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3 04: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作者:本报记者 李笑萌 本报通讯员 刘意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3日 09版)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本文图片均为《杨家岭的春天》剧照。资料图片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从延安走来 为人民而舞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族危亡的呐喊声中,大批文艺工作者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文艺工作者转变创作观念,走向人民大众,走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5月9日至12日,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热烈的舞蹈演绎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令观众看得心潮澎湃。

舞画联袂 再现经典

舞台大幕拉开,杨家岭的故事从一位当代版画系学生讲起。他笔下正创作的版画与舞台投影遥相呼应,随着投影中版画里的宝塔山变得越来越大,一支由版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和文学家组成的文艺骨干小分队抵达延安。

《杨家岭的春天》的创作灵感来自延安木刻版画。剧中,劳动人民在烈日下拉纤打水的场景就出自版画作品《抗旱》,“老妈妈”给住在自家的文艺工作者挑水吃的身影出自版画作品《挑水》,“慧儿”拒绝包办婚姻、投入红火的纺织工作的情节来自版画《马锡武调解婚姻诉讼》《妇纺小组》,在敌人搜索中战士们踏过人桥则出自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人桥》。《杨家岭的春天》用版画巧妙串联起三个篇章,带领观众回到八十多年前的延安。

舞蹈诗剧创作团队前往延安采风时,抗战时期的木刻版画给编剧、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冲击。“版画展示的是艺术家视角中的延安,是‘春天’发生的精神家园与象征。这春天不是微暖熏人的温柔,而是生机盎然的勃发;不是浅唱低吟的抒怀,而是大声呐喊的觉醒,正如版画刻刀下的笔锋,生动深刻。”许锐说。

以舞入画、以画代舞,《杨家岭的春天》巧妙地融合了舞蹈与版画两种艺术形式,以舞蹈流动的线条和动态的肢体语言赋予版画静态画面丰富的情感与生命力量。在舞蹈语汇的选择上,《杨家岭的春天》以中国汉族秧歌、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为基础素材,既贴近百姓又展现出独属于劳动人民的力量与气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铁春认为,该剧成功在这些基础素材中提炼出作品语言,形成了贯穿全剧并始终贴合主题表达的动作风格特点,实现了用舞蹈语言立体活现版画作品的内涵。

为该剧专门创作的现代版画《杨家岭之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融入剧情,其饱满激烈的画面、抽象的语言反映出的万物复生、生机盎然的状态,也为舞美增添了新的亮点。

更是一堂艺德修养的培训课

到人民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杨家岭的春天,是文艺工作者思想转变的春天,也是文艺觉醒的春天。“文艺为人民服务”是《杨家岭的春天》的精神内核。

剧中,音乐家、舞蹈家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生活,体会到人民如母亲般的深情,如厚土般的滋养;戏剧文学家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才智、深入体验,赢得人民的信任与喜爱,迸发出朝阳般的创作激情;版画家在鲁艺的熏陶和战火的锤炼下,成为以笔为枪的文艺战士,与人民生死与共。

如何用抽象的舞蹈语汇展现艺术家思想的变化?在第一篇章“厚土”中,大地龟裂,黄沙漫卷,水井边震天响的劳动号子吸引了音乐家的脚步。舞者们的表演张力十足,气势大开大合,几乎在舞台上一比一复刻了版画《抗旱》中的情景。在充满力量感的舞蹈动作中,音乐家的步调逐渐与拉纤打水的西北汉子们一致,原本洁白的衬衫被汗水浸透。随后,高亢的唢呐旋律响起,这正是热火朝天的劳动给予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他原本的西装打扮也转而变成与群众一样的汗衫。这一转变处理,引发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版画家的饰演者汪子涵介绍,在排演前,舞者们要充分学习、理解版画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动作把历史故事转换为戏剧化的场面。中国首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代“喜儿”扮演者之一、102岁的女高音歌唱家孟于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她被演员们精彩的演绎深深感动,她说:“年轻演员们跳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当剧中的舞蹈家和音乐家融入群众,在劳动中载歌载舞时,“新秧歌运动”的代表作《兄妹开荒》的影子若隐若现;文学家支持年轻姑娘大胆反抗包办婚姻的段落,令人想起《小二黑结婚》的情节;当黎明刺破黑暗,太阳升起照耀河面,仿佛代表着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舞蹈教育家吕艺生表示:“这个戏题材抓得很准,我看到版画家就想起古元,音乐家则令我想到了马可、冼星海,文学家一看就是赵树理的影子。”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评价,《杨家岭的春天》可以说是向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大师们的学习和致敬之作,对于全体演员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舞台实践,更是一堂艺德修养的培训课。

好作品是一次次磨出来的

从2022年《杨家岭的春天》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演出首演至今,此次是该剧的第八轮演出。而这次的舞台呈现,与两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不仅经历了细节的优化,还“大动筋骨”地调整过结构。

2022年首演时,剧目在结构上由四位艺术家分别出现在四个篇章中,各篇章相互独立,从不同侧面展现延安时期的文艺创作。

此次第三轮复排工作开始于今年初,历时五个月,剧组吸纳提炼了来自观众、专家等社会各界的四百余条意见。今年3月下旬该剧在北京艺术中心演出时,形成了“厚土”“破晓”“永生”三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承载独立的叙事任务,同时四位艺术家形象贯穿舞剧始终,戏剧脉络更加清晰——厚土的孕育、破晓的觉醒、永生的升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转变也令观众更加信服。

此轮演出中,在开场和尾声中出现的“版画系学生”则是又一次打磨修改后新添加的角色。总导演张晓梅表示:“他与每一篇章串场出现的‘小战士’的角色形成时空的交汇,同时首尾呼应,令观众感受革命历史的回响。”

5月10日晚,戏剧评论家梧桐再度观看该剧,演出结束后激动地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戏,一定是磨出来的!”梧桐评价,多轮修改后再度亮相的《杨家岭的春天》,在结构、衔接、细节方面,均作出了意料之外且情理之中的调整,令人折服。他用“激越处心潮澎湃,动情处热泪盈眶”来形容自己的观演体验。

(本报记者 李笑萌 本报通讯员 刘意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新闻寻找初心,“新传学子延安行”实践团队开展沉浸式新闻活动
...延安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王皮湾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历史现场开展沉浸式课堂,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专业精神洗礼。王皮湾寻声:聆听穿越时空的红色电波9
2025-09-06 15:13: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参观、学习,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认知,也坚定了我们扎根基层的信念。”在研学中明白了教育的使命本报记者 郭诗梦“这
2023-11-29 03:44:00
...枣园路改造项目,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打通杨家岭旭坤小区与延大新校区连接线、杨家岭商业街配套道路2条断头路。在增加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437人,失业
2024-02-29 03:43:00
...业方得始终延安行艺术活动期间,西泠印社社员们参观了杨家岭旧址、鲁艺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同时与延安当地艺术团体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颇丰。西泠印社副秘书长赵熊认为,从历史的角度
2024-05-12 06:55:00
让孩子们会玩更会学
...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6月30日,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来自西安的一群小学生集体朗诵语文课本里的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群孩子走进延安,实地重温这首诗歌。行
2023-07-02 02:16:00
我省10家“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你来打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此次新入选的4家,另外6家为:杨家岭革命纪念地延安时期中央妇委旧址、交大西迁博物馆、赵梦桃纪念馆、延安红色家风馆、陕西省家风馆、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轻工业博
2023-09-23 00:40:00
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走进红色场所 上好“大思政课”
...先后辗转来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青委旧址等地,在这片黄土地上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在抗大旧址,师生一行唱响了抗大校歌,回顾那段青年
2023-08-22 16:32:00
本文转自:人民视频2月8日上午,“延安精神 薪火相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拉开帷幕,活动由延安市委网信办、西部决策网联合举办。
2023-02-15 16:35:00
...加深刻的认识,也对讲好延安故事有了新的思考。”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薛健说,今后将不断挖掘好、整理好、讲述好延安红色故事,弘扬延安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4-03-14 04: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