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城市书房内除了书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04 02: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适时更新图书造型 听书墙扫一扫回家慢慢听 文化活动吸引各地读者打卡 为游客新增寄存点

城市书房内除了书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城市书房内除了书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城市书房内除了书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城市书房内除了书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来,驻留一室寂静;归,带去满腹书华。”2月3日,在大东区时代文仓城市书房内,一位年轻的母亲躬身读着入口处的提示牌,她还一个劲儿地叮嘱女儿:在书房千万要安静,不要跑闹。尽管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日都会上演,可对陈武来说,那一低头的叮嘱,却是让他动容的美好。身为店长,尽管对书房再熟悉不过,可每天陈武至少还要走几个来回,微信步数基本保持一万步以上……

精心设计造型,移步便可“咔嚓”

读本书,喝杯咖啡,拍张美照……生活大抵很寻常,却也总有能让快乐的瞬间充盈其中,让生活多了色彩,多了美妙。书房也在制造这样的美妙时光。

“图书的造型,少则一周就会更新。有一些读者喜欢的造型,我们也会保留一段时间,但最迟一个月也会进行更新。”陈武说,书房通常会利用周一闭馆的时间,组织图书管理员对图书进行整理、变化造型,这样不仅美化了图书环境,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打卡点。目前,可供拍照的图书造型有10来处。红色的“LOVE”,彩色的“OK”……这些特别的设计,吸引了不少读者时不时地“咔嚓”。

除此之外,电梯外铺的特色壁纸、写有名人名言的阶梯、绿意盎然的百草园等,无一不成为读者的倾心之地。在阅读的同时,定格美妙的瞬间。

展示创意,文创产品受追捧

来一处地方打卡,当然少不了带走一份纪念。在书房的文创展示区,除原有的一些民族卡牌、故宫文创外,书房又推出了新年文创产品。

对联、窗花、福字、新年台历、香包……这些新年文创产品,不仅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还满载着祝福。“这个‘地三仙’冰箱贴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写有‘土豆’字样的最为畅销。”陈武笑着说,不少游客来书房打卡后,特意把冰箱贴带回去,或自留或送人。“现在工作日,每天能有300到500人来到书房,周末能达到700到1000人。”陈武说,据数据统计,从2022年6月开放至2023年底,已经有26万余人来到书房,其中外地人有10万人左右。这也意味着,书房正在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扫一扫,把喜欢的书“装”进手机

“目前,书房实体书将近10万册,正陆续扩充更新。”陈武说,更新的书籍会综合考虑读者推荐、畅销书排名等等,查询畅销书排行榜也成为他日常的工作。

除此之外,书房还设有电子游览屏,以补充书房图书内容。陈武介绍,电子游览屏更着重提供一些热门的期刊杂志,并且会实时更新,目前已有1500本。读者可以通过触摸屏体验便捷的数字阅读,徜徉书籍星海,感受“云”阅读的乐趣。除了在现场查看外,还能实现手机扫码阅览,这相当于把书“装”到了手机里,而且全都免费。

书房的扫码听书墙,也实现了同样的功能。“我要把喜欢的书籍二维码拍下来,回家慢慢听。”现场,一位读者正拿着手机拍着。这样的画面,陈武每天都会看到。听书墙下,每一位读者都很认真,画面静美。

全年150场活动吸引各地读者参与

除了阅读和拍照,书房还会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这也吸引了更多外地读者的参与。

2023年,书房组织了150场活动。“去年3月至7月,我们策划了曲艺版四大名著活动,连续开展了12场活动,每场都在50人以上。”陈武说,当时活动通过公众号、书友群、微信群以及通过现场广播等形式通知,由于基本在周末举行,很多省内其他城市的家长带着孩子赶来参加。“我们还组织了国粹京剧院沉浸式体验演出活动,请专业人士给小朋友画脸谱,现场听京剧。”陈武说,当时有170名读者参与,活动让这些读者感受到了京剧之美。

今年1月起,书房举办了东东龘艺术节曹征2024个展,通过动漫画展的形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这些画作色彩鲜艳,富有想象力,增添了新年的喜庆与灵动。

提供贴心服务,新增寄存点

2023年,书房累计借还图书4万册。通过自助借阅机,10秒钟即可办理借阅和还回手续。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还书,会有图书管理员的短信及电话提醒,甚至还提供了快递还书服务。陈武说,2023年,有100多本书是通过快递还书的方式完成的。

书房还提供外伤医疗箱,为老年读者准备了老花镜、放大镜,设立了母婴室,给行动不便的人群准备了轮椅。今年,借鉴小河沿早市的做法,书房在服务台新增了寄存点。“一些外地游客通常会把行李放置在酒店,来书房还是以拍照为主。目前来看,通常是家长寄存童车或购买的物品。”陈武说。

下午时分,阳光透过书房偌大的玻璃窗,洒下一片温暖。年轻的母亲陪着孩子静静地享受着阳光与书香,这一幕甚是美好。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摄影记者 陈鸿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闻出版广电报本报讯 (记者张席贵 李婧璇 张君成)《吉味儿》是延边大学出版社刚出版的一部主题出版图书。近日,延大社在吉林长春举办了《吉味儿》作者创作分享会。《吉味儿》以不同年
2024-05-24 10:44:00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服务更有“人情味儿”富川一瑶族文化特色电信营业厅开业获群众点赞 本报讯(记者何沈扬)“瑶族服装真好看。这店的装修也漂亮。”9月25日,一大早,中国电信富川分公司
2023-10-01 00:14:00
大学生请5天假跨省奔丧被砍掉2天,高校管理不能少了人情味儿
5月27日,中北大学的一位学生因奶奶去世,向学院请假回家奔丧,“预计在家待五天”,班主任、教学科均同意申请,但最终却遭学院老师李某某拒绝,她称“最多三天”。请假截图在网络流传后,
2024-05-30 16:24:00
年味儿有变又何妨
...个中国人都有不少可供盘点的内容。不管选择说点啥,年味儿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年味儿越来越淡,恐怕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不管南方北方、城市乡村,年味儿的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是
2024-02-18 11:25:00
网络中国节·春节丨江北铁山坪街道:办活动 送温暖 让年味儿浓起来
...文化活动,加强氛围营造,开展走访慰问,让年味儿更足人情味儿更浓。组织开展活动,让年味儿浓起来铁山坪街道以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内涵为重点,开展了群众参与性强、认同度高
2024-02-11 12:46:00
老街故事豫新意(文化中国行 “粽”享端午)
...不够,想让老街重回巅峰,就得找回老街文化味儿、留住人情味儿。当地政府便从街道布局和业态引入着手,围绕非遗传承做起了文章。“我们通过引进非遗传承人、打造红色驿站、鼓励青年人创业
2024-06-10 06:38:00
蔬菜论捆、水果论堆、干果论兜……土味儿乡村大集为何圈粉?| 睡前聊一会儿
...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春节将近,不少人被土味儿乡村大集圈粉了。近段时间,社交媒体平台“赶集”“大集”话题短视频总数超过250万条、互动量逾8亿。有网友调侃,花小钱过大
2024-02-18 11:00:00
超七成受访青年注重旅行中的“文化味儿”
...排队。”这些暖心举动让她深深感受到了“石油之城”的人情味儿,“在油田工作、生活的人基本都相互认识,他们见到谁都像见到了老街坊,对我这个游客,也像对自己家的亲戚、朋友,总想主动
2024-03-04 16:46:00
京味儿文化拾宝丨 好书推荐之《胡同的故事》
...写道“究竟何为胡同味儿?他说他也不清楚,或是浓郁的人情味儿,或是淡然的平民百姓味儿,或是稍带着点不管不顾的市井江湖味儿,总之,体味它,最好是胡同里生胡同里长的人。”胡同,是北
2024-08-30 15:0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