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07 10:54:00 来源:果壳网

朋友,你听过互联网大厂黑话吗?

组合拳、赋能、生态、顶层设计、颗粒度……这些活跃在互联网大厂员工嘴里的词,不知道曾让多少人 PTSD 。

就连张一鸣都不胜其扰,在 2021 年字节跳动年会上,他像相声大师表演《 报菜名 》一样,来了段互联网黑话,讽刺了不说人话的互联网大厂人:

“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推荐技术赋予的信息分发能力、跨端联动抖头西、分多个产品自研,实现深度共建,形成组合拳,打造内容生态闭环,以此赋能客户用户创造价值。未来我们要增加横向不同场景价值,延长服务链路。同时纵深满足用户需求,借助人类年龄的自然势能,在小中青多个年龄用户深度渗透…… ”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随着张老板的一番话,大厂黑话算是火出圈了,媒体们也开始报道这个现象,我们当时也聊过这个话题。

而 2024 年一开年,外国也搞起了对互联网黑话的批判。

最近在 TikTok 上,一个叫 Corporate Erin 的系列视频火了,播放量动不动就是成百上千万。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Corporate Erin 可以理解成 “ 大厂的艾琳 ” ,看名字你估计已经猜到视频内容都是什么了。

没错,整个系列视频其实讲的都是一类事,那就是由这个叫 Lisa 的姐扮演一个大公司的小领导艾琳,面带微笑对着镜头展示硅谷精英们的职场话术。

想象一下,当你下了班打开手机刷短视频消遣的时候,屏幕上突然蹦出个和你同事领导打扮相似的人,和你聊三分钟 “ 痛点 ” 、 “ 用户心智 ” ,然后告诉你:

“ 我对你期望很高,但我看不到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下去你随时会被开。 ”

你什么感觉?八成是觉得晦气、下头。老外们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他们也是打工人,也顶不住这一套话术轰炸,听了大厂黑话照样打摆子。

在雅虎新闻、商业内幕、赫芬顿邮报等网站上,对艾琳引起的现象还进行了专门的报道。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有时候艾琳是那个凌晨 4 点不睡觉,突然视频拉会探讨 2024 年公司战略举措。

在深夜昏暗的灯光中,大家隔着屏幕一起眺望未来,共同构想 deliverables ( 可交付成果 )。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有时候艾琳刚刚休假归来,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她对已经打工一礼拜的下属们疯狂灌鸡汤,畅谈过程抓手和最终价值。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有时候艾琳为下属一对一解释公司丧假政策,骤然听闻下属全家意外去世的噩耗,她还装模作样捂着嘴巴一脸震惊,替对方感到哀伤。

但没过几分钟,她就恢复了那张熟悉的嘴脸,告诉下属就算你全家不幸去世,但你还是得上班,因为公司就是这么规定的。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评论区里的老哥绷不住了,站在资本家一方的人要求公司赶紧邀请艾琳加入,他们需要这种人才。

不过打工人显然更多一点,他们差点喘不上气来,恨不得当场辞职,并祝福她和自己上天堂的家人团聚。

此外还有一大批老外直接和艾琳合拍了视频,点开手机一度让人以为是 HR 约谈现场。

EOD 、 EOJ 、 EOA 。一堆莫名其妙的词汇从艾琳嘴里蹦出来,大兄弟当场懵圈。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看在老哥抓耳挠腮的份上,艾琳才勉强解释了一下:EOD=end of the Day ( 今天结束 )、 EOJ=end of job( 工作结束 )、 EOF=end of afternoon ( 傍晚 )。

想明白艾琳以及现实中艾琳这种人在表达什么,要么直接问,要么只能连蒙带猜了。

评论区都顶不住了,老哥赶紧给出一个EOC —— End Of Conversation ( 对话结束 ),赶紧闭嘴吧您嘞。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也许有些差友还不知道,虽然经过了数年演变,国内的互联网黑话形成了专有的套路和模板,但国外一直有着类似 “ 互联网黑话 ” 的风气,也就是上边外媒口中的 corporate accent ,翻译过来就是企业口音。

不过我更喜欢称之为 “ 大厂腔 ” ,约等于咱国内的 “ 阿里味 ” 、 “ 字节范 ” 。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Blue-sky thinking ,直译过来就是蓝天思维,它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性思考,而不受现有信念或想法的抑制。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头脑风暴。

Boiling the ocean ,字面意思是把海洋煮沸,实际上指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种黑话的起源,可比国内的大厂黑话早多了。

美国里韦大学的官网上有一篇文章,专门讲了黑话的发展历史。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从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管理者逐渐关注工人的心理,以此提升工作效率,缓和劳资关系。二战之后,各大公司们也开始关注如何帮员工提高生产力。

大厂腔紧跟着就出现了, 20 世纪 80 年代, Peter Drucker (现代管理学之父)与通用电气合作开发了 Work-Out 计划,以帮助经理和员工更快地解决问题。

他将低垂的果实 “low-hanging fruit” 赋予了新意义—— “ 容易解决的问题 ” ,响尾蛇 “rattlers” 成了 “ 显而易见的问题 ” ,蟒蛇 “pythons” 成了 “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 ……

不过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大厂腔就已经有点臭了。

美国诗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David Lehman 在他 1991 年出版的 Signs of the Times里写道: “ 行话是一种语言花招,它使旧帽子看起来焕然一新;它给那些如果直接表述就会显得肤浅、陈腐、轻浮或虚假的想法带来了一种新颖和似是而非的深刻感。 ”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讲句公道话,有些黑话确实很实用。

去年 Preply 调查了 1000 多名美国职场人士对行话的感受,打工人们比较喜欢core competency ( 核心竞争力 )、Overachiever ( 超预期表现 )、 Self-starter ( 自我管理 )这种词。

但是对Rockstar ( 明星员工 )、Ninja( 对某工种精通 )这种词就很反感。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原因很简单,前者是一个概念高度浓缩的新词汇,沟通起来很有效。但后者,摇滚明星、忍者,这都什么鬼,不解释谁能看得懂。

至于大家为啥听到黑话会感觉不适?

除了很多词汇毫无使用价值外,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艾琳视频里,她说黑话的时候,还有一套适配的动作。

乔治城大学语言学教授 Deborah Tannen 认为,艾琳竭力想表现一种和你换位思考,替你考虑的面部表情,同时身体前倾,做出一种真诚的姿态。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说白了,她说的每一句话,都缺乏诚意。

她没有和你换位思考,也不想替你考虑,所以才要展现出这种姿态,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

艾琳要是真的为别人考虑,那她是怎么用 36 ℃的嘴巴,说出 “ 你全家死了但你还要上班 ” 、 “ 给你两三天时间生个孩子然后认真工作 ” 这种冰冷的话的。

外国网友隔空暴揍艾琳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一位现实中叫做艾琳的女士就被 TikTok 上的艾琳破防了。

这位真艾琳是一位前营销专业人士,饱经此类企业文化,所以她至今不敢看艾琳的视频。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她说当时自己在公司里有无限的带薪休假,但要 through 58 hoops ,即克服重重困难。

就连微软的 Azure 云平台副总裁都忍不住在领英吐槽,自己也被大厂黑话淹没了。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这种工作对生活的挤压侵占,让她在失去工作的时候,感觉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因为工作曾是她一天中占比最大的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在被炒鱿鱼的一瞬间就消失了。

也就是现在人们老生常谈的,人被工作异化了。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无论是 TikTok 的艾琳还是现实中的艾琳,她们所展现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而是公司的一个齿轮。

在工作期间,所有人都在下意识的说黑话,以此代替简单易懂的人话。

员工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说废话吗?其实他们也觉得难以理解,甚至到处吐槽。

但黑话确实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好包装,领导就爱听这个。不瞒你说,我在几年前曾经收藏过一本 “ 屁话大全 ”PDF ,它过去给我的工作提供了不少帮助。

互联网黑话统治欧美,老外正在被“抓手”、“颗粒度”狠狠折磨。

老板也很清楚员工在说屁话,员工在周报上写 “ 用组合拳帮助用户赋能,打通生态闭环,帮助客户延长服务链路,强化用户感知,打破边界,打造生态化运营 ” ……

看起来牛逼轰轰,其实就是敲了一天代码。

但作为公司掌权者的老板大多选择放任这种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在某方面是有利的。

依靠互联网黑话,裁员在国外成了“impacts” ( 冲击 )、 “restructuring” ( 重组 ),在国内成了 “ 优化” 、 “ 向社会输送人才” 。

原本赤裸裸的矛盾,瞬间变成了小打小闹。就像是 “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这话,听起来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的向往,但是对秋天就嘎了的虫子来说,那就是阎王爷敲门了。

身处在充满黑话的大环境中,个体的反抗是无力的,甚至会下意识随波逐流。

打工人并非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可是在这个充满黑话的大环境中,个体的反抗过于无力,反而随波逐流说黑话,领导更容易给你升职加薪,会夸你够专业,融入了工作环境。

你每说一遍 “ 赋能 ” 、 “ 击穿 ” 、 “ 认知优势 ” ,你就越能感觉和其他同事相处融洽。会上放的 PPT 里,你大谈 “ 组合拳 ” 、 “ 引擎 ” ,老板看了直鼓掌。

这一刻,你浸泡在公司文化里,成了光荣的螺丝钉。

但在跳出大厂之后,掉了不少头发的自己再回顾大厂黑话,大概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也许只有当年那英的那条微博最能代表内心感受了:妈的,最烦装逼的人。

撰文:张大东

编辑:莽山烙铁头

封面:焕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7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字节跳动在厕所张贴许多反黑话的漫画
...,近日,多名网友发帖称,字节跳动在厕所张贴了许多反黑话的漫画,用调侃的方式鼓励大家\"不说黑话,清晰表达\"。比如,把\"你的车厘子在当前市场处于价格lose水位,建议适当调
2024-12-12 12:13:00
让人听不懂的“互联网黑话”,从大厂传到了新能源车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原标题:黑话专业户,从互联网大厂跳到了新能源车作者|曹杨 张轶骁2024年开年,大鹏导演的电影《年会不能停》无疑成为了第
2024-01-27 00:28:00
第一批职场卷王,已经被AI淘汰
...、充满看不懂名词的小作文,这就是职场考评乃至互联网黑话的精髓。它几乎成为了一种非常近似中文的小语种,不像正常说话,但说出来就看上去很厉害。但这样说话,普通人真受不了。(图/《
2024-03-15 13:04:00
《年会不能停!》:被“优化”的理想主义
...一个畅快淋漓的情绪出口。套用影片中俯拾皆是的互联网黑话来说,《年会不能停!》对齐了龙标颗粒度,打通了职场底层逻辑,在嬉笑怒骂之中完成了喜剧片的精准把控,形成一闹二笑三口号的形
2024-01-14 10:12:00
开年第一黑马 《年会不能停!》引发打工人共鸣
...“对齐颗粒度”、“抓手闭环”、“底层逻辑”等职场“黑话”。
2024-01-09 19:46:00
《年会不能停!》:贺岁档黑马是怎么对齐观众颗粒度的?
...二创和自来水。 具体而言,影片中大量运用互联网大厂黑话,打造出“一种很新很共鸣的喜剧”,狠狠戳中职场人,因此他们率先以创新物料聚合一二线城市白领这一核心受众,推广曲《皮特皮
2024-01-27 01:46:00
又来一波旅游业泼天富贵,“对接老外做中国游月入15万”
...专应届生的群瞬间炸了锅,消息刷不停—— 这些人秋招颗粒无收,迫切地想考外语导游证上岸。李依能体会年轻人挤破头入行的心情,相比于干翻译,天天活在“ChatGPT阴影”里,外语导
2024-12-23 07:35:00
在看到这些精彩镜头时,玩崩铁的老外甚至比国内玩家还激动
...来游戏进行到3.1版本,剧情迎来新的高潮,可以看到不少老外在体验过程中,都被深深吸引了!当万敌通过纷争泰坦的试炼,成为天谴之矛,背负一切。随着他的脚步,光明与黑暗更替,现实与
2025-03-12 18:37:00
...是互联网平台热衷于探讨网剧的独特性,并发明了不少“黑话”予以描述,譬如认为网剧相对于传统电视剧具有“更高的垂直度”“更细的颗粒度”云云。然而几年下来,网剧的发展似乎并未如预料
2023-04-20 00:0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