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合作 杭州打造长三角“金南核”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07 08:06:00 来源:杭州网

6月6日,2025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沪苏浙皖“四兄弟”再商发展大计。

合则强,孤则弱。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过去一年,杭州一面苦练高质量发展内功,打造长三角“金南核”;一面主动牵手,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合作,在创新共链、服务共享、生态共保等各领域取得新进展。

让创新要素“跑起来”

有人说,以前的杭州特产,是龙井茶和西湖藕粉;现在的杭州特产,是机器狗和机器人。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杭州创新实力的快速提升。《202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杭州在全球科技集群中保持第14位、在中国上榜的集群中位居第6位,连续三年进入世界前15行列。

创新,同样是杭州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的主旋律。在首批长三角跨区域创新联合体中,西湖实验室、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承担了肺癌新药、核工业机器人两个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去年4月29日,沪杭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市徐汇区启用,下设一家“沪杭协同公司”、一只专项基金及数字商务、孵化工坊、人才之家三大平台,深度融合沪杭两地资本、产业及人才资源,服务杭州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创新的平台,一个合作的桥梁,一个发展的引擎,一个心灵的港湾。”杭州市驻沪(深)办主任王军说。

以上海为核心,杭州的“创新朋友圈”正不断扩大,牵头成立民间国际科技创新服务联盟长三角中心,与长三角八城市共同成立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依托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新引入菜鸟、每刻等10家数字工程服务商,累计促成长三角区域300余家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

让办事群众“不用跑”

“人在上海,不用去杭州,就办好了杭州房产的登记业务!”收到从杭州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市民之家窗口寄出的不动产权证书,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孙女士夫妇非常高兴。

这是沪杭首单存量房“跨省通办”转移登记业务,也是长三角“一网通办”带来的最新惠民成果。从2019年上线至今,长三角“一网通办”以“进一扇门,办四地事”为目标,不断优化流程、扩大范围、提高时效,让“跨省办事”不再成为长三角居民的麻烦事。

而作为“最多跑一次”发源地,杭州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上同样走在了前列。去年以来,杭州在现有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基础上开设29个远程虚拟窗口,覆盖不动产、社保、企业经营等多个领域的高频事项,高效服务长三角区域企业和群众。虚拟窗口包括高清视频通话、电子证照调用、材料在线预审等功能,让群众既不用跑腿,又能享受线下办事“手把手”指导的便利。

除了办事,教育、医疗资源的充分流动也为群众带来了便利。围绕拔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西湖大学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与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展战略合作;上海新华医院多位专家教授常驻杭州市儿童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带教,杭州专家则常态化前往湖州、嘉兴、绍兴等周边城市送医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让绿水青山“留下来”

5月27日,新安江歙县段碧波如练。随着发令枪响,来自长三角各地的300余名游泳爱好者跃入水中,在绿水青山间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连接浙皖两地的新安江,是长三角跨区域生态保护的典范。从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到共建2.0版的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这项起源于杭州的机制已推广至全国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

去年,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年度指标任务全面达标,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纳入保障。从新安江到大运河,从东苕溪到浦阳江,一纸纸水质“对赌”协议为杭州各地的跨区域水系买了“保险”,也让过去“各扫门前雪”的保护方式彻底成为历史。

留住绿水青山,自有金山银山。去年投用的农夫山泉黄山工厂,让“生态水”转化为“经济水”,预计今年产值达8亿元;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已发布8条黄金游线,每年输送客源达30万人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绍甬”联手,能否成为下一个“苏锡常”
...美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12281跨市轨道交通接踵而至,让长三角城市之间越来越近,也是各大都市圈间竞速新的关键手。日前,《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
2023-12-08 11:39:00
专家学者相聚浙江武义 共探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化对空气污染影响的研究项目,其中有一个研究区域是在长三角地区。位于武义的上黄观测站,是国家生态环境观测的一个背景站,在这里可以获得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一些背景信息。”曹军骥说
2024-05-13 16:24:00
...字经济、文旅生态多领域发力杭州日报讯 今天,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温州召开,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在地处长
2024-06-05 06:45:00
杭州:长三角南翼“头雁”正高飞
...字经济“朋友圈” 改革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杭州:长三角南翼“头雁”正高飞唐骏垚 阮蓉初夏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潮”持续涌动。放眼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地区以近4%的国土面
2024-06-02 05:37:00
浙江杭州搭平台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侨动力”
...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杭州11月2日电(王潇婧)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如何以侨之力
2023-11-02 18:30:00
...会”。推介会由宿州市高新区管委会主办,拟邀请杭州及长三角区域头部企业,包括杭实集团、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迅犀(杭
2023-12-14 10:38:00
拥抱“长三角”,杭州宿州显示出怎样的合力?
...马作鹏一条大运河,链接起杭州、宿州两地。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大潮中,两座历史悠久的长三角城市相向而行,显现“合力”。近日,一场名为“宿杭网络文明对话”活动在
2024-04-11 14:57:00
长三角“关键一横”,能为几座城市“改命”?
...次,并不多见。沪苏湖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在一马平川的长三角,沪苏湖高铁被称为“江浙沪第一天路”,它的通车对湖州的带动自不待言,对上海同样意义非凡,这是2011年之后,上海时隔1
2024-12-27 07:07:00
苏州“一把手”履新后首次率团取经,为何选这两个城市?
...来苏州考察,共商两地交流合作,共谋更高质量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由“主”到“客”,上门“取经”苏州代表团此行学到了啥?此次苏州党政代表团前往嘉兴、杭州上门“取经”,主要学
2024-03-28 17: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清查、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疏堵结合引导医疗照护转运服务良性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6个部门11月3日发布通知
2025-11-04 08:04:00
记者1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要求有关高校要认真落实特殊类型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的主体责任
2025-11-04 08:04:00
11月3日,贵州赴上海举办“爽居贵州”旅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邀请长三角地区游客、友商来黔定居。贵州自然风光一眼入心
2025-11-04 05:31:00
近年来,贵州文旅持续破圈,不少游客从“走马观花”到“停留居住”,2024年省外客群在贵州购房3.06万套,销售金额超百亿元
2025-11-04 05:32:00
11月3日《经济日报》以《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供暖入户》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出实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报道介绍,随着冷空气频繁造访
2025-11-04 06:4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十县(市、区)委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小店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
2025-11-04 06:4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南昌市西湖区南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5-11-04 07:09:00
本报讯(万礼妍 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入住10年,吉水县山水豪城的住户帅先生还在为用水犯愁。近日,帅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记者反映
2025-11-04 07:09:00
11月1日,由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北排洪汾西南路下穿通道(北岸)渗水治理工程完工,成功阻断了渗漏水对道路路基
2025-11-04 07:13:00
“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座谈会,11月3日在晋祠博物馆举办。此次座谈是我市对接南方市场、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实践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阳曲县商贸新街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一次性解决了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远的双重痛点。该停车场对面积2375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
2025-11-04 07:14:00
11月1日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座检查井水位回落至正常范围,后王南街下游管道排水功能全面恢复,路面积水逐步消退,周边道路排水恢复正常
2025-11-04 07:14:00
实现全周期陪伴、助力“开业第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迎泽区税务局聚焦街区业态,以“线上远程帮办+线下走访答疑”模式
2025-11-04 07:14:00
六合引入7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粮食“不落地” 晒粮“不看天”南报网讯(通讯员胡宏记者孙敬清)不用“看天”晒粮,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烘干服务
2025-11-04 07:41:00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
“开镰米”收割,5名公证员全程在场跟踪记录大米“贴封条” 扫码可溯源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在南京浦口正式开镰收割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