地说。她还反复交代医护人员:“
2024-05-06 09: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