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通市养老现状观察: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7 23: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我国,敬老院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也是我国数量最大的养老机构,但普通民众一般不会选择去敬老院养老:一方面那里主要收住“五保老人”;另一方面,社会上曾出现不少关于敬老院的负面新闻,让一些老人对敬老院产生排斥心理。

本报记者采访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敬老院发现,这里的条件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很有特色,尤其在人文关怀上。不少入住的老人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第一印象:温暖

川姜镇敬老院前后两栋楼,由当地一家企业捐资建设,200多张床位。实行公办民营后,在照顾好原有“五保老人”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

记者第一次走进川姜镇敬老院,就被宽大的走廊和走廊里活动的老人吸引。

这里的走廊是一个长约百米的封闭阳台,宽3米左右,除了一些康复设施外就是桌椅,是老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一走进这条走廊,就感觉到活力的存在:老人或打牌、或听音乐、或聊天,多名失能老人也被护理人员推出来晒太阳。

川姜镇敬老院院长朱丹华说,如果只让失能老人躺在屋内休息,他们不仅容易生褥疮,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折磨。“如果他们每天只能看着天花板,房间就是他们所有的世界了。把他们推到走廊里,跟其他老人一起,他们就会感受到,世界充满活力。”

这种理念,让记者心里一亮。

朱丹华原来是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2017年离职赴日本进修“认知症照护”,当年8月回南通,在一家老年公寓进行认知症护理。因为拆迁,这家老年公寓不复存在,她便卖掉自己的一套房子,带着老年公寓的两名护理人员、两名厨师和一个门卫,组成团队接手川姜镇敬老院。

川姜镇敬老院的老人就像小区里的居民,搬张小凳就在门口聊天。“要让他们社交,而不是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通过形成社交圈,帮助老人找到存在感。”朱丹华说,这种氛围是慢慢形成的,“即使是坐着发呆,周围都有人在活动、在说话,就不是一个寂寞封闭的空间。”

走廊里的水龙头,有左开的,也有右开的。“要让他们‘自立支援’,要他们明白,即使有人护理,别人也不会替代所有的事。比如洗手时,如果左手不能动,就要学着用右手开水龙头,反之亦然。只要有点活动能力,就鼓励他们自己完成一些动作,表明他们还是有用的人。”朱丹华说。

“自立支援,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理念让记者感到震撼。

走廊里有个摇篮,内有玩具娃娃,用纱巾覆盖。这主要是为患阿尔兹海默症(又称“失智症”)的老人服务的。“失智老人并不是完全失去记忆,对很久以前的事,他们还是有记忆的。比如,对待婴儿,他们知道要呵护,这能唤起他们内心对生活的热爱。看到摇篮,他们未必知道婴儿的真假,但会心生暖意,知道要小声说话等等。”对于记者的好奇,朱丹华边走边解释。

让失智老人与其他老人一起生活,这也让记者耳目一新。一般的敬老院和护理院,对失智老人通常都设有护理专区甚至有隔离措施。川姜镇敬老院有30多位失智老人,并没有专门的“失智区”,所有老人在一起生活。

“永远72岁”的黄孝岩是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敬老院并没有把他关在房间里,任由他四处自由活动。第一次见到他时,黄孝岩穿着红马甲在长廊里随意走动,马甲上写着“我迷路了,麻烦帮我打电话”的字样,并留有联系方式。

黄孝岩不知道自己多大,每次问他,他都说72岁。他喜欢扫地——随时拿着扫把簸箕,见到垃圾就扫,被朱丹华笑称敬老院的“扫地僧”。他活在他的状态中,自得其乐。

当然,给失智老人自由,朱丹华会面临一点风险,其他老人也存在不理解。但经过努力,这些老人一直和平相处。这种努力,失智老人肯定不理解,其他老人也未必会理解,但对于失智老人的家人来说,这种待遇更加难能可贵。

寻找更多细节

南通目前有各类养老机构312家。其中,评级标准最高的是五星级的阳光老年公寓,另外还有6家四星和众多三星养老机构。一个多月时间,记者先后走访了几家不同星级的养老机构,大多中规中矩,并未收获“意外的感动”。思忖再三,记者决定再次走访川姜镇敬老院。

每天早上八点半,朱丹华都要例行巡房。“爷爷奶奶今天好的吧?”“今天气色不错……”朱丹华边走边打招呼,或拍拍老人肩膀,握握他们的手,看看他们的基础护理情况,或拍一段视频发给老人家属。40多分钟,朱丹华手脚不停、嘴巴不停,完全处于工作状态。

巡房结束,记者都很难记起在短暂的时间里,她重复了多少相同的动作。这些相同的动作,对每个老人来说,又都是必要的。

巡房期间,有老人从院子里摘了几朵栀子花与同屋老人分享,朱丹华用方言夸奖老人,引得两位老人喜笑颜开。站在门外的记者循声望去,发现其中一位老人即便在插管吸氧,也乐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线。

“那些刚刚入住,或者有点状况的老人,我都要拍段视频告诉老人家属,让他们放心。”朱丹华解释她为什么“选择性拍视频”,而她巡房的主要目的,除了检查老人的基础护理质量,更是监督护理阿姨的工作。“看与不看,护理阿姨的工作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不能保证每个阿姨都自觉。”

朱丹华巡房之前,护士早上巡房已基本结束。护士主要负责给一些老人进行挂水换药等基础治疗,而护理部主任,每天在各楼层要巡查三到四次。“不同的时段,我们都有人在巡查,避免老人发生意外。”朱丹华说,她本人一天也要巡房三四次。

老人跟孩子一样,需要随时的“探看”。这种随时的探看,让老人更安全,家人更放心。

很多第一次到川姜镇敬老院的人,会忘记这是一家敬老院,因为这里的“五保老人”不多,老人的生活状态,也完全不同于其他敬老院。见到陆雪康乐呵呵地推着半失能老人王思祥走过来,记者好奇相问,才知道陆雪康自己就是“五保老人”,他乐于帮助别人。

一些“五保老人”认为自己无儿无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敬老院没有把两拨老人区分开,是想让老人们融入到一起。

“‘五保老人’大多有自理能力,我们鼓励他们帮助那些困难老人。这样一来,他们也更更自信。”朱丹华说,其他老人会回报这些善意的帮助。哪怕只是给他们一块饼干,请他们喝一口牛奶,“五保老人”都会很开心,因为那是一种“认可”。

56岁的施智行也是一位“五保老人”,虽然有点残疾和智力障碍,但一直主动帮忙收拾厨具,整理桌椅。“他每天都会准点到厨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他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朱丹华说。

把这里当成家的,还有83岁的施才新。老人患有心脏病,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做生意,平时非常忙。老人入住敬老院已经5年,前几天,因为脸上突然长了一个黑痣,被子女送去医院治疗。

“老人有酒瘾,在医院里不让喝酒,一直嚷着要回敬老院。他每顿饭都想喝点小酒。”女婿陈杰说,岳父觉得在医院不自由,敬老院里更自由,能到处走走,而且都是熟人,“他对家的依赖,已经转到敬老院了。偶尔接他回家住一晚,他也催我们尽快把他送回敬老院。可能在这里,他更有家的感觉。”

相由心生

川姜镇敬老院算不上最好的养老机构,尤其是在硬件上,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但前后两次走访,在里面收获的各种不经意的感动,又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川姜镇敬老院现有200多张床位,收住176人,在目前的敬老院和一般的养老机构中,规模不算小,但护理阿姨只有20人,并不算多。要想把老人照顾好,护理阿姨必然会很累。朱丹华减少行政岗位配置,收入上向一线护理阿姨倾斜,她们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因此流失率很低。

农民离不开土地,即使老了,还是乐意在地里捣鼓,自得其乐。在海安、启东、通州的一些敬老院,甚至在启东市社会福利中心,记者都见到了一些菜地,专供老人使用。

川姜镇敬老院在菜地中又辟一条道路,用废旧轮胎搭成矮小的“篱笆”,方便更多老人前来休息。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能在这里闻到泥土的香味,感受田园气息。

“我原来在医院手术室上班,救治的是人的前半生。现在经营养老机构,关怀的是人的后半生。”朱丹华说,她希望能成为新的养老理念传播者,让老人活得更有价值。

温情的养老理念、融入日常护理的暖意,让大多数入住的老人充满笑容。“相由心生。”朱丹华说,“他们住在这里,不会感觉到恐惧,不会焦虑。” (朱旭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19级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陈梦凡现场被申丞医养和南通市阳光老年公寓“争抢”。100%就业却过半是调剂生今年6月
2023-12-05 07:37:00
如何留住、用好养老护理人才?听听南通这群年轻人怎么说
...院的入职邀请,实现了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衔接。上午,南通市阳光护理院内一片欢声笑语,在充满节奏感的音乐中,“00后”护理员郑苏云正带领老人们学习手势舞。看着面前的老人们乐在其中
2023-07-06 01:49:00
...已经帮老人洗好被单并晾晒起来。53岁的喻祝群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养老服务站的一位助老员,提供助洁、助浴、助餐、助医等“九助”服务。喻祝群和她的同事们,是当地不断完善养老
2023-04-18 18:33:00
...决定邀请亲戚王女士夫妇陪伴母亲,并安排3位老人入住南通市阳光老年公寓,“公寓有两室两厅,除了提供24小时的医护服务,饮食也按照老人们的需求来提供。”南通市阳光养老产业集团常务
2024-12-22 08:31:00
老记协等“跨界”退休人士“组团”参访护理院 共同关注养老事业
...东联络处和浦东军休的两批退休人士代表,相约来到位于南通市通州区青年东路上的红星养老院护理院实地参访,切实感受养老事业的发展状况,并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图说:老记协等“跨
2023-12-29 15:2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联动指挥、信息共享,江苏省南通市——大数据赋能,让社会治理更智慧(深阅读)核心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
2023-02-05 04:06:00
...外省份的同行,了解当地养老护理行业的情况,并走访了南通市民政部门。 南通市民政局副局长 吴明华:很多养老院、护理院都是民办机构,和我们传统的医院、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这些单
2023-02-13 11:37:00
品韵太极美 健康夕阳红
...花式太极拳让人印象深刻,荣获最佳表演和最佳组织奖。南通市代表队由南通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选派,队员平均年龄68岁,最高年龄77岁。该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苏敏介绍,南通是长寿之
2023-09-21 00:52:00
...患,筑牢安全“防火墙”。近日,北郭社区乐邻网格邀请南通市濠河消防队开展消防演练,对辖区微网格员、楼道长、志愿者代表共40多人进行培训。消防教官结合火灾案例,重点介绍了日常用火
2023-10-31 16: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友好城市青年说丨喃们保定着(zhāo)得(děi)!来听他们的心里话
2025-04-02 11:05:00
石家庄市长安区:刘月卯书法家工作室举办上巳雅集活动
3月30日,刘月卯书法家工作室在石家庄市长安区举办“游目骋怀——刘月卯书法家工作室上巳雅集活动”。现场,书法家们与社区居民共同吟诵经典《兰亭序》
2025-04-02 11:06:00
晋州市开展“晋图讲堂”讲座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宋家逸)3月30日,晋州市文化馆举办的“晋图讲堂”在晋州市融媒中心正式开讲。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瑞涵九力书房创始人涵涵校长
2025-04-02 11:09: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 刘振宇3月的威海还有点冷,站在塔山南坡向南望去,山顶上盖着一层积雪,在山风的加持下冬意犹在
2025-04-02 11:12:00
山东肥城入室抢婴案将于4月2日在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2006年,山东肥城一名出生仅8个月的男婴姜甲儒正在爷爷家睡觉
2025-04-02 11:13:00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加入新加坡国籍啦?”这是今早老丁在翻看微信朋友圈时,不少朋友发出的疑问。要说这也不是围绕张一鸣国籍的首次纷扰
2025-04-02 11:13:00
问政海南 | 停工近一年,项目安全隐患重重……海口一小区加装电梯困难重重
点击进入“问政海南”栏目南海网4月2日消息(记者 易帆)“小区16栋单元楼加装电梯已经全面停工半年,远超合同工期一年半
2025-04-02 11:43:00
抽查不合格,青岛市泰星电缆等企业被通报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4年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2024年第1批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电线电缆产品184批次
2025-04-02 11:44:00
沈阳市公安局悬赏5万元的刑案通缉犯姜龙已被抓
3月23日,沈阳市公安局发布悬赏通告,2025年3月21日凌晨,沈阳市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经查,姜龙有作案嫌疑,目前在逃
2025-04-02 11:49:00
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
2025-04-02 11:54:00
以你之名丨续写这本“钉子”日记
编者按:从“铭记你”到“追随你”,再到努力“成为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2025年清明节期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清明节主题策划《以你之名》
2025-04-02 11:56:00
珍爱网有线下门店关闭 关注婚恋平台诚信“欠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进入3月以来,珍爱网有线下门店在未提前告知会员的情况下突然关闭,引发付费会员集体投诉。网络上
2025-04-02 11:56:00
济南平阴法院发出首份《预查废证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栾海明 通讯员 赵芳近日,济南市平阴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平阴法院”)发出首份《预查废证明》,正式启动涉金融案件“预查废”机制
2025-04-02 12:18:00
浪漫威海清明礼遇,西霞口给你不一样的春日限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清明节假期即将到来,当数万只海鸥飞抵威海,这场春日限定的蓝色芭蕾已拉开帷幕。面向威海市民、全国大学生
2025-04-02 12:18:00
两年四名毕业生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学生老师校长都说:规划很重要
朱周悦(左三),曾是长青小学篮球队队长,今年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2024年,三名长青小学毕业的学生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2025年
2025-04-02 1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